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烫伤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烫伤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1.2. 危险源在预热器、回转窑、篦冷机、窑头、破碎机、高温风机、余热发电、高温炉、电热板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熟料等高温物料烫伤;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原料的部位;在运行检修和作业过程中,气割、电焊等火焰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1.3. 风险分析1.3.1. 公司熟料生产设备如窑头、篦冷机、破碎机、窑体、预热器、高温风机等多是表面高温设备,在其周围工作均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灼烧烫伤;1.3.2. 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物料、高压蒸汽泄漏。在
2、预热器清堵等检修作业时,可能发生高温气流及炽热物料喷出造成较严重 灼烫事故;1.3.3. 在窑内挖补、篦冷机砸大块、熟料地坑检查清理、窑头处理喷煤管结料等检修工作时,由于预热器物料垮塌和窜料均可造成灼烫伤害,可能性较大,一般为个体,影响范围较小。1.3.4. 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不当。1.3.5. 气割、电焊等工器具使用和管理不当。1.4. 危害程度分析灼烫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 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能烧伤。面部和手烧伤对功能和外形影响最大,而呼吸道烧伤对生命的威胁最大。化学烧伤最严重的后果是眼烧伤,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失明。烧
3、伤的剧痛能引 起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2. 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和职责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中第3条“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3. 处置程序3.1. 应急预警3.1.1. 预警条件3.1.2. 高温设备设施上未设置保温层;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时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高温、高压蒸汽泄漏;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不当;气割、电焊等工器具使用和管理不当。3.1.3. 进行危险化学品操作时出现人为失误。3.1.4. 预警方式、方法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作业班组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4、。3.2. 信息报告3.2.1. 作业班组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3.2.2. 公司应急救援联络电话和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联系电话详见公司电话号码一览表。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3.2.3. 公司应急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接到汇报后总指挥应立即宣布启动本应急预案,事故快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审核后,在1小时内分别向上级公司
5、、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3.2.4.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3.2.5. 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3.3. 应急响应 3.3.1. 响应分级 3.3.1.1.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分为四级:IV级:发生一般事故。级:发生较大事故的。级:发生重大事故的。级: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3.3.1.2. 应急响应分级采取“分级响应”的原则,由现场负责
6、人根据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判断突发事件的等级,汇报相应的领导,由相应的领导决定起动对应等级的应急预案。3.3.1.2.1. 较大突发事件(级):是指事故造成死亡(含失踪);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3人以上重伤;烫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烫伤事故。3.3.1.2.2. 一般突发事件(级):是指一次事故造成1-3人重伤;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烫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烫伤事故。3.3.2. 响应程序3.3.2.1. 应急指挥3.3.2.1.1. 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7、本预案进入预备状态;3.3.2.1.2. 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烫伤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同时报告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夏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夏河县经信局等;3.3.2.1.3. 发生较大及以上伤亡事故,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同时报告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夏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夏河县经信局,请求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3.3.2.1.4. 应急值班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向总经理汇报,由总经理(总经理不在由副总经理负责)下达命令,启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值班调度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调度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会议。3.3.2.2. 应急
8、行动3.3.2.2.1.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后,由总指挥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3.3.2.2.2. 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3.3.2.2.3. 保障技术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3.3.2.3. 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性质、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及时向麻当乡卫生院、甘南州人民医院、夏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出救援请求,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医疗救护队伍、技术专家等救援支持。同时安排专人做好应急
9、救援物资的调配工作。3.3.2.4. 应急抢险3.3.2.4.1. 依据“一度发红、二度起泡、三度焦黑”的原则首先判断烫伤的程度,重点抢救休克或者伴有出血人员。3.3.2.4.2. 立即拨打120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3.3.2.4.3. 在急救中心专业人员未到达之前,应根据事故现场的整体情况、位置和伤者的伤情、部位,在排除人为加重伤者伤情的情况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3.3.2.4.4. 在场人员应立即施救受伤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安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3.3.2.4
10、.5. 现场指挥应根据事态,迅速调动人员、设备进行现场救援,并做好现场警戒工作,以防事态扩大,同时向上级汇报。3.3.2.4.6. 当现场救援力量控制不了现场事态的发展,应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于社会救援力量。3.3.2.4.7.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应充分听取专家和专业救援人员的意见,做好救援人员、设备、物资、器材的统一调配。3.3.3. 扩大应急3.3.3.1. 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汇报;3.3.3.2. 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决定向上级部门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
11、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3.3.3.3. 必要时公司应急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3.3.4. 信息公开3.3.4.1. 按照“积极主动公开”的要求,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更多、更全面、更细致地告知社会公众,在满足群众知情权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3.3.4.2. 事故调查组应在2小时内将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对媒体、社会、居民公开,及时准确发布采取的事故处置举措、抢险救援进展,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疑虑。3.3.4.3. 事故调查组应及时跟踪事故救援情况,将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及时公开发布。3.3.5. 后期处置3
12、.3.5.1. 救援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恢复,对损失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设备损坏情况和抢修方案。3.3.5.2. 对事故抢险人员、器材进行清点,并撤离现场。3.3.5.3. 公司组织各方资源开展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3.3.5.4. 公司在事故发生后2日内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填写事故原因分析记录,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报请安委会批准后实施。3.3.5.5. 安委会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3.3.5.6. 配合上级部门和政府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做好伤员及家属善后工作。3.3.6. 应急保障3.3.6.1.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
13、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3.3.6.2. 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等应存放在施工现场医务室或办公室;3.3.6.3. 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日常存放于施工现场仓库;3.3.6.4. 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等存放在施工现场仓库内;3.3.6.5. 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等由个人分别保管;3.3.6.6. 交通工具:公司常备值班急用车辆,停放于小车库、办公楼门前;3.3.6.7. 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3.3.6.8. 防护用品:包括防
14、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3.3.6.9. 图表资料:包括夏河季风玫瑰图、消防器材分布图、压力管路系统图、供电系统图、程控电话安装图、给水排水系统图、公司厂区平面图等。4. 处置措施4.1. 处置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充分准备、措施果断;先救人员、后保设备、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4.2. 危险源监控4.2.1. 监控方式 监控方式要坚持技术监控为主,人工监控为辅的原则,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全天候掌握和控制危险源运行参数,保证危险源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不具备技术监控手段和措施的危险源,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4.2.2
15、. 监控方法 4.2.2.1. 公司组织各部门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对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对风险性较大的重要危险源实行重点监控,同时在生产现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及预防预控措施进行公布。4.2.3. 预防措施4.2.3.1. 维修部、生产单位和安全部门对施工方案、施工设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等实施动态监控,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预控措施。4.2.3.2. 维修部组织安全重点监控项目危险性较大分项分部工程的典型施工,不断完善重要危险源的预防预控措施。4.2.3.3. 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在机械运转、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必须确保安全,防止坠落伤人事故发生;高处作业要严格遵守“十不登高”。4.2.3.
16、4.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4.2.3.5.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4.2.3.6.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散料应使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起重设备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测、保持完好状态;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十不吊;吊索、吊具经常及时检查,及时按规程规定时间更换。4.2.3.7.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
17、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随意乱放或向下丢弃。4.2.3.8. 高空安装设备设施应设置警戒区域,同时要注意零部件坠落伤人。4.2.3.9. 不在起重作业、高处作业、高处有浮物或设施固定不牢固处行进或停留;高处需要的物件必须合理摆放并固定牢靠。4.2.3.10. 及时清除、加固可能倒塌的设施;堆垛物品要齐、稳、牢。4.2.3.11.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杜绝“三违”现象;加强防止烫伤的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作业人员、进入现场的其他人员都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特别是安全帽。4.3. 处置措施4.3.1. 现场处置4.3.1.1. 热力烧伤现场处置措施(火焰、蒸汽、沸水沸油等高温
18、液体、熟料等高温物料、高温金属等)4.3.1.1.1. 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避免头面部和呼吸道灼伤。4.3.1.1.2. 要先灭病人身上的火,导致病人尽快的脱离热源,缩短烧伤的时间。对已经灭火,而没有脱去衣服的人,一定要检查他的衣服,特别是对已经失去知觉的病人要特别注意。4.3.1.1.3. 要查病人的呼吸心跳,是否会合并其他外伤和有害气体中毒?对爆炸冲击烧伤的病人要特别注意,有没有颅脑损伤,胸腹腔内的内脏的损伤和呼吸道的烧伤。4.3.1.1.4. 防止休克和窒息,包括创面污染,病人因为疼痛和恐惧常常会发生休
19、克,可以用一些针法止痛或者给一些止痛药,如果发生急性喉头梗阻或者窒息的时候,可以请医务人员进行气管切开,保证通气,在现场检查和搬运病人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创面,防止污染。为了减少创面的污染和损伤,病人已经灭火的衣服尽量可以不脱。4.3.1.1.5. 要用比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如果不是化学的烧伤,可以用大量的清水直接冲洗之外,对创面一般不要做任何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4.3.1.1.6. 一定尽快撤离现场,把严重烧伤病人送到医院,注意在搬运病人的时候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而且要随时观察伤情。4.3.1.1.7. 当发生灼烫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
20、,迅速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立即冷疗,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4.3.1.1.8. 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4.3.1.1.9. 生料灰或熟料灰烧伤应先去净粉粒后,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熟料烧伤最好浸泡在流水中冲洗,除去熟料颗粒,创面用湿纱布包扎或暴露创面,忌用油质敷料或药膏。4.3.1.1.10. 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
21、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4.3.1.2. 化学烧伤现场处置措施(强酸、强碱等)4.3.1.2.1. 受伤后应首先首先立即脱离危害源,然后用毛巾或棉纱就近迅速清除伤员患处的残余化学物质,脱去被污染或浸湿的衣裤,尽可能地去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4.3.1.2.2. 化学烧伤的严重程度除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浓度外,多与接触时间有关。因此无论何种化学物质烧伤,均应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20分钟以上,一方面可冲淡和清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另一方面作为冷疗的一种方式,可减轻疼痛。注意开始用水量即应足够大,迅速将残余化学物质从创面冲尽。4.3.1.2.3. 切忌不加处理急急忙忙送往医院。4.3.1.2.4.
22、 现场备有中和剂时,要认清中和剂,不可错用,也不宜过量使用。4.3.1.2.5. 眼部化学烧伤紧急处理:头面部化学烧伤时,应首先注意眼,尤其是角膜有无烧伤,并优先予以冲洗,且要分秒必争地进行充分冲洗,可就近用自来水、井水、清洁河水、凉开水等充分洗眼,但要注意水压不能高,有压水不能直接冲眼球,还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和用手揉搓眼睛。冲洗时要睁眼,眼球要不断地转动,持续时间不少于20分钟,也可将整个脸部浸入水盆中,用手把上下眼皮扒开,暴露角膜和结膜,同时睁大眼睛,头部在水中左右晃动,使眼睛里的化学物质残留物被水冲掉。再检查上下穹隆部结膜有无留存的固体化学物质,如有应立即取出,彻底清除。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23、或眼膏以防止细菌感染。4.3.1.2.6. 皮夫烧伤的紧急处理: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冲洗至少20分钟。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遇水产生发热反映的化学烧伤,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化学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4.3.1.2.7. 中和剂的使用:酸性烧伤用3%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烧伤用3%硼酸溶液冲洗。4.3.1.2.8. 在经过简单的自救后,用清洁纱布或干衣物遮盖伤眼或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护送者最好是现场人员,因为他们
24、熟知当时的烧伤情况。在到达医院以后,要提供烧伤化学物质的品类、浓度和化学特性,以便医务人员尽快对症治疗。4.3.1.2.9. 严重烧伤早期应注意给伤员补充液体,防治休克。伤员口渴时最好口服烧伤饮料、含盐饮料等,少量多次饮用。不要单纯喝白水、糖水,更不可一次饮水过多。4.3.1.3. 电烧伤现场处置措施(强酸、强碱等)4.3.1.3.1. 一般所指的电烧伤系电接触烧伤,即电流直接通过身体引起的烧伤。不仅烧伤深,有时可使大块组织或肢体碳化,甚至立即危及伤员生命。急救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拉开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物品(木棒或竹器等)拨开电源,并扑灭着火衣服。在未切断电源以前,急救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
25、身触电。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进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4.3.1.3.2. 先作心肺复苏抢救生命,再处理创面。创面保护 用敷料包扎,若无敷料可用清洁床单、被单、衣服等包裹转送医院。转送当地医院,如当地无条件治疗需要转送者,应掌握运送时机,要求呼吸道通畅,无活动性出血,休克基本控制,减少途中颠簸。重度灼伤要求在8小时内送到救治单位,否则在休克期以后(伤后48小时)再送。转运途中要输液,并采取抗休克措施。4.3.2. 现场急救措施4.3.2.1. 当发生灼烫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将烫伤人员转移到 安全地带,轻微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 30 分
26、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 免感染;烫伤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应用干净的纱布敷盖患处,进行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4.3.2.2. 在除去伤者衣物时注意不要生拉硬扯,以免造成组织二次损伤,可用干净 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感染。4.3.2.3. 救护时切勿在伤者创面上涂抹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判断。4.3.2.4. 烧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少用镇静止痛药物,避免掩 盖病情变化,还有可能导致休克。4.3.2.5. 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立即治疗,解除气道梗阻,使其保持呼吸通畅。4.3.2.6. 火焰烧伤:衣服着火时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用就地打滚、水浇、衣被 覆盖
27、等方法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4.3.2.7. 物料烫伤:高温物料烫伤时,应立即清除身体上附着的物料,必要时脱去衣 物,然后用冷水冲洗,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伤口 创面加重,可用剪刀剪开衣服,慢慢脱去。4.3.2.8. 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 肤渗水,防止感染。4.3.2.9. 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 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 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 57s;在医务 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
28、放弃现场抢救。4.3.2.10. 在烧伤时可能伴有其他的外伤,例如爆炸伤、挤压伤或高处坠落等机械性损伤,因此现场救治烧伤的同时,需检查有无合并伤,特别应注意伴有颅脑损伤、内脏损伤、窒息、急性中毒等表现者,在现场积极抢救的同时,应优选送至邻近医疗单位处理,合并大出血者应立即加以包扎,肢体大出血可扎止血带并记录时间;伴有骨折者应简易固定,脊柱损伤者应先制动,搬运时要小心,勿让病人坐起,保持身体平衡。4.3.3. 注意事项4.3.3.1. 现场注意事项4.3.3.2. 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在抢救受伤的同时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4.3.3.3. 切勿在创面上涂抹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
29、;在除去伤着衣物时注意不要生拉硬扯,以免造成组织二次损伤,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4.3.3.4. 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4.3.3.5. 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4.3.4. 自救注意事项4.3.5. 如果火焰、蒸汽、高温液体(如沸水、沸油等)、高温金属烫伤时,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4.3.6. 如果附近有水源,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4.3.7. 禁止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止造成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现场,避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4.3.8. 爆炸、油点下落时,应迅速隐蔽或利用衣物等将身体遮盖,尤其是裸露部位。待油点落尽后,将着火衣服迅速解脱、抛弃,并迅速离开现场。不可用手扑打火焰,以免手烧伤。5. 附件5.1. 指挥部成员通讯联系表5.2.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相关人员通讯联系表 5.3. 应急救援外部通讯表 5.4. 公司应急救援各小组通讯联系表 5.5. 公司伤员心肺复苏法现场救护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