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51417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目标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2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3 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教 学 过 程一、 激趣导入 1.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猜猜看里面都有什么?(生边摸边说)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既平凡又神奇的物体,他们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做成的,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

2、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目标。二、 新授1.自学:我们知道的材料一部分找出六种最常见的材料,你们知道它们的特性吗?试着分别用适当地词语描述它们。(师分组。一组汇报一种材料)汇报后,教师总结归纳其特性2 小调查: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讨论后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名称可能使用的材料校服扣子拉链发夹钥匙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

3、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三、当堂训练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观察教室里的一些物品,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

4、记录单上。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5.完成本课的科学活动手册。四、课堂总结形形色色的材料构筑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同学们你们学习了本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材料 木头 金属 纸 塑料 玻璃 纤维 橡胶课后反思课题谁更硬一些教学目标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教 学 过 程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

5、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怎样做到有序地观

6、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

7、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2讨论 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课后反思课题比较柔韧性教学目标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

8、较材料的柔韧性。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教 学 过 程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

9、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10、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课后反思课题它们吸水吗教学目标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3、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1、。教学准备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教 学 过 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

12、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13、。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

14、纸.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课后反思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3、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

15、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教 学 过 程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

16、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

17、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课后反思课题 砖和陶瓷教学目标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教学难点人工

18、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教学准备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教 学 过 程一、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1.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1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

19、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四、黏土的变化 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 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

20、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课后反思课题水教学目标1、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2、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

21、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准备石头、木头、树叶、醋、牛奶教 学 过 程一、我们知道的水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水在哪个袋中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

22、。(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3、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4、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5、生实践6、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7、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8、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

23、,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课后反思课题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目标1、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教学准备塑

24、料杯、玻璃、蜡光纸、筷子、试管、长木条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水槽。教 学 过 程一、观察水和食用油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二、滴液比较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

25、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

26、到板书中。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2、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五、总结提升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课后反思课题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目标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2、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

27、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教学准备水、油、洗洁精、玻璃、滴管教 学 过 程一、设计流动比赛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3、有什么办法证明?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

28、?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二、实验、思考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三、液体、固体比较1、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2、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

29、的维恩图记录。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课后反思课题比较水的多少教学目标1、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3、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教学准备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玻璃杯、量筒、纸带、胶水、记录纸教 学 过 程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

30、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4、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二、比较水多多少1、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

31、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3、自制刻度线测量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2)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测量的结果相同吗?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三、认识并使用量筒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

32、?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为什么量筒要平放?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2、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3、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4、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课后反思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

33、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准备玻璃瓶、玻璃杯、注射器、吸管、纸巾、橡皮泥。教 学 过 程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

34、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出示注射器,请学

35、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2、生实验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课后反思课题 空气有重量吗教学目标1、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2、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

36、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教学准备皮球、1个托盘天平教 学 过 程一、空气有重量吗1、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4、小天平调平。(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分组实验)6、全班交流小

37、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方法1: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1、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2

38、、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4、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四、单元小结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2、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3、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4、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