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赋能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411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赋能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字赋能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字赋能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08 期总第 350 期36【数字经济】数字赋能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罗 兰 王鹏飞 秦伟娜(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崇左532200)摘要 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创新发展和推进数字乡村的构建提供多种优势。聚焦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资源的发掘与振兴,通过对桂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现状的探析,发现该地乡村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显著,有较大发展潜力,但乡村数字基础总体水平还有待提升,乡村数字人才储备有待充实,民族文化特色资源还有开发空间。强化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设施保障;提高乡村数字化人才素养,构建数字人才支撑体系;充分开发民族文化特色资源,

2、有利于盘活少数民族优秀乡村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共建共享,助力桂西北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词 数字赋能;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特色;乡村文化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3)08-0036-04Digital Empower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Northwest GuangxiLuo Lan Wang Pengfei Qin We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

3、gement Guangxi Minzu Normal University,Chongzuo Guangxi 532200)Abstract:The digital empower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provides various advantages for the inheritance,innovative development,and promotion of excellent rural culture,as well as the building of digital villages.This paper focu

4、ses on the explor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al resource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Guangxi,we found that the rural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and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but the overa

5、ll level of digital foundation in rural areas need to be improved,rural digital talent reserves need to be enriched,a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We need to guarantee facility to strengthen digital empower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improve the litera

6、cy of rural digital talents and build a digital talent support system.We also need to fully develop ethn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For doing so,it is conducive to revitalizing the excellent rur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

7、nority culture,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of rural culture in ethnic areas.Our goal is to help revitalizing rural culture in northwest Guangxi and make it sustainable.Key Words:Digital Empowerment;Ethnic Areas;Ethn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一、引言桂西北地区位于广西壮

8、族自治区西北部,为毛南族、瑶族、壮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虽然保有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情境下,数字赋能桂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民族地区应发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资源,紧抓时代发展契机,保护、传承文化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刘三姐歌谣、壮族打扁担、瑶族祝著节、侗族大歌等七十多个项目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分显现出桂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研究,对传承、振兴当地乡村文化大有裨益。在当前经 作者简介 罗兰(2001 ),女,汉族,广西河池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

9、务管理;王鹏飞(1973),男,汉族,山东胶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经济合作。通讯作者 秦伟娜(1989),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公司财务、区域经济。基金项目 2022 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振兴路径探析以桂西北民族乡村文化振兴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210604035)。2023 年第 08 期总第 350 期37济发展态势下,找到新的经济驱动力,挖掘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 年)显示,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

10、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6.2%,占 GDP 比重达到 39.8%1。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利用数字经济对我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打造数字乡村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振兴乡村网络文化是高质量建设乡村文化的应有之义,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精神风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弥合城乡在文化资源领域的数字鸿沟”。紧跟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推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的发展。重视数字技术对文化振兴的赋能作用,推动文化产业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数字化消费能

11、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二、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桂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蕴含丰富且独特的民族元素,延续千年的壮族三月三歌节、毛南族火把节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不可复刻的珍稀,这些元素所积淀的是桂西北地区祖辈留下的智慧结晶,对桂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挖掘、创新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文物保护,更是一种在网络时代的动态传承。通过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和创新,盘活优秀乡村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实现文化共建共享。(一)盘活少数民族优秀乡村文化乡村是我国许多文化遗

12、产,诸如民间舞蹈、戏曲、音乐、文学等传统艺术的发源地。乡村文化深植于农耕文化,充实于民族文化,它从乡村独特的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孕育而来,是珍贵而独特的中华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深入推进“互联网+”,促进文化产业上线上云,实现乡村文化复兴、提高文化传播速度、传播质量。对村民进行基础数字教育,引进优秀数字素养人才,让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挖掘程度,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盘活少数民族优秀乡村文化。优秀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文明的精神源泉和智慧结晶,其承载着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教育普及等社会作用,盘活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乡村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村建设

13、的内生性动力。(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增进各民族间和睦相处、交流融通。少数民族文化是带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的中华文化。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现实发展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都植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根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刻把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面向新时代,实现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兴盛。我国长期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出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帮助十多个民族创立和改革文字;采用民族语文与汉语文相结合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创办少数民族文化组织,修建文化基础设

14、施;帮助少数民族开展对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近年来,我国围绕团结进步开展的民族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民族文化领域逐步形成一种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为依托的“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促进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三)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共建共享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能提高村民参与度、改变政府全包式乡村文化建设,让村民、政府、企业共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一同享受文化发展果实。在文化共建方面,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支撑平台更加成熟,形成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发展,构建乡村数字化生产、流通

15、、消费生态体系。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迈向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乡村加大对数字平台建设的投入。就内部治理而言,数字化治理平台能够为村委会落实人口普查工作、筑牢乡村安全防护网提供必要支撑2。利用数字手段了解家乡文化现状、困境,对其建言献策,有效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在文化共享方面,诸多优秀文化失传、发展动力不足,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流传程度低。现今,得益于数字化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化共享。随着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日益成熟,让乡村民族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开放共享。例如,建设“乡村博物馆”,增强乡村归属感,留住乡愁,营造向

16、往;利用“数字馆藏”来展现乡村地理风貌、民族节日庆典、习俗,让世人更大程度地了解乡村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数字赋能让乡村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新动态。三、桂西北乡村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分析桂西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与云、贵两省2023 年第 08 期总第 350 期38相会,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习俗文化现今保存、传承得较完整,具有一定发掘价值和发展潜力。通过对桂西北乡村地区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数字基础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数字赋能桂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乡村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显著广西是一个有着丰富民族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17、乡村文化历史渊源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凝结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美好希冀,见证了乡村历史的更迭。截至目前,广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0 项。全面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多方位展现了广西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历史文化。仅是桂西北地区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仫佬族古歌、壮族天琴艺术、抢花炮(壮族抢花炮)、贝雕(北海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龟苓膏配制技艺、瑶族祝著节、壮族会鼓习俗、油茶习俗(瑶族油茶习俗)等十多个,被纳入自治区级的非遗项目更是多至上百。由此可

18、见,桂西北地区乡村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显著。(二)乡村数字基础总体水平有待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西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势头良好,但乡村数字基础总体水平仍有待提升。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 年)显示,截至 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规模为 8512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34.4%,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虽然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上,广西位居西部第四,乡村数字基础总体水平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三)乡村数字人才储备有待充实数字化人才主体是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力

19、量。如图 1 所示,根据广西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数据可知,广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持续上升,乡村常住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2020 年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数据中,全区常住人口约为 5013 万人,城镇常住人口约为 2717.10 万人,占总常住人口的 54.20%;乡村常住人口约为 2295.58 万人,占总常住人口的 45.80%。与 2010 年广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常住人口增加约 875.23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减少约 465.21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 14.18 个百分点,乡村数字人才储备有待加强。图 1广西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数据来源:根据

20、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所得。(四)民族文化特色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在广西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桂西北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挖掘开发还有待加强。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民族个性化,带有其民族特征、民族色彩。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需要先了解其民族特点、民族习俗,才能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对民族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新型数字媒介,民族特色文化还有更新颖的宣传方式、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一)加快完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切实提高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效果,同时

21、需要考虑我国乡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之间的现实差异。首先,要“落实农村三网信息化建设”,“加大优质三农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增强基础信息的支撑能力”3。其次,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乡村文化差异性供给,凸显差异化优势,着力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强化县级文化传播枢纽作用。深入推进“互联网+”,建设“互联网+演艺”平台,鼓励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网络直播平台公开表演。发展“互联网+展陈”新模式,打造一批民俗博物馆、美术馆数字化展示项目,开展艺术普及和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服务,提高乡村文化数字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22、实践中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较好地适应独特的乡村社会体系与基层县域具有高度的适配性4。通过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调研,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域性优势、引导力优势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环江融媒体中心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于 2019 年 8月成立的县信息传播平台,肩负着“讲好环江故事、传播环江声音”的使命。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环江县融媒体中心很快发展成为环江地区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的信息中枢。同时彰显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的在地性优势,2023 年第 08 期总第 350 期39即在环江地区媒体领域内推动、激活和融合各种专业、垂直服

23、务的全部资源,推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振兴发展。(二)构建数字素养人才体系构建乡村数字人才体系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前提,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发挥农民的文化主体性,挖掘乡村内生力,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播新生态建构,真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地区“先行者”的乡村网红,往往对乡村有着浓烈的乡村情感,通过短视频平台践行着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乡村文化的推介,引领着乡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亦是乡村数字人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5。这是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在网红“赛道”上的天然优势,这种来自线上的巨大关注度也是传扬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吸引更多当地年轻人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对乡村文化振兴而言是一场重要的时

24、代机遇6。首先是注重对本地人才的信息基础性教育与数字技能培训。通过增设乡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创业培训,扩大数字文化宣传,提高村民数字文化水平,增强数字能力,初步完成对本地数字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其次,完善乡村对高数字素养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机制,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立足乡村文化振兴的实际需要,通过开展信息化人才下乡扶持活动,出台人才引进、回流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者到乡村创业、发展,同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工作待遇,吸引留存人才。最后,要保障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效用,需要重视对数字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和利用。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岗位,即需要各类数字人才。如文化

25、创作需要数据处理人才、精通文创软件操作人才,文化服务产业需要运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文化产业管理需要数字管理人才、大数据人才。因而在培养或引进人才时,应注意差别化培养和岗位的需要引进,提高人才利用效率。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发展,优秀乡村文化是乡村地区文化 DNA 的传承载体,乡村居民是传承弘扬优秀乡村文化的主体。乡村网红作为乡村居民中的“能人”,示范引领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乡村网红助力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媒介,打造乡村文化 IP、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以“数字+乡村网红”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转向、拓展乡村文化空间、激活乡村文化资

26、源、构建乡村文化生态,多面互动、综合发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三)充分开发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充分开发民族文化特色资源是促进数字赋能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外生性激活乡村文化的社会应用价值,将民族特色和产业结构相融合,重塑民族地区的乡村生态7。如今,数字乡村建设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加速推进,不断促成乡村文化新样态的变革,带领乡村文化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充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首要任务是深入挖掘、精准挖掘乡村文化的民族特色。选取优秀的、有益的乡村文化保留加工,更新再造。通过文字、短视频、直播等数字载体展现优秀文明成果。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

27、基础。首先,桂西北地区可以基于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优秀乡村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依托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新型数字技术,构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其次,完善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数字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营销手段、提供个性化定制、虚拟化体验等服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问答平台、直播平台、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例如打造桂西北民族地区旅游景区、民族博物馆“互联网+旅游”“云展览”“云直播”等项目,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云端文化“新供给”,通过“云”游活动探索文旅融合的“新经济”,引领乡村文化数字化“新业态”。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加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8、进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手段。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加快完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素养人才体系,充分开发民族文化特色资源,有效盘活优秀乡村文化,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文化共建共享。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将持续加深。参考文献 1 郭倩,马晓澄,洪泽华.“数字引擎”加力赋能实体经济 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2(7):1-2.2 李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创新 J.经济体制改革,2022(3):77-83.3 刘镇,周柏春.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 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22(1):59-63.4 韦丹宇.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角色和定位基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调研 J.视听,2022(7):47-50.5 任正.乡村网红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82-90.6 宋玉茹.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困境与应对策略 J.现代金融,2022(7):52-58.7 罗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发展逻辑与优化路径 J.理论月刊,2022(7):75-81.(责任编辑:顾晓滨刘晓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