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57078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选题。本题含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化合物的组成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纤维素、胰岛素、性激素BADP、tRNA、质粒C脂肪、丙酮酸、核苷酸D抗体、酶、生长素2. 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A相比,B最主要的区别是无叶绿体B与其它三项有明显区别的一项是D,其合成自身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C将A放入lmolL的KN03溶液中,产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具有C结构的生物可作为分解者、消费者、

2、生产者3一变异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第对染色体多了1条,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其( )A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B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4. 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B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说明了假说和生物模型的发展性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5下图是某一种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生物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发生的生化反应。

3、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欠妥当的一项是( )A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功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如果A中的02被B利用,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CB中的H是丙酮酸分解为C02时产生的DB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化学反应的膜面积,从而为适应其功能提供必要的条件6下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CO2的浓度变化,假设一昼夜5时日出,19时日落,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

4、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7.下列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BDNA复制、转录均涉及碱基互补配C人体DNA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D翻译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共同参与8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有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不考虑突变),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正常情况下,1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

5、裂可形成4种精子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缺乏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细胞质基质B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没有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C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病毒或细菌 D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所以凝血酶原是在新生的红细胞中合成的10下列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正确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C基因型Dd的豌豆经过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比例

6、是1:1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组织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四倍体11下列四幅图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I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和DNAB图可表示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C图中a、b、c可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D图表示某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12 图1表示植物细胞的淀粉酶与人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图2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若pH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淀粉酶活性渐渐升高由图2可知,适宜温度范围最广的是B酶据图2,无法确认C酶活性的最

7、适温度A B C 13右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14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自变量为温度 B乙、丙两试管中液体应煮沸冷却除去O2 C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D实验因变量为CO2的有

8、无15某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禁食处理B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C仅用一组家兔也可完成该实验目的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16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株数父本母本雌株雄株1阔叶阔叶阔叶234阔叶119、窄叶1222窄叶阔叶阔叶83、窄叶78阔叶79、窄叶803阔叶窄叶阔叶131窄叶127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

9、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B根据第3组实验,可以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阔叶与窄叶的分离比为31D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定越强B若某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B的基因频率为90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18据报道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适宜口

10、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Boc5)。现用一些符合实验条件的空腹的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大致相同,分别为a1、b1、c1、d1,将4组小鼠分别定时定量饲喂,具体情况如下表:( )组别甲乙丙丁注射的药物或在普通饲料中添加的药物(都足够量)添加普通胰岛素药物饲喂添加Boc5饲喂注射普通胰岛素药物注射Boc5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含量数据a2b2c2d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1=a2、b1b2、c1c2、d1d2 Ba2=b2=c2=d2a1=b1=c1=d1Ca1b2、c1c2、d1d2 Da1a2、b1b2、c1c2、d1d219经调查数个不同海

11、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 )A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 B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型愈小 C个体体型的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米400只时最强烈20在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21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12、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 B C D22右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唯一产物为蛋白质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C如果

13、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形成感觉的场所在b处D如果该图中a与d、b与e均各为一个神经元,则兴奋在神经纤维d、e上传导是双向的,且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23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2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B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C运用单倍体育种方法产

14、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D显性基因可以突变成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也可以突变成显性基因2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肯定大于 B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2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B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活动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D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不能够

15、影响生物群落27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度C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加D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28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

16、是同一物种D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29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是( )A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与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30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IB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枝条甲组乙组丙组溶液1010mol/L的IBA溶液105 mol/L的IBA溶液清 水生根数量(条)43822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IBA

17、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本实验说明,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10mol/L D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2,4,6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8分)为了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以CO2分析仪中测定的CO2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测定仪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的是_。之后应将上述装置置于_,测定相同单位时间内叶

18、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_。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重复以上步骤,结果如图乙所示。光照1小时,30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_mg/h。在上述条件下,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_。 (3)影响此实验的因素除温度外还包括_和_等。 32. (15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I(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 _, 它的结构基础是_,图中的A和B之间接触的部位叫 。(2)A和B的遗传物质相同,释放的物质不同,这体现了_。效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去甲肾上腺素_(填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_。(3)已知某些神经

19、元含有NO合成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那么NO相当于一种_。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填兴奋或抑制)。II:(10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分析作答。信息分子A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BB细胞D神经递质肾上腺C神经系统细胞反应细胞反应细胞反应体液(1)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 ;D 。 (2)本图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3)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 降低和

20、_减少,从而使机体组织水肿、免疫力下降。 33(8分)下图1表示某湖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某种鱼迁入到该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 。由图中信息可判断是 种群数量最先发生的变化进而引起其它种群发和改变。(2)甲种群在d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 ; 。种群甲a、d、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期。(3)由图2中信息可知,在t1时刻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可能为 ,制约t2时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 。捕获该鱼的

21、最佳时期为 时, 原因是 。(4)请在下面的空白中分别绘制该鱼种群数量及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5)若该湖泊生态系统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种度日趋严重,藻类水华频繁发生。后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近个变化过程属于 。34(9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人数表现

22、型性别有甲病、无乙病有乙病、无甲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27925064465女性2811624701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主要理由是 。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庭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III10的基因

23、型 ,II7、II8再生一个小孩其发病率为 。如果IV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 ,只患甲病的几率为 。如果IV11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患病原因: 。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BBCAABCBCCBD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CBDBAADDCBBAC二非选择题31.(8分) (1)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 适宜强度的光照下(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之间的差值 (2)65 25(26)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是呼吸

24、作用释放CO2量的2倍或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比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多325 mg/h(净光合速率与呼吸强度相等)(3)二氧化碳浓度 光照强度 (水分、矿质元素)32. (15分)I:(8分)(1)反射 反射弧 突触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不能 酶的专一性 (3)神经递质 抑制II: (7分) (1)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血浆渗透压 抗体33(8分)(1)丁乙甲丙(0.5分) 甲(0.5分)(2) (2分)增长型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 a(3) (2分)增长型 食物和空间的有限和鱼本身的遗传特性 t1t2 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获得该鱼的量较大并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4)(2分)(5) (1分)次级演替34(9分) (1)常染色体上(1分) X染色体上(1分)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1分) (2)aaXBXB或aaXBXb(2分) 1/4(1分)1/8(1分) 3/8(1分)最可能的原因是III9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突变成为隐性基因b。(1分)1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