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准备课
主备教师:兰红 审核组长: 审核领导:
教学内容:比多少 教科书教科书第6~7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正确的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
会比较几个物体的“多、少”。
解决难点办法:
通过创设情境来突破。通过自主探究来突破。
教具准备:学具卡片,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小棒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对物体个数的描述,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多和少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比”的概念不够清晰,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一部分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动
学 生 活 动
三次备课
一、目标解读,以标导航
本节课,老师讲带领同学们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同时,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师讲故事:小兔子盖房子。
学生思考: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二、预习检测,以测促学
1.教学“同样多”。
通过预习,学生代表回答:
1,、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2、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
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小组成果展示。
2、小组代表汇报:怎样又好又快地摆好铅笔呢?
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1)、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四、有效检测,以练达标
操作。(“做一做”第2题)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五、师生互动,总结拓展
1、学生汇报:学习本节课,你觉得哪里是最困难的地方呢?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完成课时练第3-4页
学生认真听故事,同时思考老师的问题。
学生代表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预习:
观察图示,并初步试着解答教师的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预习成果。
学生小组合作,做好任务分工。
小组合作按要求摆放铅笔。
学生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学生通过教师点评,汇报摆放技巧。
学生独立完成摆放任务。(比赛形式)
观察图示: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按要求进行摆一摆操作练习。
学生汇报:本节课自己遇到的困难。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 多 少
课
后
反 思
二次
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