1、临床医学导论结课感想 医者仁心,博济天下 医学导论课感想 王震坤1453206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伴随着嘹亮的宣誓,我们都踏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医学生,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为医学奉献我们的一生。在这所全国文明、在世界有影响的高水平学府中求学,有过新鲜与惊奇,有过迷茫与无知,有过对自己专业前景的美好憧憬,也
2、有过对高深专业理论知识的敬畏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一门特别的课医学导论却悄然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请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许多著名的教授来给我们上课,引导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医学被称为是“希波克拉底的魔力”,并不只是因为希波克拉底个人的医术有多么的高超,更是由于他在对行医者的道德的考虑以及其所著作的希波克拉底文集。现在,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医学起源之谜。原始社会,猿人真正地脱离了动物界,自疗和互救成为古代医学形成的基础。后来,西方医学在古希腊发源,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希波克拉底的出现,为医学揭开了新的篇章。他的誓词也流传至今,告诫我们要
3、遵循医师规范矢志不渝地遵守誓约、尊师敬幼、非礼勿视、不为所欲为、不给病人带来痛苦等。尽管现在的医学随着社会文明发展至今已是繁荣昌盛了,但希波克拉底誓言仍有着他独特的魔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医疗水平在一代代人的改良和创新下日益提高。医院作为一个迎接生命和送别生命的圣地,是体现人类医疗水平的具体场所。但是目前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在现阶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一个社会的热点。医生除了要承受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以外,还要承受越来越不公正却愈演愈烈的社会谴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目前的医生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原因有很多,但毫无疑问现在社会群众对于医生的
4、认识颇有偏颇。 有一次和我一个同样身为医学生的同学聊天,他说某天在公交车上,听见两位老人唠嗑,说中国医生给习近平看病看的是病,给老百姓看病看的是钱。这让我感到莫名的悲哀,人们对医生竟有如此的误会和偏见。虽然确实也是存在这种情况,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医生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医者仁心。媒体对医生的丑化,民众也人云亦云,或许需要医务人员更加努力,多一分耐心去解释,媒体多一些正能量报道,医务工作者才能重新赢得人们的信任。无独有偶,在医学导论课上,来自同济大学附属XX县区中心医院的雷兵教授也给我们上了一节主题为当代医疗环境下的依法行医的课程。雷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导致医生执业环境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患者
5、的期望值过高,媒体的片面、失实报道,少数医务工作人员不够自律以及医患信任缺乏、沟通不良等。因此,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们在学好专业的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此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造福社会。 智商决定我们是否能看好“疾病”,而情商则决定我们是否能看好“病人”,因此只有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还是不够的,医学的目标不应当是狭义的健康,而应该定位于人的尊严。医生应当维护患者要求生命尊严的权利和能力。医生不但是要让人地活,更要通过对患者的细心救治,让患者能够有尊严地活着。程忠平教授给我们上的妇产科临床思维与人文关怀便是从多方面阐释了在妇产科中,如何能够使患者有尊严的活着。曾经听到过一句话,
6、治疗并不总是治愈,有时候仅仅是缓解症状,甚至是体恤病人痛苦。程教授则精炼的将其归纳为六个字“通天理,近人情。”所谓“通天理”,是指医生应该探究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的规律,从而对症下药。而“近人情”则是说在“通天理”的同时,更应该做到体恤病人的情感和主观意志。所以,当程教授说到子宫肌瘤这个威胁女性健康的难题时,提出了“保留子宫,做完美女人”这一说法。过去对于子宫肌瘤的传统疗法便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并且在停药后会有症状的“反跳”,使结果“变本加厉”。手术治疗则通常为切除子宫。在美国,每年有20万的女性切除了子宫,在上海每年也有2万例的子宫切除手术。这是一个多么可
7、怕的事实。那些被切除了子宫的女性永远的失去了生育能力。为了减少这种状况的出现,程教授和他的团队通过许多年的探索,十五年来,风雨兼程,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女性保留了她们的子宫。这里也说句题外话,那天课间的时候,找程教授聊天时发现原来程教授和我来自同一个县城,我也为我的家乡能够出一个程教授这样的医生而感到自豪。 在其他的课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我们介绍基础科研、护理、急诊、同济肝胆和其他的比如说医学史等知识。这里就不一一累述,总之,这门课程不但帮助我确立了目标,最重要的是它让我懂得如何才能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让我们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对临床医学有全面的了解,
8、初步进入医生角色,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这门课程犹如一剂强心剂,使我们迸发出学习的动力,帮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当然,经过那么久的学习,我还是想提出几点小小的建议。首先,建议老师在介绍临床病例的时候能够简单地给同学们讲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因为我们还没有接触具体的专业知识,听老师讲临床病例的时候难免会有许多的迷惑之处,若是老师能够在介绍病例的时候顺带的讲一下基础知识,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还有一点就是希望能够让同学们到医院里去,零距离的接触临床,临床临床,顾名思义,需要亲临病床。所以建议学校能够让同学们到医院里去,到病房里去,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最后套用我们同济大学校友裘法祖老先生的一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医学之路博大精深,前路漫漫,难以探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难,一名良好的医生更难,成为一代名医难乎其难。我知道前路坎坷,实非不易,但是却从没后悔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学习,一生的忙碌和一生的奉献,相信我们定会凭着对医学的热爱和执着夯实基础,坚定的学下去,做好蛇杖的传人。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