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742334 上传时间:2024-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6和7的加减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和7的加减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教学内容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它是在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编排,教材由以前的一幅图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习题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

2、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学生分析 “6和7的加减法” 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掌握了6、7的顺序及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够进行6、7的加减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关计算的经验。由于学生已有5以内加减法学习的基础,并且前面刚刚学习6、7的组成,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刚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仍然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所以,如

3、何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结合;在练习中还应该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三、学习目标1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2、在具体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进行计算。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四、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复习题目。) 1、口算。 2+1= 54= 3+1= 0+2= 41= 2+3= 30= 42=5752、填一填。 (设计意图:简单的复习为后面6、

4、7的加减法学习奠定基础。)二、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计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三、学习新知。1、教学5+1和1+5。(1)课件出示小棒图: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教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呢?如果我们从左向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5+1=6为什么5+1=6?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2)请同学们再从右向左看,想一想,你能用另外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1+5=6为什么1+5=6,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和5组成6,所以1+5=6。)(3)比

5、较: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教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小棒的排列顺序就不同。从左往右看,小棒的排列是5和1;从右向左看,小棒的排列是1和5。正是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所以同一幅图,我们写出了两个算式。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2、教学71和76。(1)指导学生摆圆片列算式。 让学生动手先摆出7个小圆片,然后用小棒分出6和1。教

6、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左往右看,7分成了哪两部分?从7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部分,还剩下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列式:71=6。提问:如果我们从右向左看,情况又是什么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列式:76=1。(2)计算71时 ,怎样想最快?(7可以分成1和6,所以71=6。)76为什么等于1?你是怎么想的?(7可以分成6和1,所以76=1。)(3)讨论: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学生讨论并交流。(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顺序不同,所以列出不同的两个减法算式。)小结:从小圆片图中,我们知道从总数去掉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

7、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可以得到左边的部分。(设计意图:设计摆小棒和摆图片两幅直观图,根据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很自然得到5+1=6、1+5=6和71=6、76=1两组算式,从而引出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 3、教学4+2、2+4、62和64。(1)课件出示小花图:左边4朵小红花,右边2朵小黄花。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共有多少朵花?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列式:4+2=6如果从右往左看呢?列式:2+4=6(2)比较4+2=6和2+4=6。教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怎样想2+4等于几呢?(从6的组成讲解。)(3)教师:如果去掉2朵小黄花,还剩下几朵小红花

8、?怎么列算式?列式:62=4。现在,老师去掉4朵小红花,还剩下几朵小黄花?怎样列算式?列式:64=2。(4)比较:62和64。 提问:你是怎么计算这两道题目的? (5)小结: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设计意图:用同样小花学具得出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 四、巩固练习。 1、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分别用6根和7根小棒自由摆图形,说出图意,然后写出算式。 ( )+( )=6 6( )=( )( )+( )=7 7( )=( ) 2、指导写算式。 (1)教师出示写有算式的田字

9、格黑板,边演示边讲解:每一个数占一个,加号、减号也要各占一格;加号的横要与横中线重合,加号的竖要与竖中线重合;等号的横要分别写在横中线的两边,要平。 (2)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五、生活中的数。 教师:同学们,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非常大。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1)通过课件,指导学生了解教材46页的“生活中的数”。(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数。(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巩固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学生通过学习,感到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也是让学生用所学的数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而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六、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

10、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要点进行: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结果是6、7的加法和6减几与7减几的减法,能够根据一副图写出两个算式。可以参照下面题目: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2= 6+1= 4+0=77= 3+3= 53=2+5= 4+3= 2+4=2、 + = - = + = - =加号、减号也要各占一格;加号的横要与横中线重合,加号的竖要与竖中线重合;等号的横要分别写在横中线的两边,要平。 (2)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五、生活中的数。 教师:同学们,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非常大。我们一起来

11、找一找吧!(1)通过课件,指导学生了解教材46页的“生活中的数”。(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数。(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巩固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学生通过学习,感到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外,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也是让学生用所学的数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而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六、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要点进行: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结果是6、7的加法和6减几与7减几的减法,能够根据一副图写出两个算式。可以参照下面题目: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2= 6+1= 4+0=77= 3+3= 53=2+5= 4+3= 2+4=2、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