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678909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40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种子的类型、构造与休眠特性观察 22 种子处理 43 种子检验与播种量的计算 64 播前整地 85 药用植物育苗 96 药用植物种植及生育期观察记载和田间管理 117 药用植物田间管理 138 药用植物采收 189 中药材产地加工 2110 药用植物标本观察 25 1实验一 种子的类型、构造与休眠特性观察 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种子的形态持征和类型(2)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3)掌握种子处理技术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 放大镜、解剖镜、解剖用具、磁盘、纱布、单面刀片、电炉、培养皿、各类烧杯。(二)实验材料 各类药用植物种子、赤霉素、乙醇。三、内容和步骤 种子的类型和构造 (

2、一)有胚乳种子 观察黄芪种子,呈扁平广卵形一面较平另一面较隆起。种皮坚硬,由三层结构组成:最外面一层为膜状具黑褐色花纹;中层含黑褐色色素,内层为白色膜质。从种子表面观察,在种子较狭的一端有一浅色的突起,即种阜,能吸水,有利种子萌发。在种子腹面种阜内侧的小突起,即种脐在放大镜下更加明显。种孔被种阜遮盖,一般看不见。小心剥去种皮,其内肥厚的部分为胚乳,用刀片平行于种子的宽面做纵切,把胚乳分为两半用放大镜观察,能见到叶脉清晰的子叶,同时可看到胚根、极小的胚芽和很短的胚轴。(二)无胚乳种子 1观察经水泡胀的白扁豆种子 呈扁卵圆形,种皮革质,淡黄白色,平滑,有时可见惊黑色斑点。一端有隆起的白色眉条状种阜

3、,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疤痕即种脐,在种脐一端的冲皮上有钟孔。用于挤压种脐的两侧,可见有水自种孔溢出,种子萌发时,胚根即由此伸出突破种皮。冲脐的另一端有短的隆起部分为种脊。剥去种皮,可见两片肥厚的子叶,蓬开两片子叶,可见这两片子叶着生在胚轴上,胚轴的上端为胚芽有两片比较清晰的幼叶。在胚轴的下端有一呈尾状的胚根。2观察其他的种子。观察杏仁的外形:分辨出种脐、种脊及合点,去种皮能否分辨子叶胚根。取杏仁横切制片观察,可以看到:种皮外表皮;为一列薄壁细胞组成,散生长圆形、卵圆形的橙黄色石细胞,上半部露出于表面,下半部埋在薄壁组织中。下方为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的营养层,细胞多皱缩散生细小维管束。种皮内表皮:为一列

4、薄壁细胞,含黄色物质。2 外胚乳:为数列颓废的薄壁组织。内胚乳:为一列长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子叶细胞:为多列多角形薄壁细胞,含糊粉粒,较大的糊粉粒中有 1 细小草酸钙簇晶并合脂肪油滴。3观察牵牛子 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校线的近端处有一凹点状种脐,左右面平坦。质坚硬,横切面可见极皱缩折叠呈大脑状的子叶。取牵牛子横切制片观察,可以看到:种皮:外面为一列表皮细胞,有时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其下有一列扁小、类方形的细胞,含暗褐色内容物,称色素细胞。栅状细胞层:由 23 列径向延长的细胞排列而成,外侧有一明显的光辉带。营养层:由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及颓废细胞组成,有细

5、小的维管束贯穿其中。内胚乳:接近营养层,外侧 12 列细胞类方形,壁稍厚,内部细胞的壁粘液化。子叶:多数薄壁细胞组成,细胞中充满糊粉粒和脂肪油滴,并含草酸钙簇晶,在薄壁细胞间有众多类圆形的分泌腔。四、作业与思考(1)绘蓖麻及白扁豆种子的外形图和纵削面图,注明各部分。(2)种皮结构与休眠有何关系?3实验 二 种子处理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种子处理技术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 磁盘、纱布、单面刀片、电炉、培养皿、各类烧杯。(二)实验材料 各类药用植物种子、赤霉素、乙醇、敌百虫、氢氧化钠、百菌清、靛红溶液、T T C。三、内容和步骤(一)种子发芽能力测定 种子发芽能力可直接用发芽试验来

6、鉴定,主要是鉴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种子发芽率是指在适宜条件下,样本种子中发芽种子的百分数。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发芽势是指在适宜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势说明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整齐度,表示种子生活力的强弱程度。发芽势=(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取黄芪、当归、独一味、湿生扁蕾、秦艽等药用植物种子做发芽试验。(二)种子生活力测定(1)红四氮唑(T T C)染色法:2,3,5 氯化(或溴化)三苯基四氮唑简称四唑或 T T C,其染色原理是根据有生活力种子的胚细胞含有脱氢酶,具有脱氢还原作用,被种子吸收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参与

7、了活细胞的还原作用,故不染色。(2)靛红染色法又称洋红染色法:它是根据苯胺染料(靛蓝、酸性苯胺红等)不能渗入活细胞的原生质,因此不染色,死细胞原生质则无此能力,故细胞被染成蓝色。根据染色部位和染色面积的比例大小来判断种子生活力,一般染色所使用的靛红溶液浓度为 0.05%0.1%,宜随配随用。染色时必须注意,种子染色后,要立即进行观察,以免褪色,剥去种皮时,不要损伤胚组织。(三)种子消毒(1)药粉拌种一般取种子重量的 0.3%杀虫剂和杀菌剂,在浸种后使药粉与种子充分拌匀便可。也可与干种子混和拌匀。常用的杀菌剂有 70%敌克松、50%福美锌等;杀虫剂有90%敌百虫粉等。(2)药水浸种一般先把种子在

8、清水中浸泡 56 h,然后浸入药水中,按规定时间消毒。捞出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种子,随即可播种或催芽。常用药剂及方法有:福尔马林(即 40%甲醛),先用其 100 倍水溶液浸种子 1520 m in,然后捞出种子,密闭熏蒸 23 h,4最后用清水冲洗。1%硫酸铜水溶液,浸种子 5 m in 后捞出,用清水冲洗。10%磷酸钠或 2%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浸种 15 m in 后捞出洗净,有钝化花叶病毒的效果。(四)机械损伤 利用机械方法损伤种皮,使难透水透气的种皮破裂,增强透性,促进萌发。如黄芪、甘草种子的种皮有蜡质,可先用细砂磨擦,使种皮略受损伤,再用 3540温水浸种 24 h,发芽率显著提高。(

9、五)化学处理 有些种子的种皮具有蜡质,如穿心莲、黄芪等,影响种子吸水和透气,可用浓度为 60%的硫酸浸种 30 m 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数次并浸泡 10 h 再播种。也可用 1%苏打或洗衣粉(0.5 k g 粉加 50 k g 水)溶液浸种,效果良好。具体方法:用热水(90左右)注入装种子的容器中,水量以高出种子 23 cm 为宜,23 m in 后,水温达到 70时,按上述比例加入苏打或洗衣粉,并搅动数分钟,当苏打全部溶解时,即停止搅动。随后每隔 4 h 搅动 1 次,经 24 h 后,当种子表面的蜡质可以搓掉时,再去蜡,最后洗净播种。(六)生长调节剂处理 用赤霉素等处理种子。能显著提高

10、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种子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 6 h,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情况。四、作业与思考(1)计算供试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2)分别计算机械处理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种子发芽率。5实验三 种子检验与播种量的计算 一、目的 1、了解取样的步骤和方法 2、熟悉播种材料几种重要品质的检验方法 3、掌握播种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材料:主要药材当年新种子和往年旧种子。2、用具:天平、发芽皿、直尺、瓷盘、镊子、刀片、大试管、滤纸。50m l 烧杯等若干,0.1%四氮唑溶液,0.1%的酸性品红溶液,温箱。称量瓶等。三、内容和步骤(一)扦样 种子检验一般分为田

11、间检验(取样)和室内检验(扦样)。扦样的概念及四种样品的概念 所谓扦样就是从一种种子中,按规定方法扦取有代表性种子的过程。扦取的样品一般分为小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试样四种。小样:即从一批种子或部分种子中,用扦样器每次扦取的少量种子。原始样品:即各个小样混在一起的种子。平均样品:把原始样品平均混合后,从中分取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样品。试样:在平均样品中,按规定要求和分析项目的需要而分取的样品。1、扦样的方法 平均样品常用的分取方法有四分法和分样器分取法。四分法(对角线分样法):将原始样品摊放于桌面上,厚度不超过 1 厘米(大籽种子不超过 5 厘米)的正方形,用直尺就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除去

12、对角线的三角形,剩下的再混合。按上述方法继续分到需要数量为止,将最后的两个对角三角形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平均样品供种子检验用。用分样器分取法:将同一检验单位所取来的全部种子混合后,通过分样器分为二等份,去其一份,将另一份连续分样到所需平均样品数量为止。(二)种子检验 1、种子的色泽鉴定 成熟而干燥的种子、其色泽较深而有光泽;受虫害、病害为害的种子其色泽暗淡而无光泽,呈现青灰白色;堆放发热的种子,其色泽微棕色至暗红色;受潮的种子,其色泽呈灰色并略显白色;陈旧的种子,其色泽呈灰暗色而无光泽。检验方法:种子平铺在黑色桌面上观察。注意不应放在强光下进行。2、种子气味鉴定 6 新鲜种子有清香气味;发芽种子

13、具有麦芽味;受病害种子具有霉臭味。检验方法:用鼻子闻,或将其至于铁丝网上,用蒸汽蒸 23 分钟后,再进行鉴定。3、种子清洁度的测定 清洁度是指试样中除去杂质后所存留的种子重量占试样重的百分率。4、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它是根据死细胞质具有被染色的能力,而活的细胞质则无染色能力的原理来进行的,因此,可以根据种胚染色与否来判断种子的生活力。测定方法有两种:酸性品红法和红四氮唑法。种子生活力(%)=供试种子数着色的种子数(胚数)供试种子数x 100%5、千粒重的测定 测定方法:从平均样品中,随机抽取两种试样。每组为 500 粒(小粒种子为 1000 粒)。然后两组试样分别称重。以克为单位(精确度达到 0

14、.10.01g,若误差超过平均数的 35%时应做第三份测验),最后取平均数求得千粒重。6、种子用价 种子用价是指种子的实用价值,实际上是指种子在生产上可以被利用的种子的百分率,也可将其称为种子的利用率。种子用价(%)=%100%)种子发芽率()种子清洁度(X (三)播种量的计算 根据历年生产总结和密度试验,首先确定每亩所要求的基本苗数,即计划播种量。然后根据测得的种子用价和田间出苗率,计算其实际播种量。7实验四 播前整地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整地技术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试验地 农学院试验地。(二)实验材料 农具、肥料。三、内容和步骤(一)清除杂草 通过整地清除杂草。清除杂草和病虫害药

15、用植物收获后,翻耕可以将残茬和杂草以及表土内的害虫、虫卵、病菌孢子翻入下层土内,使之窒息,也可以将躲藏在表土内的地下室虫翻到地表,经曝晒或冰冻而消灭之,同时,将地表的杂草种子翻入土中,将原来在土层中的杂草种子翻在疏松、水分适宜的表土层内,促进杂草种子发芽,再用耙地措施,使杂草跟土分离以消灭之。(二)翻埋肥料 翻地前将基肥撒施在地上,通过整地翻埋。翻埋残茬和绿肥,混合土肥播种前在地表常存在前作的残茬、秸秆和绿肥、以及其他肥料,需要通过耕作,将它们翻入土中,通过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使其分解,并通过耕地、旋耕等土壤耕作,将肥料与土壤混合,使土肥相融,调节耕层养分分布。(三)做畦 土壤翻耕之后,为了管

16、理上的方便和植物生长的需要,整地后应随即作畦。畦的形式可分为高畦、平畦和低畦三种。高畦 畦面比畦间步道高 1020 c m,具有提高土温,加厚耕层,便于排水等作用。适于栽培根及根茎入药的药用植物。一般雨水较多、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地区多采用高畦。平畦畦面与畦间步道高相平,保水性好,一般在地下水位低、风势较强,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采用。低畦畦面比畦间步道低 1015 cm,保水力强。一般在降雨量少,易干旱地区或种植喜湿性的药用植物采用此方式。畦的宽度一般以 1.31.5 m 为宜,过宽则不便于操作管理;太窄则步道增多,土地利用率减少。作畦时,要求畦面平整。四、作业与思考(1)记录整地方法。(

17、2)说明整地的意义。8实验五 药用植物育苗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药用植物育苗技术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试验地 农学院试验地。(二)实验材料 农具、各类药用植物种子。三、内容和步骤 药用植物种子大多数可直播于大田,但有的种子极小,幼苗较柔弱,需要特殊管理,有的苗期很长,或者在生长期较短的地区引种需要延长其生育期的种类,应先在苗床育苗,培育成健壮苗株,然后按各自特性分别定植于适宜其生长的地方。播种量(g/亩)=每亩需要苗株数种子千粒重(g)/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1 000 亩是非法定计量单位,(亩=666.67)m2。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和撒播(一)露地育苗 露地苗床是在苗圃里

18、不加任何保温措施,大量培育种苗的一种方法,木本药用植物如杜仲、厚朴、山茱萸等的育苗常采用。(二)保护地育苗(1)冷床。冷床是不加发热材料,仅用太阳热进行育苗的一种方法。其构造由风障土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草帘等几部分组成。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保温效果也很好,因而在生产上被广泛采用。冷床的位置以向阳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为宜,床地选好后,一般按东西长 4 m,南北宽 1.3 m 的规格挖床坑,坑深 1013 c m,在床坑的四周用土筑成床框,北床框比地面高 3035 c m,南床框高出地面 1015 c m,东西两侧床框成一斜面,床底整平,即可装入床土。冷床内装入的床土应当肥沃、细碎、松软,一般为

19、细砂、腐熟的马粪或堆厩肥和肥沃的农田土,三者混合过筛成的,三者各为 1/3。(2)温床。温床是在寒冷季节利用太阳热能,并在床面下垫入酿热物,利用其产热提高温床育苗的一种方法。温床一般宜东西走向,长度视需要而定,南北宽(床面宽)1.2m,再延长宽范围向下深挖 5060 c m,四周用土筑成土框,北面高 60 c m,便于覆盖塑料薄膜。酿热物为新鲜骡、马、驴、牛粪、树叶、杂草以及破碎的秸秆。具体做法是:先将破碎的玉米秸秆浸透水,捞出后泼上人粪尿拌匀,然后再与 3 倍的新鲜骡马粪混合后,堆到苗床内盖膜发酵,待堆内温度上升到 5060时,选晴天中午摊开铺放于床底 9并踏实、整平。在踏实整平后的酿热物上

20、盖约 1 c m 厚的黏土,再撒上一层 2.5%的敌百虫粉,上面铺上 15 c m 厚的营养土,踏实耧平,床面要比地面低 10 c m。(3)塑料小拱棚。塑料小拱棚是利用塑料薄膜增温保湿提早播种育苗的一种方法。不少药用植物采用此法延长了生长期,提高了产量。床面易东西向,一般宽 1.01.2 m,长度视需要而定,高 1520 c m,用树枝、竹竿做成拱形棚架,上盖塑料薄膜。在风大较寒冷的地区,北面应加盖草帘等风障,南面白天承受阳光热能,傍晚应覆草帘保暖,床土要疏松肥沃,整平后即可播种。四、作业与思考 记录育苗方法。10实验六 药用植物种植及生育期观察记载和田间管理 一、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药

21、材的基本种植方法 2、基本掌握药材生育期的各种形态特征及变化 二、试验材料及用具 1、试验地 中药材试验基地 2、试验材料 农具、肥料、遮阳网等 三、内容和步骤(一)整地 1、清除杂草 通过整地清杂草。清除杂草和病虫害药用植物收获后,翻耕可以将残茬和杂草以及表土内的害 虫、虫卵、病菌孢子翻入下层土内,使之窒息,也可以将躲藏在表土内的地下室虫翻到地表,经曝晒或冰冻而消灭之,同时,将地表的杂草种子翻入土中,将原来在土层中的杂草种子翻在疏松、水分适宜的表土层内,促进杂草种子发芽,再用耙地措施,使杂草跟土分离以消灭之。2、做畦 土壤翻耕之后,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和植物生长的需要,整地后应随即作畦。畦的形式

22、可分为高畦、平畦和低畦三种。高畦 畦面比畦间步道高 1020 cm,具有提高土温,加厚耕层,便于排水等作用。适于栽培根及根茎入药的药用植物。一般雨水较多、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地区多采用高畦。平畦畦面与畦间步道高相平,保水性好,一般在地下水位低、风势较强,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采用。低畦畦面比畦间步道低 1015 cm,保水力强。一般在降雨量少,易干旱地区或种植喜湿性的药用植物采用此方式。畦的宽度一般以 1.31.5 m 为宜,过宽则不便于操作管理;太窄则步道增多,土地利用率减少。作畦时,要求畦面平整。(二)播种 根据历年生产总结和密度试验,首先确定每亩所要求的基本苗数,即计划播种量。然后根据

23、测得的种子用价和田间出苗率,计算其实际播种量。播种有两种方法: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不同的药材种子其种植方法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药材种子的大小、形态以及休眠的特性确定药材种子的播种方法。一般播种的方法有:条 11播、穴播和撒播。育苗移栽一般是开沟。(三)生育期观察记载和田间管理 药用植物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药用作物的一生所需的天数,亦称全生育期。生育时期是指药用作物在一生中,外部形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阶段。以籽实为播种材料又以籽实为收获产品的药用作物,其全生育期是指从籽实出苗到新籽实成熟所持续的总天数。以营养体或花、花蕾为收获对象的药用作物,其全生育期是指从播种材料出苗到主产

24、品适期收获的总天数。实行育苗移栽制的药用作物的全生育期分苗(秧)田生育期和本田(田间)生育期。一般药材都有五个阶段:出苗阶段、花铃阶段、开花阶段、结果阶段、子粒产生和成熟阶段。观察五个阶段期间药材的形态特征的变化。根据药用器官部位不同分为十类。(1)根与根茎类 党参:党参为多年生草质藤本,种子播种后观察其出苗时间、苗齐、苗匀、拉蔓期、始结花铃期、始花期、始果期、籽粒成熟期等。黄芪:黄芪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从种子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要 1 2 年,2 年后年年开花结实。每年内其生长可分为幼苗(返青)、现蕾开花、结果、枯萎休眠等。当归:当归为二年生植物,第一年为营养生长阶段,形成肉质根后休眠,第

25、二年抽薹开花,完成生殖生长(种子播种)。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前两年为营养生长阶段,第三年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当归的生长发育包括:幼苗期,第一次返青,叶、根生长期,第二次返青,抽薹开花期,种子成熟期。(2)花类 红花:红花为一年生草本。生长发育分四个时期,出苗期、营养生长期(莲座期、茎节伸长期)、分枝期、现蕾期、盛花期、果实成熟期。田间管理包括:间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大黄),浇水,及时拔薹(当归),摘花蕾(百合),选留良种,种植遮荫植物(平贝母),病虫害防治。在药材生长发育期间为了避免杂草的竞争,除草是非常重要的,除草时要注意千万不要伤药根,尤其是根类药材,应及时进行除草。追肥应根据不同

26、的药材进行,一般药材在盛果期缺肥现象比较严重,应结合灌水进行。四、作业:观察和记载不同药材在生育期的各种形态变化,及时做好药材的田间管理。12实验七 药用植物田间管理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方法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试验地 农学院试验地。(二)实验材料 农具 三、内容和步骤(一)间苗、定苗 中药在育苗期中为避免幼苗,幼芽之间互相拥挤、遮荫、争夺养分,必须及时间苗,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选留壮苗,使幼苗、幼芽保持一定的营养面积。间苗一般宜早不宜迟。如过迟,幼苗生长过密,植株细弱易遭病虫为害。同时幼苗长大不仅消耗养分,而且根系深扎间苗困难,且宜伤害附近植株。间苗次数

27、可视中药的种类而定。一般播种小粒种子,间苗次数可多些,如决明、薏苡等可间苗 2 3 次。播种大粒种子可间苗次数少些,待苗稍长大后再进行二次间苗,每穴留一株。一般中药要经过 2 3 次间苗,最后一次间苗后即为定苗。定苗后必须及时加强管理,才能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为药材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二)中耕、除草、培土 1、中耕 中耕是田间中药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进行耕作,它能输送土壤,流通空气,加强保墒,早春还可以提高地温,中耕还可以消灭杂草。中耕的时间和次数:中耕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植株幼小,杂草容易滋生,土壤也易板结,中耕除草宜勤;成株期,枝叶生长茂盛

28、,中耕除草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株;天气干旱,土壤粘重,应多中耕。以消灭杂草为主的中耕,在杂草开始发生时进行浅中耕。如中耕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则在雨后或灌水后,地面稍干而便于操作时,及时进行中耕,避免土壤板结。中耕的深度:中药的种类不同,生长期不一样,对中耕深度的要求也不一致。可分为深中耕和浅中耕。根系分布于土壤表层的中药宜浅耕,避免伤根,中耕只要达到消灭杂草,破坏毛细管避免土壤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即可,如延胡索、紫菀、薄荷等。药用部分为根的中药,主根长,入土深,要求根长、粗大而不生支根,宜深耕,如黄芪、白芷、牛膝、芍药等。中药幼苗期根系分布范围较小,中耕不宜伤根,可深些,植株长大后,根

29、的分布广,中耕宜伤根,要浅些。对于一般撒播或种植较密的中药一般不进行中耕。如黄连栽的很密,株行距 6 9 厘米,13无法中耕,进行松土、拔草。东北平贝母出苗很密,也不能中耕,只在苗枯后进行浅锄。2、除草 除草是保证中药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管理措施,因为杂草不仅与药苗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又影响中药所需要的阳光和空气。同时又是病菌、害虫藏身之处。如果在中药播种前先灌水浇地,使杂草长出后除去,再进行播种,或用高温堆肥方法,杀死混入肥料的杂草种子,可减轻杂草蔓延,减少杂草危害。除草时间与次数,应视田间杂草生长多少,多雨或少雨、土壤干湿度与植株高矮等具体情况而定。春、夏及初秋杂草生长快,而中药苗期

30、生长缓慢,常常因草荒而无收成,除草应勤。除草一般都与中耕、间苗、培土等结合进行,以节约劳动力。应以除净、彻底及时和不伤根为原则。中药除草使用除草剂应谨慎,注意避免除草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使用前要进行反复试验。3、培土 为了促进生长发育,大部分中药结合中耕除草还要向根部培土。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厚了土壤的疏松层,扩大了地表土壤吸收阳光的面积,可提高土壤温度,对中药越冬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倒伏,植株生长后期植株高大,地上部生长茂盛,经风吹雨打。植株根部露出地面,容易倒伏,为了防止倒伏,常在结合中耕时在茎基部进行培土;能防旱,多年生的中药,有很多根生长在地表层,受雨水冲刷,使根部暴露在地表外,很容易遭受

31、干旱,影响根系的发育与吸收能力,加速植株衰老,降低产量,需及时进行培土,特别是根茎类的中药更应注意培土。培土的时间视不同的中药而异,一、二年生中药在生长中后期进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中药,一般在人冬前结合防冻进行,一般 1 2 次即可。此外,某些中药则需刨土亮根,如东北种玄参,秋季需刨土亮根,以抑制芽头生长,促进根部膨大。(三)追肥 为了满足中药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要,须在中药萌发前、定苗后,现蕾开花前,果实采收后和修面前等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追肥。定苗后,为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常用速效肥料进行追肥。施肥量一次不可多用,以免引起植物徒长或使肥料流失。为了追肥很快被植物吸收利用,常用液体肥料。在南方常用

32、人粪尿、尿素等,而在北方多使用硫酸铵、氨水、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在施用化学肥料时,可在行间开浅沟条施,但不可使化肥撒到叶面或幼嫩的各部位上面,避免烧伤叶片或幼嫩枝芽,影响中药生长。以人粪尿做追肥时,可与灌水同时进行。多年生中药早春追施厩肥、堆肥和各种饼肥多用穴施法,把肥料撒入植株根旁,即节约肥料,又起到一定的效果。追施磷肥,除施入土中外,还可以采用根外追肥法,常把磷肥配成水溶液,用喷雾器直接喷到植物的茎叶上,通过茎叶的吸收,满足植物的要求。如用2%的过磷酸钙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可以提高人参种子的产量。(四)整枝与修剪 14 整枝与修剪是在植物生长期内,为控制其生长发育,对植株进行修整的一种措施

33、。它能改善植物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加强同化作用,减少病虫危害;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转,减少养分的无益消耗,提高树体各部分的生理活性,恢复老龄树的生活力,使植物按人类需要的方向正常生长。(1)整枝:整枝是通过修剪来控制幼树生长,合理配置和培养骨干枝,控制副枝、侧枝的无益徒长,使骨干枝生长发育健壮,以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2)修剪:修剪则是在土、水、肥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自然条件,树种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的要求对数体内养分分配及枝条的生长势进行合理调整的一种管理措施。中药的修剪也包括修枝和修根。修枝:修枝主要用于木本中药,但有的草本也要进行修剪,如栝楼主蔓开花结果迟,侧蔓开花结果早,所以要摘除主蔓留侧

34、蔓。不同的中药及同一种中药的不同年龄,对修枝的要求亦不相同,一般对以树皮入药的木本中药应培养直立粗壮的主干,剪除下部过早的分支,以果实种子入药的木本中药,可适当控制树体高度,注意调整各级侧枝的从属关系,促进开花结实。对幼龄树一般宜轻剪以培育一定的株形,促进早成型、早丰产。但对于有些灌木类如枸杞、玫瑰等幼树则宜重剪。对于成年树的修剪多用疏删并结合短截,以维持树势健壮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平衡,促进每年都能抽生强壮充实的营养枝和结果枝,提高结实能力。修枝时间一般在冬夏两季。冬季修剪,主要修剪主、侧枝。剪除病虫枝、枯枝、纤弱枝等;夏季修剪,主要除赘芽、摘梢和摘心等。修剪应考虑综合利用,如安徽杜仲修剪时间

35、安排在早春萌动前进行,以便将剪下的枝条作插条用。修根:修根主要用于少数根及根茎类中药。修根的目的是除去过多的侧生块根,使留下的块根生长肥大,以利加工,如四川附子,削去过多的,畸形和生长发育不良的侧生块根使留下的块根充分发育。(五)打顶、摘蕾 中药打顶和摘蕾的作用是利用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调节植物体内营养的重新分配,促进药用部分的生长发育。打顶:中药打顶可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或者是抑制主茎生长,促进多分枝,如菊花多采用打顶使其多分枝,增加单株开花数量。又如在附子栽培过程中,为了抑制地上部分生长,打顶并不断除去侧芽,以促进地下块根迅速生长膨大。打顶的时间和长度要根据中药种类和用药部

36、位而定,一般宜早不宜迟。摘蕾:摘蕾主要用于根及地下茎类药物。因为中药开花结果会消耗大量的养分,为了减少养分的消耗,摘掉花蕾,保证根及地下茎的营养供给以利中药增产。摘蕾的时间与次数取决于现蕾时间延续的长短,一般宜早不宜迟,过迟摘花,已消耗了养分,效果不明显。有的花蕾与叶片靠的很近不易操作,可待抽出花枝时再摘除。留种植株不能摘蕾。中药的发育特性不同,摘花的要求宜不同,如牛膝、玄参等,在现蕾前,剪掉花序及顶尖。有的只摘去花蕾,如地黄、白术等,使养分集中到根部,促使根茎肥大。疏花、疏果也可促使果实发育和 15增加种子的重量,如人参经过疏花、疏果后,种子饱满而重,有利于增产和提高品质。另外打顶、摘蕾过程

37、中要小心,注意保护植株,以防损伤茎叶或牵动根部。打顶、摘蕾不宜在雷雨天进行,以免引起伤口腐烂,感染病虫害。(六)支架 有些中药的茎是攀援、缠绕或蔓生的,这些植物生长到一定高度,茎不能直立,匍匐在地上或缠绕在其他植物上,需要设立支架支持植株体向上伸长,使枝条生长分布均匀,通风透光,以利植株生长,减少病虫害。一般对于植株较小的中药如山药、天冬、党参等只需在株旁立杆作支柱;株型较大的,如五味子、罗汉果、栝蒌等,则应搭设棚架,使藤蔓匍匐在棚架上。支架材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节约棚架和少占耕地。(七)覆盖与遮荫 覆盖:利用稻草、落叶、马粪、草木灰或泥土撒铺在地表上用来调节土温叫覆盖。冬季覆盖可防寒,

38、使根部不受冻害;夏季覆盖可降温,如浙贝母留种地用稻草覆盖保种越夏。覆盖也可以防止或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避免杂草滋生,有利于植物生长。覆盖的时期应根据中药生长发育阶段及其对环境条件要求而定。1、生长期覆盖:有些中药播种后,由于种子发芽慢,时间长,或因种子细小,覆土较薄,土面容易干燥而影响出苗,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需要用草覆盖,如党参。有些中药在生长期也需要覆盖,如广西、云南在三七的畦面上用香茅草的灰渣覆盖;北京用简易棚栽的人参畦面上用落叶覆盖。2、休眠期覆盖:有些中药在冬季不能忍受严寒侵袭,需要覆盖越冬,如白芷秋播,用马粪、土壤覆盖;移栽三年生人参在越冬时,为了防止春季一冻一化的变温

39、也常加厚覆盖物,保证其安全越冬。遮荫:对于阴生植物,如人参、三七、黄连等,和喜阴植物如麦冬、肉桂、五味子等及幼苗期怕日光照射的植物在栽培时都必须给以隐蔽条件,才能生长良好。根据各种植物对光的反应不同,要求的遮荫条件和方法也不同。主要的方法有间作、混作、林下栽培、搭荫棚等。长期需要较小的遮荫条件的植物可采用间作,如栽培麦冬时,四川常和玉米间作,浙江常和棉花间作,待玉米或棉花枝条生长高大后,可给麦冬遮荫。有的中药在出苗期怕烈日照射,如黄芪常和其他作物混播,以便利用其他植物枝叶给黄芪幼苗遮荫。这种方法即能起遮荫作用,又能充分利用土地。有的中药需要遮荫度大些,常在林下栽培,如砂仁、萝芙木等。林药、果药

40、间套作,是栽培喜荫中药的好方法。对于喜阴的中药还常利用荫棚进行栽培。根据中药喜阴和耐荫程度以及栽培地区的环境条件,要注意棚的透光率和方向。有的中药需要弱光,如三七、黄连;有的需要漫射光,或早晚的光,最主要的是早晨的光,如人参。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中药对光的要求也不同。如三七在开花结实期需要光照较多,春、秋需要透光度 30%50%,夏季需要 25%30%,因 16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光照调节。搭荫棚方法要考虑地区特点,如人参栽培,在东北吉林因气候较寒冷,利用东北阳、东阳,在北京夏季温度较高,采用北阳栽培,早晨照射时间短,多利用漫射光。棚料可就地取材,选择经济耐用的材料。17实验八 药用植物采收 一

41、、目的和要求(1)掌握不同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2)熟悉常见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 显微镜、放大镜、劳动工具等。(二)实验材科 标本园成熟或将近成熟的各类药用植物。三、内容与步骤(一)确定成熟期 1、根和根茎类 根和根茎类的药源植物有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之分,这类药材基本上是草本植物,大多数的采收期是在植株停止生长之后或者在枯萎期采收,也可以在春季萌芽前采收。因为根和根茎是重要的营养器官,贮藏了大量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含量相对也高,如人参、党参、黄芪、玉竹、知母等;有些植物生长期较短,夏季就枯萎了,如元胡、浙贝母、平贝母、半夏、太子参等;天麻则在初冬时采收,质

42、坚体重,质优;而柴胡、关白附等部分品种花蕾期或初花期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有的植物只有在根芽未出土时才有所需要的活性成分,如仙鹤草芽等。2、皮类 皮类药材主要来源于木本植物干皮、枝皮和根皮,少数根皮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白鲜皮。干皮和枝皮主要来源于乔木,可剥皮的乔木树龄一般在10年以上,或者更长,也就是说凡是可剥皮的树木应当是自身发育成熟的,即已经开花结实,活性成分含量较高,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等级也高,枝皮可以看作干皮的附属品。干皮类药材的采收应在春末夏初时节进行,树木处于生长阶段初期,此时树皮内液汁较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质部也容易剥离,皮中活性成分含量也较高,剥离后伤口也易愈合

43、。如杜仲、黄檗、厚朴等。盛夏不宜剥皮,一是植株生长旺盛,对水、营养物质需求量多,因此内部流通交换加快,活性成分含量低;二是剥皮后水和营养物质向上供应量减少易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全环剥。秋冬皮部和木质部不易剥离,即使剥离也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极容易造成植株死亡,南方有些树种除外,如川楝皮、肉桂等。3、茎木类 包括乔木的木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全年都可采收,如苏木(心材)、沉香等;木质藤本植物宜在全株枯萎后采收或者是秋冬至早春前,如忍冬藤、络石藤、槲寄生等,18质地好,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草质藤本植物宜在开花前或果熟期之后采收,如首乌藤(夜交藤)。4、叶类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植物开花前

44、或者果实未完全成熟时采收,色泽、质地均佳,如艾叶、紫苏叶等;少数的品种需经霜后来收,如桑叶等;有的品种一年当中可采收几次,如枇杷叶、菘蓝叶(大青叶)等。5、花类 花类药材入药时有整朵花,也有使用花的一部分,如番红花(柱头)。在整朵花中有的是用花蕾,如金银花、辛夷、款冬花、槐花等;有的是用开放的初花,如菊花、旋复花等,这些只能根据花期来采收;有的则需根据色泽变化来采收,如红花;有些品种还要分批次采收,如红花、金银花;花粉类中药材的采收,宜早不宜迟,否则花粉脱落,如蒲黄、松花粉等。6、全草类 此类药材分为地上全草和全株全草。地上全草宜在茎、叶生长旺盛期的初花期采收,枝繁叶茂,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质地

45、、色泽均佳,如淡竹叶、龙芽草、紫苏梗、益母草、荆芥等;全株全草类宜在初花期或果熟期之后采收,如蒲公英,辽细辛等;低等植物石韦等四季都可采收。7、果实、种子类 在商品中药材中,果实和种子未有进行严格的区分。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果实中包含种子。从入药部位来看,有的是果实与种子一起入药,如五味子、枸杞子、马兜玲等;还有用果实的一部分,如陈皮和大腹皮(果皮)、丝瓜络(果皮中维管束)、柿蒂(果实中的宿存萼)。果实入药,多数是成熟的,有少量的是以幼果或未成熟的果实入药,如枳实。种子入药时基本上是成熟的,如决明子、白扁豆、王不留行等;也有使用种子的一部分,如龙眼肉(假种皮)、肉豆蔻(种仁)、莲子芯(胚芽);

46、此外还有其制品,如淡豆豉、大麦芽等。从采收时间上看,以果实或种子成熟期为准则,外果皮易爆裂的种子应随熟随采。(二)采收方法 1、根和根茎类:采收时用人工或机械挖取均可,除净泥土,根据需要进行修剪,除去无用部分,如残茎、叶、须根等,有的需要趁鲜除皮,如北沙参、桔梗、粉防已等,需要趁鲜加工的要及时加工,否则影响质量,如红参等。2、干皮采收的方法有全环状剥皮、半环状剥皮和条剥。剥皮时间应选择多云,无风或小风,或者清晨、傍晚时剥取,使用锋利刀具在欲剥皮的四周将皮割断,深度以割断树皮为准,力争一次完成,以便减少对木质部的损伤,向下剥皮时要减少对形成层的污染和损伤;把剥皮处进行包扎,根部灌水、施肥有利于植

47、株生长和新皮形成。剥下的树皮趁鲜除去老的栓皮,如黄檗、苦楝、杜仲等,根据要 19求压平,或发汗,或卷成筒状,阴干、晒干或烘干。根皮的采收应在春秋时节,用工具挖取,除去泥土、须根,趁鲜刮去栓皮或用木棒敲打,使皮部和木部分离,抽去木心,如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五加皮等,然后晒干或阴干。3、茎类采收时用工具砍割,有的需要修剪去无用的部分,如残叶或细嫩枝条,根据要求切块、段或趁鲜切片,晒干或阴干。4、叶类药材采收时要除去病残叶、枯黄叶,晒干、阴干或炒制。5、花类中药材主要是人工采收或收集,花类药材宜阴干或低温干燥。6、全草类采收时割取或挖取,大部分需要趁鲜切段,晒干或阴干,带根者要除净泥土。7、果实

48、多是人工采摘,种子类为人工或机械收割,脱粒,除净杂质,稍加晾晒。四、作业与思考 列表说明所观察的药用植物的成熟及采收方法特征。20实验九 中药材粗加工 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不同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技术。(2)熟悉常见药用植物的加工特点。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 清洗器具、切药刀、切药机、烘箱等。(二)实验材科 标本园各类成熟的药用植物。三、内容与步骤(一)加工目的 1.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泥沙等,纯净药材。如根和根茎类药材要除去残留茎基和叶鞘等;全草类药材要除去其它杂草和非入药的根与根茎;花类药材要除去霉烂或不合要求的花类等。2.按药典规定的标准,加工修制成合格的药材。3.保持

49、活性成分,保证疗效。一些含有苷类药材如苦杏仁、白芥子、黄芩等经过初加工后可破坏其含有的酶,从而使活性成分稳定不受破坏,保证疗效。4.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5.进行干燥、包装成件,以利于贮藏和运输。(二)加工方法 1清洗清洗是药材与泥土等杂质进行分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在药材采收后,趁鲜水洗,再进行加工处理。根据不同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清洗方法,清洗方法有喷淋法、刷洗法、淘洗法等。2去皮根、地下茎、果实、种子及皮类药材常需去除表皮(或果皮、种皮),使药材光洁,内部水易向外渗透,干燥快。去皮要厚薄一致,以外表光滑无粗糙感,去净表皮为度。(1)手工去皮。一些形状极不规

50、则的根、地下茎、树皮和根皮,多采用手工去皮,如桔梗、白芍、山药、杜仲、黄柏、肉桂等。一般手工去皮宜趁鲜时进行,去皮易尽,工效也高。以果皮入药的,趁鲜时剥离果皮,如陈皮、青皮等,也属于手工去皮。(2)工具去皮。用于药材干燥后或干燥过程中去皮。常用的工具有撞笼、撞兜、木桶、筐、麻袋等。将药材装入以上工具,摇动、推送,使药材相互冲撞摩擦,即可去掉粗皮,使外表光洁。(3)机械去皮。产量大,药材形状规则的,可采用机械去皮,不仅工效高,成本低,而且避免发生中毒。一般使用小型搅拌机去皮,如半夏、天南星、泽泻等。专一的去皮机械还有浙贝母去皮机等。21(4)化学去皮。用石灰水浸渍半夏,可使其表皮易脱落。3修整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