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 教材 事业单位推行公开招聘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有利于政府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应聘人员公平择业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目前,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正在逐步展开,而全国又无统一的参考用书,为满足广大考生的应考需要,我们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试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组织编写了这本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用书。该书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公文写作、管理、人文与科技、事业单位知识、职业道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2、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纲挈领,要点突出,言简意明,指导性强。该书既可作为广大考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用书。由于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校对量大,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便于我们修改订正,以便将来更加完善。 本书编写组二一五年一月目 录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本质特征和发展(1)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4)第三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7)第四节 实践、认识、真理(11)第五节 唯物主
3、义的社会历史观(16)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24)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6)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29)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30)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2)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36)第五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9)第六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49)第七节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56)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形势政策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65)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66)第三节 贯彻“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67)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67)第五节 构建和谐社会(68)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70)第二部分 法 律第一章 法理学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83)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84)第三节 法的制定(85)第四节 法的实施(87)第二章 宪法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90)第二节 国家性质(91)第三节 经济制度(92)第四节 政权组织形式(93)第五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94)第六节 国家机构(95)第三章 行政法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98)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00)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101)第四节 抽象行政
5、行为(103)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104)第六节 行政合同(111)第七节 行政程序(112)第八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113)第九节 行政赔偿(114)第十节 行政复议(118)第十一节 行政诉讼(122)第四章 民法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26)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128)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129)第四节 物权与所有权(130)第五节 债权(130)第六节 知识产权(132)第七节 人身权(133)第八节 财产继承权(133)第九节 民事责任(134)第十节 诉讼时效(136)第三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章 写作基础常识第一节 主题与材料(137)第二节 结构
6、、表达方式与语言(137)第三节 常用文体的特点及写作方法(140)第二章 公文概述第一节 公文特点与功能(143)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144)第三节 公文文体与结构(147)第四节 公文的格式与稿本(148)第三章 公文写作要则第一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152)第二节 行文规则(153)第三节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155)第四节 公文的写作程序(159)第四章 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第一节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161)第二节 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撰写(164)第三节 请示、报告的撰写(168)第四节 函、会议纪要的撰写(173)第五章 公文处理第一节 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与地位(1
7、76)第二节 收文处理(178)第三节 发文处理(181)第四节 办毕公文的处置(183)第四部分 管理、人文与科技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第一节 导论(185)第二节 个体心理(187)第三节 群体心理(193)第四节 组织心理(197)第五节 领导心理(208)第二章 行政管理第一节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219)第二节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223)第三节 行政领导(230)第四节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236)第三章 人文与科技第一节 历史常识(242)第二节 文学常识(260)第三节 科技常识(265)第五部分 事业单位知识第一章 我国事业单位的产生与特点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的基本概
8、念(269)第二节 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269)第三节 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277)第二章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系(278)第二节 我国事业单位财政供给情况(279)第三节 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279)第三章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历程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脉络(281)第二节 财政公共支出改革(282)第三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283)第四章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287)第五章 聘用合同第一节 聘用合同概述(294)第二节 聘用合同的订立(294)第三节 聘用合同的履行(295)第四节 聘用合同的变更(296)第五节 聘用合
9、同的终止(296)第六节 聘用合同的解除(297)第七节 违反、终止和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299)第六章 人事争议仲裁第一节 人事争议仲裁概述(301)第二节 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和管辖(303)第三节 人事争议仲裁调解(305)第四节 人事争议仲裁组织机构(307)第五节 人事争议仲裁时效(309)第六部分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323)附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326)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体系。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对象角度看,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本质和
10、规律,从意识形态看,哲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具有阶级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整个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世界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和原则中渗透着世界观,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本质、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凡是主张存在、
11、物质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是本质的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依照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和否定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到目前的最高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本质特征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它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物,是近代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探索的成果。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初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带动了社
12、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现,阶级对立简单化,阶级冲突尖锐化。以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标志,欧洲工人运动勃然兴起,无产阶级登上社会政治舞台。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有自己的世界观指明斗争前途,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满足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所以说,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3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自然科学领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
13、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产生了一场自然科学革命,证明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唯物的和辩证的性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3.理论来源任何理论的产生,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继承前人思想资料的结果。在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加以彻底改造,创立了崭新的哲学。(2)英国古典经济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作了重要贡献。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
14、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制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上述情况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恰恰是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历史提出的任务;这又是和他们本人的艰苦努力和献身精神分不开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亲自参与和领导工人斗争,并及时总结经验;同时对前人的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批判总结,吸取其中的合理内核,经过艰辛的探索和研究,创立了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1.阶级性
15、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哲学理论都具有阶级性,当剥削阶级思想家掩盖自己哲学的阶级性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丝毫不掩盖自己的阶级性。它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2.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正是依赖于实践,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够摒弃一切旧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脱节和割裂的根本缺陷,使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将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起来,建立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在社会生产、政治和科学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讲是革命的、批判的,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探索和掌握真理的道路,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科学性一门学科是否具有明
17、确的研究对象,是这门学科是否达到科学形态的一个标志。哲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对象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在古代,哲学与许多具体科学混为一体,人们把哲学看作知识的总汇。到了近代,许多具体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但是,当时的哲学家们依然认为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极大地妨碍了哲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几千年哲学发展的历史,对哲学的研究对象做了科学的规定: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了科学的形态。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
18、为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上的伟大变革,但它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他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等问题,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2.中国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
19、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同志和全党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前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我们在新的时代,必须不断结合时代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进步。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
20、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换句话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它揭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就坚持了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立场,从而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揭示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结构区别开了,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和千姿百态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了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的认识。这就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
21、了界限。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一块坚固的基石。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2.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物质运动具有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过程、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结果,从而表现为不同的规律性。根据当前科学水平已经达到的认识,可以把无限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按照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转化。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辩证唯物主义肯定
22、物质的绝对运动,但并不否认存在着相对静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主要指两种情形:第一,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相对的位置移动;第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坚持事物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改造不同的事物。4.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物质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规律就是客观事物本质性、普遍性和可重复性的关系。规律具有如下的共同特点:(1)规律具有稳定性。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联系是极为复杂且经常变化的,而规律则是这种
23、复杂变化联系中的确定的、不变的、一定如此的联系。(2)规律具有普遍性。它是指千差万别事物中的一般性、共性。(3)规律具有可重复性。既然规律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就必然具有可重复性。这就是说,只要存在同样的条件,规律就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规律和物质以及物质运动一样,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因而又称为客观规律。科学史和社会史都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既然规律具有客观性,那么任何人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一条客观规律。相反,如果人们违背了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恰恰相反。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掌握
24、客观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地阐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为实践和科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我们无论何时、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也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四、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一) 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
25、过程。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环节:从无生命的物质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剌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类意识。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类是自然和劳动相结合的产物,而人类劳动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劳动中,促进了脑的进一步发达和健全;在社会劳动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了交通工具语言;语言的产生,有了思维的工具。人们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抽象思维,使人脑具备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大大促进了意识的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并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意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到
26、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的起源充分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 意识的本质意识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反射活动,就是意识。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传导神经到达于人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才会产生意识。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成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于客观事物,而
27、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一方面,意识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经过抽象之后的理性的反映,另一方面,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能不受到人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立场、观点等主观条件的影响作用。归根结底,任何思想和观念也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意识的本质进一步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三) 意识的作用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1.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
28、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2.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四) 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第二位的。两种作用不是并列的。同样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则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9、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脱离或违背了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只会导致实践中的失败。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在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们应充分地发挥自身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发现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积极地进行变革事物、改造世界的活动。我们需要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一、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冷静的科学精神的统一。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第三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30、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所以,我们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时,就要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真实的联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
31、从事物的外部来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联系着;从事物的内部来看,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其他要素联系着。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这个多样性是由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从性质上看,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具体地看待具体事物极其复杂、多样的联系。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普遍联系的观点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密不可分。
32、现实事物存在的相互联系,总是通过事物及其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从而引起运动。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量变,也包括质变。但运动、变化不一定就是发展。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不是发展。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别新事物与旧事物,不能单凭出现时间为依据,也不能从形式是否新颖或发展是否完善为依据,更不能只靠人们主观上的任意判断
3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由新旧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第一,新事物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由于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有着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它既是旧事物的否定因素,又是旧事物赖以存在的不可克服的因素。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有着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同时也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它在内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
34、在结构上比旧事物合理,在功能上比旧事物强大。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由于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就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的、壮大的。新事物的成长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暂时的挫折甚至失败,旧事物的残存甚至复辟都是可能的。但就事物发展总过程而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三、质量互变规律1. 质、量、度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这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
35、一定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其二,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了一定事物的质也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多样的。质和属性不可分。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则是一物与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是事物固有的两种不同的规定性。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2. 质变、量变与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指事物的数量和场所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讲是不显著的、微小的,是在事物度的范围内连续的、渐进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特点是显著性、突发性,是事物连续性和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是不可分
36、割的、相互渗透的。首先,量变中有质变,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局部性质变,二是阶段性质变。其次,质变中也包含量变,即质变过程中充满了量的延伸和扩张。所谓质量互变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质变新的量变的交替、转化的规律。具体地讲,就是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和前景。质量互变对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告诉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惜从一点一滴做起。另一方面,坏的质变也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就要求人们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告诉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
37、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细小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内在必然性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四、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其中,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性质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走向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亦包含肯定,二者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辩证否定观同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这种对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否定看作是由外力作
38、用引起的。其二,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形而上学则把否定看作是联系和发展的中断和停止。其三,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扬弃”,即批判与继承,克服与保留的统一;形而上学则把否定等同于简单地抛弃,完全取消、消失。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似乎又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有用的东西保
39、留了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即新的肯定物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五、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由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和对立统一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中心,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其他规律的钥匙;其三,
40、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客观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既互相依存、互相统一,又互相区别、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切矛盾同时具有的两种性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则是
41、无条件的,贯穿矛盾的始终,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同一表现在: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不是说二者完全合一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内因是指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和条件,即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矛盾。内因和外因对事物发展都起作用,但它们的性质和地位是不一样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源泉,它不仅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而且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是
42、事物发展的条件,它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的作用具有二重性,该者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或起延缓阻碍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一是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事物自己运动的观点,即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反对外因论。二是在注重内因的同时又要注重对外部条件的利用。具体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和利用好的有利的国际环境。3.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讲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43、二是说每一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都各有特点,各不相同;不仅如此,而且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阶段以及过程和阶段的各个方面都各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一般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而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个别、特殊又同一般、普遍联系着。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
44、证统一。这个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辩证法。4.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则为次要矛盾,或叫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但是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会产生作用,不可忽视。其次,二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另外,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则为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主要矛盾的
45、主要方面往往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分清主次,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切忌不分主次的平衡论;其次,在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认识到非主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意识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法揭示并科学地论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辩证性质,它是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实际工作的需要。(1)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静止的观点。(2)必须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46、分析和揭露具体事物的矛盾状况,从而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正确方法。第四节 实践、认识、真理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坚持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坚持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在这个立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还引用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人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它科学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
47、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认识不再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直观和简单反映,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第三,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人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的和辩证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二、实践及其基本形式(一)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1客观现实性实践虽然要受人的精神、意志的支配,但是它不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