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习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治的体会心得.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710258 上传时间:2024-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治的体会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习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治的体会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习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治的体会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习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治的体会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习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治的体会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治的心得体会 职业病的种类、危害与防治 1.尘肺。是指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危害工人健康最主要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暴露的生产性粉尘是发生职业性尘肺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可有喘息、咯血、消化功能减弱、胃纳差、腹账、大便秘结、全身乏力等不适。该病起病缓慢,一般是接触1年或几年后才发病。尘肺病为不可逆性,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重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

2、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尘肺病的预防措施 1)产生粉尘的岗位必须有机械化通风除尘设施,密闭尘源。2)接尘工人应配给防尘口罩并坚持佩戴上岗,加强个人防护。3)石料加工等产生矽尘的岗位,必须实行湿式作业。 4)对新上岗工人,应先体验和培训,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者严禁从事作业。5)接尘工人如发现有气短、胸闷、咳嗽等肺部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x线胸片检查,有可疑尘肺病者,应向辖区所在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6)粉尘作业场所每月要监测一次,车间空气粉尘浓度必须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内,接尘工作每年至少体检一次。7)主动为作业工作购买工伤保险。 2.苯、甲苯、二甲苯

3、职业中毒。苯属高毒类物质,无色芳香透明液体,易燃易爆;甲苯、二甲苯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机溶剂,常含少量苯,市面上常见的“天那水”“开油水”“洗面水”主要成份为甲苯。 致病渠道 苯是一种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微溶于水,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可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在苯的生产、使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作业人员都较易接触苯。苯在制鞋、制箱包、橡胶、医药生产等行业中应用较多。它主要用作蜡、油、脂、橡胶、树脂、油漆、喷漆和氯丁橡胶等的溶剂,是合成化学制品和制药工业的中间体,如苯乙烯、苯酚、合成橡 1/7 胶、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化肥、炸药以及农药等。工业汽油与甲苯、二

4、甲苯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临床表现 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在重症起初有流泪、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神志恍惚、步伐蹒跚等酒醉状态。病情继续发展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慢性苯中毒的血象异常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以实际绝对数为减少),晚期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也可有植物神经

5、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病例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苯、甲苯、二甲苯预防措施1)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原料。 2)加强通风排毒,采用局部通风及全面通风设施。3)有毒与无毒工程分离,高毒与低毒工程分离。 4)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杜绝物跑、冒、滴、漏。 5)作业工人佩戴防毒口罩,防护手套,工作服;禁用有机溶剂洗手;禁止穿工作服去食堂、回宿舍。 6)定期监测作业场所中空气有毒物质深度,及时发现和查明原因、程度,进行整改。7)岗前体检及早发现禁忌症,在岗期间定期检查发现职业损害。 8)严格遵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养成良好职业卫生习惯,不在工作场所休息、进食、吸烟。9)加强对作业

6、工人的观察,发现异常立即调岗,及时诊治并报告。10)少加班减少接触时间,根据接触毒物的毒作用特点,加强营养。 3.三氯乙烯职业中毒。三氯乙烯(英文缩写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tr838清洗剂”,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气味。由于其优良的溶脂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艺。三氯乙烯属蓄积性溶剂,个体敏感性差异很大。 致病渠道 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行业中清洗;制衣厂干洗。常见设备超声波清洗机;也有直接手工擦洗的工种。 三氯乙烯中毒为有芬芳气味的无色液体,呈高度脂溶性,遇火焰或紫外线可生成光气。 2/7 三氯乙烯中毒途径。经呼吸道,皮肤吸入。临床表现 该病多发新进

7、厂工人,一般在接触25天左右发病。起病发热,皮疹误诊为“感冒”“麻疹”或“过敏性皮炎”,伴肝脏损害。最常见表现为全身剥脱性皮炎和中毒性肝炎,部分为多型红斑或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症,病死率较高。皮疹的部位一般先在双手,经数天后发展到全身。敏感者受损与工作场所空气深度无关,新员工如出现类似体症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看病。 三氯乙烯的预防措施 1)三氯乙烯清洗工序必须与其他工序完全隔开,清洗工序应在独立的清洗房内进行,清洗场所必须设立警示牌,非清洗人员(特别是过敏体质者)严禁进入清洗房。清洗后的产品应放在无人员来往并设有抽风装置的房内凉干。 2)清洗房内应有机械抽风排毒设施,作业工人应配给防毒口罩、防护手套

8、、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使用。 3)该病多发于新进厂的工人,应避免安排新工人从事三氯乙烯清洗工种。4)清洗工种应禁止实行轮换制,以避免敏感者轮换到接触三氯乙烯岗位。 5)对新上岗工人,应先体检和培训,有神经病、心脏病、肾脏病、眼底疾病、皮肤病、肝病和皮肤过敏史者严禁从事本作业,上岗后要严密观察45周,如有过敏表现者,应立即调离岗位、即送到正规医院治疗,并向所在地卫生监督所报告;如接触期超过45天而无不良反应者,说明体质已适应三氯乙烯作业,可继续从事本作业。 6)清洗场所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车间空气内三氯乙烯浓度应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内,清洗工人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7)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接触机

9、会,如采用全自动清洗设备或改用毒性更低的清洗剂如二氯甲烷、水性除油剂等。 8)主动为作业工人购买工伤保险。 4.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径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 致病渠道 本品用印刷业的浇板、铸字;首饰行业的溶铅工艺;电子行业的执锡、浸锡、波峰焊;蓄电池加工行业等均可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铅烟、或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经口(主要来自铅工作场所进食、饮水、吸烟等)摄入。 3/7 中毒途径。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一般不经皮肤吸收。有机铅如

10、酸醋铅可由少量经皮肤吸收;四乙基铅易经皮肤吸收。 临床表现 铅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能,反而会产生多种不良影响。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主要累积造血、神经、消化、肾脏系统;除此之外对生殖系统及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毒作用。中毒表现为腹部隐痛、腹胀、便秘、腹绞痛、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麻痹和中毒性脑病等。 对人体的影响 1)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卟啉代谢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贫血,铅毒性引起的贫血不仅是由于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也由于铅引起红细胞膜破裂导致溶血。 2)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重症患者可发生铅中毒性脑病。还可引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为主,临床表

11、现主要是伸肌无力,特别是使用最多的肌肉更明显。常有关节疼痛、伴肢体远端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重症患者有“铅麻痹”或“垂腕”表现。3)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铅中毒可引起消化系统分泌、运动功能异常。常有食欲不振、口内金属味、腹胀、便秘、恶心、腹部不定部位的隐痛等。中等及较重的患者,突然发作腹部绞痛(铅绞痛)。 4)铅对肾脏的影响。铅能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甚至损伤,早期肾脏损害经治疗可能恢复,但后期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铅中毒的预防1)采用无铅材料。 2)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3)增加抽风系统,加强通风及局部通风。4)隔离铅工作岗位,避免无关人员接触, 5)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

12、浓度及检修防护设施。 6)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贫血,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者不宜从事铅作业;在岗期间定期每年一次体检,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者应及时处理。7)用人单位提供淋浴等卫生设施。 8)加强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过滤或防尘口罩,严禁作业场所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保持作业场所清洁。 5.噪声:又称为噪音,它是一种由许多不协调的基音和泛音组合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 4/7 复合声音,其声强、频率杂乱无章、波形不规则。另一方面,噪声也可指人不需要的声音或者无价值的声音,它听起来让人感到刺耳,引起人烦躁、不舒适从而妨碍人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致病渠道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

13、交通运输和社会噪声等。过度的噪声会导致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对于听力的严重损害。 临床表现 噪声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 1)职业性耳聋。呈浙进性听力减退,直到两耳轰鸣和听觉失灵。 2)爆炸性耳聋。是指一次高强度的噪声,(往往大于130-160db)引起的听觉损伤,表现为鼓膜损伤,以及拌有脑震荡等。 3)噪声对人及其他系统的影响,除上述影响外还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等。噪声可以引起听力减退,这种减退是渐进性的,人初期进入噪声环境中,常感到听力减退、烦恼、难受、耳鸣等,少数人可能有前庭症状,如眩晕、恶心或呕吐,这些症状在脱离噪声环境后即可缓解或消除,上

14、述症状又复出现且随时间的延长症状加重,逐渐出现听觉疲劳,如两耳轰鸣、听觉失灵、发生听力丧失,成为噪声聋。 噪声除影响听力减退外,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噪声还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往往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 预防噪声危害防护措施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 2)控制声的传播。合理部局,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在总体设计时,要合理布局,把高噪声的车间、作业场所与其它车间分隔开来,在有噪声的各种机械上装置消声器。 3)作好个人防护。要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噪声的危害和治理噪声的重要性,自觉作好个人防护。 6.中暑。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层、间脑、延髓

15、及视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管理。人体产生的热通过传导、辐射、对流和蒸发而散失,从而维持适当的体温。当外界温度过高,长时间日晒、湿热或空气不流通的高温环境等阻碍了散热时,就会发生中暑。 致病因素:高温作业 临床表现: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5/7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临床分类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

16、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 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热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

17、),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预防控制措施: 当发现中暑后,要采取以下几点进行现场急救: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2)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冰块放在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浴,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降温效果迅速,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同时用力按摩患者四肢,要尽量把皮肤按摩红,一般按摩1530分钟左右。经过以上处理,轻、中度中暑病人多能明显好转。 对

18、于严重中暑的病人,则应急送医院进行抢救。其方法为快速将5%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经股动脉向心注射,15-20分钟注射完,然后对症处理。冷液动脉内快速注射,可使病人在15-20分钟内体温降低2-4,并能纠正低血容量,使动脉压上升30-40毫米汞柱,改善循环衰竭。冷却的血液流经过热的脑及其他重要脏器,使组织快速降温,可减轻细胞损害,改善细胞代谢,使机体生理功能得以迅速恢复。 6/7 中暑是可以预防的,预防中暑应采取综合措施,每年入署前高温作业单位应指定专人或专门小组负责防暑降温工作,检修及补充防暑降温设备,房屋住房要注意通风,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呆在高温环境中,应多饮茶水、淡盐水、绿豆汤。在烈日下作业或长途行走要戴草帽;出汗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份;孕产妇在夏季不能把门窗关闭和穿厚衣服。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7/7第12页 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