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秦皇岛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高 一 数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请将试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区域内,答在试卷和草纸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1. 18°= (rad).
2.函数y=3sin(2x+)的最小正周期是 .
3.若向量a=(2,3)与向量b=(-4,y)共线,则y= .
4.一个路口的红绿灯,红灯的时间为30秒,黄灯的时间为5秒,绿灯的时间为40秒,当你到达路口时,遇到绿灯的概率是
5.以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圆心各作一个半径为1的四分之一圆周,如右图,现向正方体内任投一质点,则质点落入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6.今有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好”、“ 好”、“ 学”、“ 习”四个字,现将其随机排成一行,则恰好排成 “好好学习”的概率是 .
7.已知A、B、C三点共线,O是这条直线外的一点,且m-2+=0,若=n,则(m,n)= .
8.设函数f(x)=x sinx的图象为C,有如下五个命题:
①函数f(x)为偶函数;②图象C关于点(π,0)对称;
③函数f(x)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④函数f(x)在[-,]上单调递增;
⑤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把二进制数11101(2)化为十进制数,其结果为
高一
150°
高三
90°
高二
A 28 B 29 C 30 D 31
2.某校按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中三个年级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从三个年级抽取人数的比例为如图所示的扇形面积比,已知高二年级共有学生1200人,并从中抽取了40人,则该校学生总人数为
A 3600 B 3800 C 4000 D 4400
3.若sin(-α)=,且α∈(0,),则sin2α=
A B ― C D ―
4.已知两个变量x,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并测得(x,y)的四组值分别是(2,3)、
(5,7)、(8,9)、(11,13),则求得的线性回归方程所确定的直线必定经过点
A (2,3) B (8,9) C (11,13) D (6.5,8)
5.已知a、b是两个单位向量,且(2a+b)⊥b,则a与b的夹角为
A 30° B 60° C 120° D 150°
甲
乙
7
8
9
8 7 2
8
9 8 9
1
2
6
6. 甲、乙两位同学在高一的5次月考中数学成绩统计如茎叶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分分别是x甲、x乙,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甲>x乙,乙比甲成绩稳定 B x甲>x乙,甲比乙成绩稳定
C x甲<x乙,乙比甲成绩稳定 D x甲<x乙,甲比乙成绩稳定
INPUT“a,b=”;a,b
x=a
a=b
b=x
N=a^b
PRINT N
END
7.用辗转相除法求294和84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除法的次数为
A 2 B 3 C 4 D 5
8.已知a>0,b>0,且a≠b,执行右面程序,则输出的结果为
A ab B ba C ab D
x
y
O
-
-1
9.已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如右图,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A y=sin(x+) B y=sin(2x+)
C y=sin(2x+) D y=sin(2x-)
开始
S=0,T=0,n=0
T≤S?
S=S+5
否
T=T+n
是
输出T
结束
n=n+2
10.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A 20 B 30
C 35 D 40
11.已知tan(α-)=,tan(+β)=,则tan(α+β)的值为
A B
C D 1
x
O
y
A
B
1
12.函数y=tan(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则(-)·=
A -4 B 2
C -2 D 4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10分,其他小题满分12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1) 已知tanα=2,求 的值;
(2) 求sin+cos+tan(-)的值.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2),B(2,3),C(-2,-1).
(1)求以线段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另一顶点D的坐标;
(2)设实数t满足(-t)·=0,求t的值.
3. 一个正四面体的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 甲、乙两人各掷一次该四面体,设甲、乙两人所掷四面体底面上的数字分别为x、y.
(1)列出实数对(x,y)的所有结果;
(2)求x>y 的概率;
(3)求x=ky(k∈N*,k>1)的概率.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次数
O
4.为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频数为12.求:(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少?
(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3)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众数是多少?中位数落在第几个小组内?
5.已知M(1+cos2x,1),N(1,sin2x+a)( x∈R,a为常数a∈R),且y=·(O为坐标原点) .
(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y=f(x);
(2)若x∈[0,]时,f(x)的最大值为2,求a的值;
(3)在满足(2)的条件下,说明f(x)的图像可由y=2sinx的图象如何变换得到?
6.在ΔABC中,已知·=·=-1.
(1)求证:ΔABC是等腰三角形;
(2)求AB边的长;
(3)若|+|=,求ΔABC的面积.
秦皇岛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 一 数 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p 3. -6 4. 5. 6.
7.(1,-) 8.①③
二、选择题:BAADC CABCB DD
三、解答题:
1、解:(1) ===5 ……………………5分
(2) sin+cos+tan(-)= -sin+cos+tan=-++1=1………10分
2、解:(1)=(3,5),设D(x,y),则=(x+2,y+1),……………2分
∵=,∴ 即D(1,4);……………6分
(2) =(-2,-1),∵(-t)·=·-t2,
而·=3×(-2)+5×(-1)=-11,2=5,
代入 ·-t2=0 解得t=-.……………12分
3、(1)解:甲、乙两人各掷一次正四面体,共有(1,1),(1,2),(1,3),(1,4),
(2,1),(2,2),(2,3),(2,4),(3,1),(3,2),(3,3), (3,4),(4,1),
(4,2),(4,3),(4,4)16种结果.……………4分
(2)设“x>y ”为事件A,由(1)知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6个,而基本事件的总数为16,所以P(A)==;……………8分
(3)设“x=ky(k∈N*,k>1)”为事件B,由(1)知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有4个,而基本事件的总数为16,所以P(B)==.……………12分
4、(1)因为 2+4+17+15+9+3=50,所以第二小组的频率是=0.08。
12÷0.08=150,所以样本容量是150;……………4分
(2) 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1--==88%;……………4分
(3) 学生跳绳次数的众数是115,
因为++=<0.5, +++=>0.5,
所以中位数落在第四小组.……………12分
5、解:(1)y =f(x)=·=(1+cos2x,1) ·(1,sin2x+a)
=1+cos2x+sin2x+a=2sin(2x+)+a +1……………4分
(2)由x∈[0,]得2x∈[0,p] ∴2x+∈[,]
∴当2x+= 即x=时,f(x)取得最大值a+3。
由已知得a+3=2 ∴a=-1 ……………8分
(3)由(2)得f(x)=2sin(2x+)。变换过程如下:
将y=2sinx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y=2sin(x+)的图象;
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即可得到
f(x) =2sin(2x+)的图象。……………12分
6、解:(1)由已知·=·.得·-·=0
即·(+)=0.设AB的中点为D,则+=2,
所以·2=0,∴⊥,AB⊥CD,又∵D为AB的中点,
∴ΔABC是等腰三角形。……………4分
(2)由已知·=·=-1得·+·=-2
∴·( -)=-2 ∴·=-2 ∴2=2
∴||= ∴AB= ……………8分
(3)由 |+|= 得|+|2=6,即2 +2+2·=6
∴2+2+2=6 ∴2=2 ∴||= ∴ΔABC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
∴ΔABC的面积为.……………12分
- 6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