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活需要消费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55668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需要消费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活需要消费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消费》 单元概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三课:第一课:生活需要消费。第二课:不同的购物场所。第三课:做聪明的消费者。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 能力目标:   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探究活动。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重难点: 1、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使学生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四、教学措施: 1、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2、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3、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安排9课时。 1、生活需要消费 课 题 生活需要消费 年级 教材版本 课程内容   我问爸爸妈妈 我来算算账 合理消费,不浪费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初步培养理财能力。 2、体验劳动的甘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3、培养调查访问及简单的数据整理能力。 教材分析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培养调查访 问及简单的数据整理能力。 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 2.准备与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 学生分析 关于消费,对于四年级学生并不陌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做成手抄报或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呼吁大家合理消费。通过搜集和调查,让学生了解资源浪费、浪费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懂得要从小节约资源,体验劳动的甘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教学设计 思想 本课的学习活动侧重于学生的调查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教师适时补充一些典型性资料,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更能促发他们的真情实感。从而激发他们体验劳动的甘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教学重点 体验劳动的甘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教学难点 培养调查访问及简单的数据整理能力。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调查活动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 1.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2.探究式学习和问题互动解决为主导 3.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 课程资源 开发 1.结合课程实际引导学生收集、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消费素材。可以是照片、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方式。 2.学生可以上网收集有关消费资料。 3.合理消费,不浪费 教学条件 说明 1、城市学生由于条件较好,家长重视,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询问父母或在父母的陪伴下去社会,以增强他们的真情实感。 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 教学进度 建议 大约需要三课时来完成,一、我问爸爸妈妈。 二、我来算算账。三、合理消费,不浪费。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我问爸爸妈妈 (一)激趣质疑 师:同学们今天穿得可真漂亮,知道这衣服是怎样来的吗? 生:是爸爸妈妈买来的。 师:这种买来的东西然后使用的过程就是消费,我们的生活需要消费。(师板题)面对这个课题你想从哪些方面研究? 生按原来的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提出问题,汇报后,老师归纳板书。 1、我们的家庭收入从哪里来? 2、我们家的收入情况是怎样的? 3、父母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 (二)探寻研究方法 师:大家所提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我们应怎样研究呢?(生小组讨论) 生汇报: 1、询问父母亲,调查家庭收入情况,做好访问记录。 2、记录一周的家庭和自己日常支出情况,建立家庭记帐薄。 生进一步探讨具体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制定出计划。生汇报后师归纳小结具体步骤。 1、个人先分头行动,并分别做好记录,以下是我们设计的访问计划:  我的计划:  访问目的:                     访问对象: 访问时间:  访问人:  访问内容记录: 2、把本组成员的调查、访问记录收集起来,进行整理。 师:大家想得很周到,我相信你们完成得会同样出色,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大家可以请教父母,更欢迎来请教老师,我全天候地等着你们。 3、课后体验作业 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一次劳动体验,自己通过劳动,如卖报,卖酒瓶等,去获得两元钱的收入。 第二课时    我来算算账 (一)谈话导课: 师:上节课我们各组在认真讨论、反复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活动内容,制定出了活动计划,并按计划一直努力着,在这期间各组不时与我联系,我们共同探讨,进展顺利,这节课我们交流一下,看还有什么疑问,共同讨论解决。哪个组先汇报? 生:我们三组人按计划分头行动,都做了记录,然后我们把这些记录集合起来,进行整理,这是整理后的统计表。(生实物投影展示) 四年级9月1日——9月6日家庭收入与支出对照统计表: 生:我们在整理数据时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我们自己的消费占了家庭总消费的近一半,我们平时怎么就没感觉出来呢!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师:老师为你们骄傲,没想到你们能做出这么科学的统计表,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吧? 生:是的,我们还请教了杨杨的妈妈,她帮了我们不少忙呢! 师:我们就应该这样,遇到困难时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增长才干。 生:老师,我们二组在数据整理时遇到困难,有的同学家收入特别低,他们不好意思公开自己家的收支情况。所以我们组没有把小组成员的访问调查表作比较,但我们组在调查访问后展开了交流,感触都很深,平时我们并没觉得多么铺张,一周下来竟花去这么多钱。“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句话说得真对! 师:说得好!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权。的确,许多孩子家庭不富裕,但是家长却尽最大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生活,我们应对他们说什么? 生齐:谢谢爸爸妈妈。 生:我们一组在整理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家都有节余。于是我们组增设了一个访问项目:访问父母家里节余的钱做了什么。 这是我们的统计表: 项目         家数  捐资助学         1  教育储蓄         8  买保险          6  存银行          8  炒股票          6   师: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适时对增设研究的小课题,调整策略,有头脑! 生:我们四组同三组差不多,也列出了收支统计表,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家庭收入的差距这么大,有的家庭一周收入上千,有的却享受低保,是家长的能力差距造成的吗?我们想深入研究,老师您觉得我们应从哪里入手呢? 师: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很值得探讨。造成收入不均的原因很复杂,老师也很难讲清楚,我们课下一起上网查资料,请教专家好吗? 师:听了四个组的记录,老师觉得大家做事情有计划、有行动、有总结,敢想、敢问、敢说,很了不起。我有一个想法:假设让你当一周的家,你能合理安排你家的消费吗? 生分小组讨论后,确定理财策略,然后各自取出“家庭记帐薄”做参考适当调整消费项目与数额,预算出支出和节余的钱数,然后汇报,并说明理财理念 师:大家计划得很好,有信心实施它们吗?好!这作为一项实践作业,我们把它叫做“本周我当家”好吗? 师:下面我也做一个调查,我们班有挣过钱的同学吗? 生:有,今年过年我就挣了300元压岁钱。 师:这是凭劳动增加的收入吗? 吕扬(小声地):我送过牛奶,每送一袋挣5分钱,我每天送20袋。(听说吕扬父母双双下岗后,揽了送牛奶的活,吕扬这样懂事!) 师(激动地):多了不起的吕扬!我为你自豪,大家鼓掌。你能为大家讲讲劳动的感受吗? 吕扬(红着脸):感受不好讲,亲自干了才体会得到。 师:讲得好,只有干了才有感受,我想我们应该再加上一项实践作业:“体验劳动”,即利用周未,通过劳动去获得至少2元钱的收入。下节课我们再共同谈劳动的感受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能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准备。】 第三课时 合理消费,不浪费 a)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消费的意义,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消费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b)活动重点: 1.揭示并评论目前中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及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c)活动形式: 1.讨论、发言、设计。 2.表演情景剧。 d)活动准备: 1.分别找三组同学演出三个不同的情景剧。课前要排练好。 2.每小组准备一张大纸、彩笔,做生日活动设计。 3.搜集有关小学生消费的材料。 e)活动过程: 1、大家围绕消费这个主题讨论:我们都在哪些场合消费?为什么消费?用于生活性的消费有哪些?用于发展性的消费有哪些? 2、观看三个情景剧。 (1)几个好友一同郊游,看到其他同学大手大脚的花钱,小王心里很矛盾,他怕买东西会浪费太多钱,但更怕不买东西会被同学们瞧不起,小王该怎么做呢? (2)小明和妈妈到百货公司去购物,看到一件十分称心,价格也十分让人心动的T恤,小明吵着要买,但妈妈已经下岗,经济条件不好。如果你是小明的妈妈,你会怎么办呢? (3)今天是阿敏的生日,他大方的请了几位好友,要到麦当劳好好的吃一顿,这时阿正正好路过,阿敏请阿正一起去,如果你是阿正,会怎么做呢? 3.同学们分组给三个情景剧设计结尾,并派代表表演。要讲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4.请大家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盲目消费现象和攀比消费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5.设计生日活动的形式。 (1)分组座谈:你认为生日聚会的形式应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之间是否应送礼物?如果赠送,应该是什么样的礼物呢? (2)各组派代表发言。 (3)以小组为单位为某同学设计生日聚会 (4)展示各个组的设计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体验。通过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和找哪位同学有最出彩的地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的能力,获得了成长体验。】 板书设计: 1 生活需要消费 我问爸爸妈妈 我来算算账 合理消费,不浪费 教学反思: 一、本教案的亮点: 1、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能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学习,促进他们主动发现,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讨论,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课后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打好基础,以便于学生在行动中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二、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同学,前置性调查不够充分,在小组讨论交流时效果不好,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够深入。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增强学生的消费意识,知道生活中的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初步培养理财能力。教师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使学习资源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较大震撼,体验劳动的甘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四、使用建议 1、重视前置性调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师最好能事先设计好前置性调查表,以便让学生目标明确的开展好课前调查活动。 2、本节课重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分组问题尤为重要,教师最好能够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 3、教师对于一些补充性资料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有所调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成课件资源;对于达不到条件的小学,教师可以借助图书室、阅览室、电脑打印机等途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关于“学生自由分组探究方案”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等情况,灵活处理,可能会出现有的研究小组人员过多,而有的小组人员过少等问题。教师可以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结余的钱统计表 项目 家数 捐资助学 1 教育储蓄 8 买保险 6 存银行 8 炒股票 6 其他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