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种技术【基础夯实】1、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遗传物质丢失了B、细胞仍能够进行质壁分裂C、在一定的条件下仍能长出细胞壁 D、细胞仍具有全能性2.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的浮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2、合成mRNA3.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用,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4.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根芽 愈伤组织 脱分化再分化 植物体A BC D5. (08江苏卷)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中的生
3、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6.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7. 下列关于限制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微生物中很少分布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系列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
4、A的切点不同D、限制酶的作用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8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的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过检测,Amy在成熟块茎细胞的间隙中发现。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菌的基因a,可以混在水肥中,通过马铃薯植株的吸收和运输进入细胞内B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C因a在马铃薯细胞中成功表达出了耐高温的淀粉酶D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9.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只用于DNA拼接重组10.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
5、正确的是 A. 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11.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A老年动物体内也有细胞的分化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D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12.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请根据下面的示意
6、图回答下列问题:获得甲生物合成该蛋白质的信使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生物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 (1)操作过程需加入的四种核苷酸是 。此外,还必须加入 酶。(2)质粒是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最常用的质粒是 的质粒,它常含有 基因,这种基因有助于对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过程首先要用 酶切断质粒DNA,再用 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连接重组在一起。C T T A AG (3)在操作过程中,若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为 ,则其运载体(质粒)与之相对应的黏性末端是 。(4)经过过程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是否能够自主复制? 。(5)是目的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包
7、括 。【能力提高】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运载体DNAB常用的运载体是细菌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C基因工程成功的标志是目的基因可以随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D“鸟枪法”获取目的基因一般用于获取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2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3目前科学家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
8、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哪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D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内的DNA都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4在基因工程中,若目的基因是真核生物的某基因,则用鸟枪法和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有差异。关于这种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枪法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含内含子B合成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含内含子C合成法获得目的基因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D鸟枪法获得目的基因需经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 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
9、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B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C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是单倍体D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6.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是A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氮肥生产量,节约能源C避免使用氮肥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D改良土壤的群落结构7.下列不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A“鸟枪法” B转录法C反转录法 D根据已知氨基酸序列合成法8.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
10、,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C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内质网9.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是指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 B.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的融合C.完整的两个体细胞的融合 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10. 在下列选项中,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11.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虫能力,根本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
11、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质的积累不足。经过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积累就得到了提高,修饰和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CpTI基因是该基因工程中的_基因,”信号肽”序列及“内质网滞留信号”序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在过程中,首先要用_酶切开,暴露出_,再用_酶连接.(2)在该基因工程,受体细胞是_.(3) 过程_.(4)检测修饰后的CpTI基因是否表达的最好方法是_.(1)目的 (四种)脱氧核苷酸 限制性内切酶 黏性末端 DNA连接 (2)水稻 (3)转录 (4)让多种害虫食用水稻叶片12.茶花
12、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回答:(1)将连接到上并形成,常用到的酶_。(2)与上的某种抗药性基因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3)经检测,被侵染的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已经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 (4)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13. 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斯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
13、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_破除细胞壁。(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_。(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5)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有_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_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核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
14、_,基因型是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_14.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步骤是,最常用的方法是。(2)步骤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目的是。(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其中步骤相当于,步骤相当于。(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使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其根本原因。(5)若远源杂交亲本A和B都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为倍体。(6)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为。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能否实现?。并说明现由。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7)利用植物体细胞杂
15、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基础夯实】 1.CD2.B3.D4.A5.D6.B7.A8.C9.C10.D11.C12. (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逆转录(2)大肠杆菌 抗药(答出具体抗菌素的抗性也可)限制性内切 DNA连接AATTCG(3) (4)能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表达(1)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只要合理均给分) (3)表达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不一定。【能力提高】1.C2.C3.D4.D5.D6.C7.B8.B9.B10
16、.BCD11. (1)目的 (四种)脱氧核苷酸 限制性内切酶 黏性末端 DNA连接 (2)水稻 (3)转录 (4)让多种害虫食用水稻叶片12. (1)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只要合理均给分) (3)表达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不一定13. (1)增殖(分裂) 分化 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 和 (4)(动物)细胞融合 mRNA(信使RNA)特异性14. (1)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法(2)聚乙二醇(PEG);诱导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融合(3)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 再分化(4)远缘杂交亲本的遗传特征杂种植株;获得双亲的遗传物质 (5)四(6)可育 ; 不能因为不同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7)不遵循。因为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而植物细胞杂交育种的过程不属于有性生殖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