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七年级2、学 科: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3、课 时:一课时4、课 题: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5、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2)教师准备:教师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及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依据学情、教材和课标要求,进行了灵活有效的教学设计,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借助百度网搜集了大量与本课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材料,拓展了教学内容
2、,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然后制作了ppt演示文稿,直观形象的表达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史实深刻的了解。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有二: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社会危机”。一方面,本时期经济发展是以前历朝经济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相对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农业、手工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是当时中国赶超世界潮流,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有利契机。但是,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在经济上,压制了海外贸易,限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阻隔了对外
3、交流,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无法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落伍,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繁荣和强大,同时也可以理解即将学习的近代历史的因果。所以说,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衔接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三、教学对象分析: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爱说、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善于表现,思维的积极性容易被激发,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较弱。2、相应对策: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在自主、合作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问题
4、为中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集体的智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标要求: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归纳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2、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3、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讨论评价“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发政策的自觉
5、性。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2、教学难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限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难理解,为本课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问题探究法等。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归纳明清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从历史图片、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说明:本课件主要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其中设有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
6、图片,争先恐后、史料皇都积胜图,各尽其才,合作交流等栏目,课件流程具体如下:情景引入 课题 争先恐后 各显其才 视频 合作探究 视频 拓展延伸 )教学亮点指导学生通过为皇都积胜图、南都繁会图或配一段生动的解说词、或以街景中某一组画面的内容为素材,编一段小故事,就所见所闻给亲友写一封信;或以小短剧的形式,表现繁荣活跃的商业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在紧张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享受学习的乐趣,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苦学”向“乐学”转变。教学设计理念: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促进者、引导者、调控者的身份参与学
7、生的学习过程,始终鼓励学生“自己知道的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每人留给自己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实现教学中人人有话说,人人有提高,人人有所得。同时,通过自学、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问题,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思维的方法,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明清历史上,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人或事,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了解的说出来,我们一同享用“明朝历史知多少”这道丰盛的历史知识大餐(幻灯片出示“明朝历史知多少)。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进行激励性点评。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将和大家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
8、的经济发展状况,(幻灯片出示课题,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板书课题: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二、学习新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粗读课文,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将要围绕哪些内容展开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说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二)自主合作,问题引导,探究新知1、明清经济的发展(1)争先恐后: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P115页第一、二、三段的文字内容,比一比,看谁能又快又准的归纳出明清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观察学习情况,学生将自己获得的知识信息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并板书。明太祖采取的休养生
9、息政策和明初恢复、发展农业的措施及广大劳动人民几十年的辛勤劳动,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大片荒地得到了开垦,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增加,人口数量也超过了元朝统治时的最高记录。人口的大量增加,使粮食供给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这问题就尤其突出。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大量引种了外来高产农作物。板书:农业(国外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2)材料分析:“甘薯所在,居人便有半年之粮” 徐光启请回答: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A:缓解
10、人口增长压力,解决粮食紧张问题B: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师: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哪么,这一时期手工业生产较前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个别回答后,教师激励性点评并强调,始于元代的棉纺织业这时涌现出棉纺织基地并拥有了织机,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在明清时期达到极盛。(3)读图说史:明朝松江出产的棉布、青花海水行龙文扁瓶等图思考: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手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A:当时中国科技仍较发达;B: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板书:手工业:纺织业基地、青花瓷师: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明
11、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同时,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工商业城镇的兴起。(4)各显其才:请同学们看皇都积盛图和南都繁会图,结合下列活动,将你们的才能尽情的表现出来a.任选一个画面,配上一段解说词;b.任选图中任意一个画面为素材,编一段小故事;c.为画中的人物配上一段对话;d.假设你去北京城或南京城游玩,将你的见闻写出来,告诉亲朋好友;e.以短剧的形式,将活跃的商业活动表现出来。同学们,历史大舞台,你我来演绎,让我们在体验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吧!学生将课前准备的活动一一展现,在学生表演后,教师激励点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商业:商品种类增多、
12、城市繁荣师过渡,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把我们带入了繁华的明清商业大都市,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当中不乏精明强干的小商人。同样,在明清经济繁荣的背后,活跃着一批精明强干的商人,其中尤以晋商和徽商最为著名,他们在经商的过程中,也进行手工业生产,以雄厚的资金,不断扩大生产,加速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请同学们看视频:(5)同伴合作,共同解疑: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观看视频后,结合P106大小字内容,带着问题同桌合作交流解疑。百度视频: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机工各指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机户和封建地主有什么不同?学
13、生交流解疑,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解难答疑,通过学生思考解答,教师强调并板书。机户:早期资本家 关系: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机工:早期雇佣工人问题探究:为什么明朝中期以后江南一带的纺织业中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呢?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归纳:1.男耕女织本就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传统的经济生活;2.明朝农业的发展使百姓有了一定的购买力,也使江南地区剩余的务农劳动力转而专门从事棉纺织业;3.唐宋以后,江南已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像松江等地自元朝以来就是中国的纺织基地,有从事纺织生产的优良技艺、专门人员和销售市场。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少数
14、资金雄厚,善于经营的纺织业者逐渐富裕起来,以生产商品为目的,不断扩大自己的手工业作坊生产商品,而大多数手工业者因不善经营,资金不足,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当雇佣工人,它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清朝前期,时间过去了两个世纪左右,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还处于萌芽状态,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就全国而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有统治地位,到清代,发展历时200多年,这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举步维艰,仍处在萌芽状态,且从涉及的地域、行业等来看,它还只是在封建社会内“孕育”着;即使到了清代有所发展,
15、就全国范围而言,资本主义萌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当时仍占主要地位。其原因是什么? 2、“闭关锁国”政策(1)读史说史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解疑,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后在学生交流解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出闭关锁国政策。(2)师生同解:“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3)同伴合作,质疑问难,
16、分析解决学生小组合作,阅读P108页大字内容质疑问难,组与组之间互相解答交流,正确分析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具体表现、产生的后果,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 “闭关锁国”政策?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A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农为本,重农轻商”的经济策略;B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所具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C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D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清朝“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
17、海贸易;从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归纳:是不可能,当清政府的海禁使中国船队在东南亚海面销声匿迹时,欧洲各国政府却大力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掠夺,其中英国屡挫强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又将殖民侵略的矛头对准了哪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中国)(3)拓展延伸:播放视频郑和下西洋、春天的故事,联想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并联系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以及今天改革开放的辉
18、煌进行对比,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百度视频:师生讨论总结:“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相反会严重妨碍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滞和倒退。比如,海禁的施行,使中国的商品失去了广阔的海外销售市场,也因此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迟缓,19世纪末,当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却仍处在工场手工业的时代!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不能及时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
19、推动过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正是基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毫无畏惧地加入到世界范围的竞争中。三、课堂总结: 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应运而生,但类似于“闭关锁国”这种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的封建国策却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大势,同时也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进程。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在屈辱中不断地抗争,
20、维护着民族的尊严,这些我们将在中国近代史中来进一步学习。四、巩固练习: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五、课后作业以明清经济的发展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农业(国外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商业:活跃 手工业:纺织业基地、青花瓷 时间: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区域:江南一些地方 具体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原因: 二、“闭关锁国”政策 具体表现: 影响: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为学生搜集到的大量的图片、史料,在引
21、导学生直观感受明清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进而激发其心灵的共鸣,再经过理性的引导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变化,讨论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对比唐朝的开放与清朝的闭关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分析认识“闭关锁国”的危害和对外开放的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学科能力。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现在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这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实现学生情感升华,达到学史明智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生成了新的教学思想,增强了教材知识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
22、力。一、在学习明清手工业的过程中,我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思路,首先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明清手工业和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的基础上,我适时引入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根据故事,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这种情况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行业,总结其特点,分析其本质。从而突破资本主义萌芽相关内容这一难点。二、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一目的学习过程中,我打破先前设计的问题程序,即讨论分析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影响。先出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措施),让学生判断属于清朝什么政策,实施原因、后果。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不唯书唯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组材料(论据),引导学生用事实说话,达到了“史论结合”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因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对难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闭关锁国”政策任然理解不透,今后教学,对难点的教学设计更多的关注学困生,从而达到人人有提高的目的。同时,新课标对本课要求只需掌握清朝“闭关锁国”表现,对明清经济发展没作要求,我这部分的讲解过多,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迅速掌握课标要求,同时把两部分内容整合,得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或历史启悟,将是我今后对本课教学设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