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胸腔穿刺评分标准姓名: 学号:项目总分要求得分术前准备10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l,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5分)2.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5分)穿刺部位20穿刺点应根据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前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做标记。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操作过程501. 常规消毒皮
2、肤,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边环形扩展(5分),消毒范围半径至少15cm;(5分)2. 戴无菌手套;(10分)3. 覆盖消毒洞巾;(5分)4. 用2%利多卡因在下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分),先浅表注射形成皮丘,后边注射边会吸,以防止注射到血管内(3分);5. 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5分)。穿刺时先将穿刺针沿局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中,以便记量或送检。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针刺
3、入过深损伤肺组织(5分)。坚持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映,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映,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一次抽液不宜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尽(5分);6. 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3分),嘱患者静卧(2分)。适应症10胸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
4、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胸膜腔内给药。禁忌症10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者应慎用。总分100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姓名: 学号:项目总分要求得分术前准备101.术前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3分)2.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5分)3.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2分)穿刺部位20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偏右1-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需在超声指导下定位穿刺。操作过程501.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
5、,向周边环形扩展(5分),消毒范围半径至少15cm;(5分)2.戴无菌手套;(10分)3.覆盖消毒洞巾;(5分)4.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0.5%利多卡因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2分),先浅表注射形成皮丘,后边注射边会吸,以防止注射到血管内(3分);5、 医师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行抽取和引流腹水(5分),并置腹水于消毒试管中以备作检验用,诊断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橡皮管,用输液夹子调整放液速度,将腹
6、水引流入容器中记量或送检。腹水不断流出时,应将预先绑在腹部多头绷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而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现象。在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5分)。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5分)。6、 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用2%碘酊消毒后,盖上消毒纱布,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和继发感染的并发症(5分)。 适应症101. 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2. 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适当抽放腹水以缓解症状。一般每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6000ml。3. 腹腔内注射药物,注射抗生素,注射化疗
7、药物,以协助治疗疾病。禁忌症10有肝性脑病先兆,棘球蚴病,卵巢囊肿者,禁忌腹腔穿刺放腹水。总分100 骨髓穿刺评分标准姓名: 学号:项目总分要求得分术前准备101.骨髓穿刺前应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应特别注意;(5分)2.采用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时,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髂后上棘穿刺时,患者取侧卧位,采用腰椎棘突穿刺时,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5分)穿刺部位20(1) 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1-2cm处。(5分)(2) 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5分)(3) 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5分)(4) 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部位。
8、(5分)操作过程501.麻醉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然后用2%利多卡因局部皮肤和骨膜麻醉。(5分)2.固定穿刺针长度 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cm。(10分)3.穿刺 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呈30到40度角刺入。当穿刺针针尖接触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要避免过大摆动,以
9、免折断穿刺针,胸骨穿刺时不可用力过猛,穿刺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而发生意外。穿刺过程中,如感到骨质坚硬,难以进入骨髓腔时,不可强行进针,以免断针。应考虑为大理石骨病的可能,及时行骨骼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10分)4.抽取骨髓液 拔出穿刺针针芯,接上干燥的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取骨髓液,当穿刺针在骨髓腔抽吸时患者感到有尖锐酸痛,随即便有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抽取的骨髓液一般为0.1-0.2ml,若用力过猛或吸出过多,会使骨髓液稀释,如需要做骨髓液细菌培养,应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标本后,再抽取1-2ml,以用于细菌培养。(10分)5.涂片 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立即做有核细胞计数和制备骨髓液涂片
10、数张。(5分)6.加压固定 骨髓液抽取完毕,重新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穿刺处,右手将穿刺针拔出,并将无菌纱布敷于针孔上,按压1-2分钟,再用纱布加压固定。(10分)适应症10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禁忌症10血友病患者。总分100 腰椎穿刺评分标准姓名: 学号:项目总分要求得分术前准备10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部尽量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尽可能弯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穿刺部位20通常以双侧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
11、刺点,此时,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操作过程501、 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逐层局部麻醉。(5分)2、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可见脑脊液流出。(10分)3、 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或40-50滴/分。(10分)4、 撤去压力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做培养时,应用无菌试管留标本。(10分)5、
12、 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10分)6、 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5分) 适应症10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鞘内注射药物。禁忌症10凡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剧烈为禁忌。总分100 心肺复苏考核评价标准姓名: 学号:项目总分要求得分 操 作 步 骤80分1、评估环境:是否适合抢救,请周围同志帮忙拨打120。(5分)2、评估患者:凑近患者耳旁(双侧)大声呼
13、喊并轻拍双肩,确认意识丧失。(5分)3、评估颈动脉搏动和呼吸:触摸操作者同侧颈动脉,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5-10秒)。同时耳朵贴近病人口鼻听呼吸音5-10秒,告知无呼吸。(10分)4、正确安置病人体位,解开衣扣、胸罩、腰带,去枕头。(5分)5、开始胸外按压。按压部位:双乳头连线的中点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10分)6、按压手法:一手掌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在其手背上,双肘伸直,掌根部用力,十指上翘,上肢垂直患者胸壁, 以髋部为支点垂直往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按
14、压时胸壁完全回弹。(10分)7、按压30次后,头偏向一侧,用纱布清除口腔异物和分泌物,取下假牙,头摆正,打开气道。(5分)8、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10分)9、两次人工呼吸之后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按照按压与吹气之比 30:2 的比率连续做五循环。(10分)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同时观察胸廓起伏。(10分)有效指征10分自主呼吸恢复,颈动脉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唇、面及甲床转红润。停止指征10分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脑死亡;现场威胁抢救人员安全总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