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加几(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具课件、小棒、口算卡片及答案卡片导学流程一、 导入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
2、03104105 106107108109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都是10加几的。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二、导学(一)观察主题图 ,收集信息。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二)教学例1: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生:用加法。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
3、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归纳: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法。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导疑导疏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比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2、解决提出的问题(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3)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
4、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四、导评1、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92119312 941395149615 9716981799182、 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 = = = 3、巩固加法交换律:五、作业1、摆一摆,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2、直接写得数。(“做一做”第2、3题)加法(二)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重点:交流算法过程,会用数的组成方法口算难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
5、计算5以内的加法。导学流程一、导入1、拍手接力游戏。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二、导学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交流汇报:生1:有4只小鸟在吃小米,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
6、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生2: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 所以4+15三、导疑导疏1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根据学生回 2+35 3+2=5 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4页填上书上。四、导评 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说出来让大家来帮助你。你能说出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