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最终稿).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56109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最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最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码:SDDZ-RC-7.3-01-07 编号:JCB-06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5~ 2016学年第 一 学期 一、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班级名称: 15级大专班 所属系部: 基础部 任课教师: 赵晓燕 侯加文 授课总时数 28 课时 课程类型: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课程 二、 管理信息 编写教师 赵晓燕 (签名) 编写日期 2015年 7 月 28 日 教学处长 (签名) 审查日期 年 月 日 系部主任 (签名) 审查日期 年 月 日 教务部主任 (签名)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校长 (签名) 审批日期 年 月 日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 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具备能够独自负责完成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等。 (2) 社会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有承担和建立社会关系的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 (3) 专业能力目标 使学生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法制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法律观念。 2.课程内容设计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学时 1 朱学恒:用梦想改变世界 1-1 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2 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 1-3 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8 2 用美德占据灵魂 2-1 认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2-2 努力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8 3 硕士刀捅情敌,二百多名学生联名上书求情。 3-1 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3-2 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3-3 努力提高自身法律修养 12 3.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编号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相关支撑知识 训练方式手段 及步骤 结果 1-1 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要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当今国际环境、国内改革发展新任务。 1. 讲授相关知识点 2. 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 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 教师点评、总结 肩负时代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发进取。 1-2 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讲授相关知识点 2.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教师点评、总结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1-3 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明确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导自己。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讲授相关知识点 2.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教师点评、总结 大学生应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努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1 认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道德的主要功能,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 1.讲授相关知识点 2.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教师点评、总结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提升自身道德境界。 2-2 努力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1.讲授相关知识点 2.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教师点评、总结 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3-1 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法律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及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讲授相关知识点 2.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教师点评、总结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提高法律素质,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3-2 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 1.讲授相关知识点 2.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教师点评、总结 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 3-3 努力提高自身法律修养 自觉遵守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法律规范 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法律规范 1.讲授相关知识点 2.布置训练任务(分析、讨论案例) 3.展示团队讨论成果(观点陈述) 4.教师点评、总结 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思维解决法律问题。 4.进度表设计 序号 学时 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能力训练项目编号 知识目标 其他内容 1 2 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1 当今国际环境、国内改革发展新任务。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2 2 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 1-2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3 4 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3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4 4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2-1 道德的主要功能,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5 4 努力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2-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6 4 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3-1 法律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及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7 4 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3-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8 4 努力提高自身法律修养 3-3 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法律规范 与目标有关的案例 四、考核方案的设计 坚持全程化的考核原则。即在学期学习过程中,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最后一堂课的时间内,从出勤率到课堂活跃程度、团队协作力度、作业提交质量与效率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每一专业能力目标完成后,进行口头的和书面的考核;每一学习情景完成后,学生要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汇总这一学习情景的成绩。 对专业能力的考核是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形式完成的,考核比重占80%。 坚持学生参入考核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对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部分即项目公共考核评价,由组长对组员打分、小组成员互评和学生自评,其中组长对组员打分占10%,小组成员互评占5%,学生自评考核占5%。 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学习情境 考核项目 及占项目分值比 建议考核 方式 评价标准 成绩比例(%) 优(86—100分) 良(70—85分) 格 及格(60—69分) 及 1 专 业 能 力 1.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30 2.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3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3.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4.项目公共考核 20% 2 专 业 能 力 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4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30 2.努力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高自身道德素质。(4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4.项目公共考核 20% 3 专 业 能 力 1.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3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40 2.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3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3.努力提高自身法律修养(20%) 教师评价+互评 观点正确、明确,论述充分 观点正确,论述到位 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述相应问题 3.项目公共考核 20% 合计 100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项目及占分比 建议考核方式 评价标准 优(86—100分) 良(70—85分) 格 及格(60—69分) 及 方 法 能 力 1.学习态度(20%)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能按时到课,遵守课堂纪律,主动发言、积极回答课堂问题,上交作业,并协助教师的数学 能按时到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回答课堂问题,上交作业 能按时到课,遵守课堂纪律,上交作业达到规定次数 2.交流及表达能力(10%)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能用专业语言正确流利地展示项目成果 能用专业语言正确较为流利地阐述项目 能用专业语言基本正确地阐述项目,无重大失误 3.项目总结报告(20%)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格式符合标准、内容完整、有详细过程记录和分析,并能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格式符合标准、内容完整、有一定过程记录和分析 格式符合标准,内容较完整,有一定过程记录和分析 社 会 能 力 1.团队合作精神(20%)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热心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帮助小组其他成员 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务 2.组织协调能力(10%)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能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正确控制、激励和协调小组活动过程 能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较合理分配,同时较正确控制、激励和协调小组活动过程 能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小组活动过程,无重大 失误  3.安全文明与职业操守(20%) 教师评价+自评+互评 安全、文明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安全文明工作,职业操守较好 没出现违纪违规违章现象 五、教学资料 1.推荐学习参考资料: (一)使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 1、《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胡斌斌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2、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规范卷、德行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3、周旺生《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学习网站: 德育课教学资源网: 使用部门:基础部 保存期限:三年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