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1. 理解这篇文章中说理透辟,极具思想性的人物语言;融入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细微动作与内心活动的写作手法。 2.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通假字、实词和虚词的准确识别与灵活运用。 3. 训练学生古书的阅读能力和文章思想内容的概括能力。(二)德育教育: 1. 认识并理解烛之武在郑国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畏艰难险阻,独自一人深入秦军,说服秦穆公,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方法善于利用秦晋两国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3. 能够批判继承中国的丰富文化遗产,掌握先秦的部分历史知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烛之武以及秦穆公等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难点: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左传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写方式以及语言特点。解决方法: 1注意与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联系,初中时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更深更广的拓展。使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关注左传一书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左传、春秋左传注疏) 2通过课文内容详解,并适当举例深入引导使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学生初中学习过的曹刿
3、论战引出左传,对左传一书进行详略得当的介绍。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对于左传一书的作者与成书时代,历来有许多争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左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后来经过许多人增益。一般人认为她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但也有人认为是传春秋的(春秋是鲁国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历史书)。到了晋代,杜预才把它分年附在春秋的后边。左传为“十三经”之一。因为普遍认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所记载
4、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同,同起于公元前722年,但止于公元前453年,比春秋晚28年。它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风云变幻的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左传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既善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用简括的语句写出纷繁复杂的事物(特别是善于写战争),也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是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左传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其中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
5、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左传为后代的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都从中吸取了营养。自东汉以来,为左传作注的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汜(fn )南 佚(y)之狐 夜缒(zhu)而出 亡郑以陪(pi)邻 共(gng)其乏困阙(qu)秦 秦伯说(yu) 逢(png)孙 夫(f)人然后让学生默读或朗读三遍。三、简介背景:秦晋围郑
6、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为公子时逃亡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待他。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的原因:因为当时秦国也想要争夺霸权,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分别以晋国,楚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秦晋之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
7、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四、理清层次: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以寥寥25字,写出了当时的具体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了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了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ppt中“春秋形势图”,“秦晋围郑图”,阅读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文笔简单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
8、的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2、郑伯如何说服烛之武:当郑伯让烛之武见秦穆公时,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对自己年轻时未被重用的愤懑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第三段:说退秦师“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也说明了郑国的小心谨慎,防止被晋国发现。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
9、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说明放弃围攻郑国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利诱秦伯。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怀疑与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
10、当然要权衡利弊了。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在经过一番拉拢利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切入,谈到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而且留兵助守。第四段:迫晋退兵在得知秦国退兵且帮助郑国防守的消息时,晋侯没有感情用事,仍然以清醒的头脑做出了理智的决定。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第一步:以退为进,欲扬先抑。 (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 第二步:晓之以理,动摇秦君。 (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
11、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鉴,挑拨秦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夫晋,何厌之有唯君图之。) 五、通过老师讲述以及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文段大意以及文段刻画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进行学习与理解。人物形象:1、烛之武:(1)志士:深明大义,长期未被重用,却仍然愿意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2)勇士:义无返顾出使秦师,两军交战,这一去有可能生死未卜,他仍坚定的去了。(3)辩士:机智善辩,身处秦营,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善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一字未提郑国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2、佚
12、之狐:伯乐,为人诚恳,无嫉妒之心,善于发现人才,以国家为重。3、郑伯:不善于用人,但虚心纳谏,勇于改正错误,是一个好国君。4、秦伯:有猜忌之心,以利益为重。语言特点: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
13、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在学习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并背诵,为下节课学习实词,虚词,通假字以及其他语法文言知识做好铺垫。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 亡郑利晋阙秦烛之武退秦师说退秦师 存郑利秦迫晋撤兵 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