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_金承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383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6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_金承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_金承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_金承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9 卷 第 7 期 福 建 电 脑 Vol.39 No.7 2023 年 7 月 Journal of Fujian Computer Jul.2023 金承勇(通信作者),男,1978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粗超集理论、机器学习。E-mail:。林丽钦,女,1986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E-mail:。李影,女,1980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E-mail:。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金承勇1 林丽钦2 李影1 1(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14)2(仰恩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福建 泉州 362014)摘 要 地方本科高校在计算机类

2、人才培养上存在模式趋同、定位模糊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匹配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本文以地方本科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探讨了通过建立学生差异性发现与适配机制、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与适配机制、师生双向选择与适配机制、差异化实践教学与适配机制构建适配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适配性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更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关键词 人才培养;适配;教学改革;个性化学习 中图法分类号 TP3-05 DOI:10.16707/ki.fjpc.2023.07.015 Practice of Adaptive Cultivation

3、 Mode Reform JIN Chengyong1,LIN Liqin2,LI Ying1 1(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Yang-En University,Quanzhou,China,362014)2(Depart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Yang-En University,Quanzhou,China,362014)Abstrac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similarity in cultivation mode and ambiguous po

4、sitioning in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science-alike at localized colleges,which cannot well serve th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needs and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society for college students.Taking the reform in a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

5、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building an adaptive cultivation system by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for discovering and adapting student differences,dynamic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mechanism for cultivation scheme,two-way selection and adaptation mechanis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differentiated

6、practice and adaptation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cultivation system 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society,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cultivation and major construction.Keywords Student Cultivation;Adaption;Teaching Reform;Customized Learning

7、1 引言 地方普通高校的生源结构、办学资源等各方面与重点院校具有现实的不可比性,但在区域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1。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几乎覆盖了社会中的所有行业。然而不同行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专业素质需求类型不尽相同,因此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对差异化生源更具敏感性。但是现有的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培养和定位模糊等问题,无法很好地匹配差异化学生培养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2,因此研究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并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在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原则下开展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

8、了从教育供给侧出发,主动适配学生发展需求的方法,通过建立学生2023 年 福 建 电 脑 75 差异性发现与适配机制、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与适配机制、师生双向选择与适配机制、差异化实践教学与适配机制构建了适配性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2 当前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与学生需求不匹配 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生源结构复杂,与学业发展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人格特质、学业发展规划等存在很大差异,直接影响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也给教学组织带来挑战。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对差异化学生更具有敏感性,地方高校培养模式与差

9、异化学生教育需求不能很好匹配3,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影响学生的发展。2.2 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培养模式趋同、培养类型和层次定位模糊、缺乏人才市场细分意识等问题4,导致培养模式与学生学业发展规划无法达成有效匹配,无法很好地呈现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和培养特色。地方本科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普遍理论不扎实、实践不坚实、动手能力弱,缺乏创业、创新的竞争优势,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和品质方面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日益严格的要求5,不能很好地服务高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图 1 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适配性人才培养体系 3 改革的具体举措

10、3.1 总体设计 通过建立学生差异性发现与适配机制、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与适配机制、团队导师指导机制、校企合作机制和全学程评价机制等,构建了计算机类专业适配性人才培养体系,使得培养模式适配差异化学生和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使得培养环境更适合学生学习和社会需求,最终达到学生更适合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更适合学生发展。培养体系包括三个培养过程、三个培养导向、三类人才需求和三条教学主线,简称 4 个 3 体 系;建立了培养模式保障机制和管理评价机制,如图 1 所示。3.2 差异性发现与适配 建立动态评测系统,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爱好兴趣、潜力倾向等背景差异特征和学习准备程度、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内容

11、、学习步调、学习支持和生活环境等过程差异特征,建立差异性发现与适配性操作的动态指标评测档案。以行政班为单位确定学生的不同目标导向和类型,开展不同导向教育活动,进行监测与评价。根据学生的阶段状态,选择相适应导向,根据后期发展情况,进行目标适配。通过观察、调查和测试,适时了解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爱好兴趣、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动态渐进适配调整,以达到最适合匹配,使学生在每一阶段都处于自己适配的导向中,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努力来比较以前的成长与提升。3.3 培养方案 根据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和专业导向进行动态模块划分课程类别,提供每类课程的详细开设方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规划课程修读计划,构建适合

12、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学生通过修读课程逐渐明晰学业方向,再根据适配导向递进选择适于自己的课程6。全部课程对所有学生开放,学生根据学业规划和发展路径,围绕培养目标和学习成果达成自主制定适配性培养方案。学生在每个培养阶段修读的课程由学生本人、学业导师、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共同制定。学院教务负责人适时把握学生学业导向和人才类型去向,对各个学生进行及时定位。3.4 双向选择适配机制 提供导师团队,与学生形成双向选择适配机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离开或加入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全学程负责指导学业规划、课程引导、76 金承勇等: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第 7 期 课题指导等,引导学生规划学习目标、创新实

13、践、参与早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专业实训等。3.5 实践教学适配机制 建设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工程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各种实践教学环境。将实践教学目标分为 3 个层级。第 1 级目标为掌握完成毕业设计所应具备的技能,毕业后能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一般性工作。第 2 级目标为具备计算机系统项目开发的能力,毕业后能到 IT 企业从事专业性工作。第 3级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到科研机构进一步深造或者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和平台,为工程实践教育提供资源支持。为了达成实践教学目标,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8 个学期完成

14、,贯穿整个学程。第一学期学生通过参观、交流等认知性实践教学环节,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并初步制定目标规划。第二学期通过一般性的参与各类项目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并制定更加具体明确的短、中、长期目标。第三、四学期通过深度参与各类项目实践和学科竞赛等,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规划。在这一阶段导师团队通过布置任务,开展研讨和答疑解惑进行深度指导。第五、六学期为目标确定阶段。通过总结前期的成果,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会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生的适配性培养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七学期为实践实训阶段。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建设创新实践、工程实

15、践、创业实践等实践平台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导师团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答疑指导,指导成果总结,指导目标规划。差异化的实践教学适配机制如图 2 所示。图 2 差异化的实践教学适配机制 3.6 保障机制 3.6.1 多维度指导 建立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导师、学业导师、企业导师队伍,通过课堂引导、第二课堂引导、企业导师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动力。3.6.2 多样性实践平台 建设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工程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环境,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学力状况的实践项目,设立适合自己的实践目标。3.6.3 教学互动 通过名家讲坛、导师讲堂、学长论坛、学术讨

16、论会、第三学期等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专业前景和趋势,引导学生成长和成才。3.6.4 二元制培养 学生可以在第七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企业制定培养方案。学校对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如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则进行实习学分和理论课程学分的置换。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学校和企业的二元制培养,建立校内、校外平台之间的互融互通机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实践实训体系,共2023 年 福 建 电 脑 77 建实训师资队伍,互动完成工程实践教育。除以上的 4 方面机制,还要以学术研究和学科竞赛项目为基础,建设形成“合作互学”的学术型社团,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平

17、台和氛围。同时,制定与适配性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制度、管理制度、评价机制、导师制度。4 改革成效 计算机类专业适配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 6年以来,在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和专业建设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占比为 100%,获得 31 项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国家级 7 项),申请专利 27 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福建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挑战杯全国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 50 项(国家级 10 项)。学生取得教育或人社主管部门签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600 人次。这些数据相对于培养模式改革前有

18、相当大的进步。(2)近年来考研录取率逐年升高,且质量明显提高,被重点大学录取的比例大幅增加。学生学习满意度平均为 91%,用人单位满意度平均 94.8%,位居福建省第四位;学术研究型毕业生在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三个评价维度都大于 83%;复合应用型在稳定抗压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三个评价维度都大于 80%。(3)本成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团队获得省级高校教改项目 4 项,省级教育科学项目 2 项,教师团队公开出版教材 10 部,发表教改论文 19 篇,核心期刊 26 篇。获得泉州市高层次人才 3 人,获得“桐江学者”讲座教授称号 2 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于 2018 年获批为福建省

19、应用型学科,于2021 年获批为福建省一流专业。5 总结 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既无双一流高校的研发、工程优势,也没有高职院校的产业、就业优势7,如何根据自身特点,走一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路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个性化学习的指导思想出发,构建了一种适配性培养体系,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确立了适配培养的人才导向。把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多样化需求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应用为导向,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二类是以技术为导向,专业系统综合能力强的专业系统型人才;第三类是以科学为导向,专业知识深厚,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专业创新型人才。根据学生的实际

20、情况按照三个导向之一进行适配培养。(2)设计了渐进适配的人才方法。学生通过修读的课程逐渐明晰学业方向,根据学业方向递进选择适于自己的课程。结合课程标准及学生特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并将测评结果作用于其他环节进行学习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动态调整培养方案。(3)构建了自主开放的适配培养支撑体系。全部课程对学生开放,学生学业规划和发展路径畅通,围绕培养目标和学习成果达成自主制定适配性培养方案。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项目。配备导师团队支持学生的学业发展。学生根据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学习能力等差异选择不同的培养导向,通过个性化的早期科研训练

21、、学科竞赛、技术应用项目研发等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未来职业适应能力。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离开或加入不同的导师团队。实践表明,这种适配性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参 考 文 献 1 管致锦,丁卫平,李跃华,等.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本”教育培养模式.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02):4-8 2 吴志宏.怀特海教育思想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10(04):55-67 3 楚叶峰.地方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长春大学学报,2021,31(08):69-72 4 刘军.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4):9-16 5 同晓荣,刘军.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微型电脑应用,2019,35(11):5-7 6 夏立,李强,黄爱华,等.基于“分层分级”课程体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89(04):118-124 7 马雪英,陈琰宏,王衍.财经院校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计算机教育,2015,252(24):3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