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课题研究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问题的背景: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成就理想的翅膀。人类从有文字以来,人们便通过阅读,承载传递信息,不断创造新的世界文明。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不可或缺,然而,真正阅读的源泉来自于课外。语文课外阅读是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生长的需要,诚如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般;健康有益的书籍,是对生命语文素养的孕育、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快乐的阅读方式,是符合阅读主体学生的接受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符合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的人文环境。一、课题的目标及要求:(一)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二)相关要求:(1)阅
2、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2)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3)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4)会做摘录笔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二、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加大学生阅读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分述如下:(1)学生阅读目的的研究(2)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3)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4)学生课外阅读课教师指导方法的研究(5
3、)如何进行亲子共读的研究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一)图书建设1建议学校图书室适量增加图书;2班级图书角有针对性地安排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及教辅读物等;3欢迎学生购买图书,建议学生订阅报刊一份或以上,经典图书10本或以上;4教师要带头阅读,教师每人应有图书20册,报刊2种。(二)加强时间保障1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4公众假期期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读名著一部或5篇精美文章,或者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三)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1每周组织1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
4、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2每周,教师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3教师每周上一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4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要有活动方案设计;5教师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6充分办好班级黑板报、手抄报;(四)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1评价原则(1)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进行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
5、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2)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的资料。(3)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评价内容(1)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读书情况填写“读书记录卡”,各班根据“读书纪录卡”反馈的情况,评选“班级读书之星”;
6、(2)每周开展一次读书心得征文比赛,评选“年级读书之星”,并将优秀作品在学校橱窗展览;(3)综合各项活动反馈情况,每周评选一次“优秀读书小组”。四、研究工作的步骤1第一阶段:2013年3月15日2013年3月20日(准备酝酿)制定方案与计划,对学生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 2第二阶段:2013年3月21日2013年6月30日(研究实践)结合本学科实际确立个案研究对象,观察、对比、记录成长轨迹。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模式。研究中注意整理收集原始材料,进行归类分析,撰写论文、案例,教学笔记,教学设计。3第三阶段:2013年7月1日2013年8月10日(总结分析)五、获得成果通过研究分析,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和知道,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在试题检测中,阅读题失分率明显下降,学生获益较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