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内江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6740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内江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 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内江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 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内江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 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内江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 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内江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30 CCS B44 DB5110 四 川 省(内 江 市)地 方 标 准 DB 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F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Black Goats in Hilly Area 2023-10-25 发布 2023-11-01 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10/T 552023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羊场建设及设施设备.1 5 羊只引进与品种选择.3 6 饲料种类.4 7 饲养管理.4 8 疫病防控.6 9 投入品的使用管

2、理.6 10 废弃物处理.7 11 养殖档案.7 I DB5110/T 55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江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威远县农业农村局、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蜀多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恒通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福泉、张娟、段茜、陈张华、杨文、钟余守、陈柯、邢耀潭、温倩、张玲、诸明欣、张强、石国林、刘贵平、查琳、巫英燕、邓元彬、闵洁、徐典英、谢坤、张其彬、王娟娟。本文件于2023年10月25日发布,于2023年1

3、1月1日实施。本文件为首次发布。II DB5110/T 552023 丘陵地区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地区黑山羊羊场建设及设施设备、羊只引进与品种选择、饲料种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废弃物处理、养殖档案。本文件适用于丘陵地区黑山羊的饲养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5246-2010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4、NY/T 682-2023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3075-2017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22 年第 3 号)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牧发20192 号)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牧发202316 号)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羊场建设及设施设备 4.1 羊场选址 羊场选择地质结构稳定、地势高、干燥、交通便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场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他污染源。羊场周围3 k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污染源,并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居住区和交通主干道

5、。4.2 羊舍建筑 4.2.1 羊舍建筑 羊舍建筑要求坚固、耐用、抗震、通风透光、清洁干燥、冬暖夏凉。羊舍根据地形和环境可采用单1 DB5110/T 552023 列式或双列式布局,周围设隔离带。在丘陵地区可因地制宜,借助缓坡依山势自然排列,建设吊脚楼式羊舍。规模羊场布局按照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加工储藏区、草料棚、粪污处理区、隔离区等进行布局。4.2.2 羊舍面积 每只羊占圈舍面积宜为:种公羊(单饲)4.0 m/头6.0 m/头,种公羊(群饲)2.0 m/头2.5 m/头;空怀母羊和妊娠母羊 0.8 m/头1.5 m/头,哺乳母羊 1.5 m/头2.0 m/头;断奶羔羊 0.4 m/头

6、0.5 m/头;育成羊 0.8 m/头1.0 m/头;育肥羊 0.8 m/头1.0 m/头。4.2.3 羊床 丘陵地区空气湿度大,羊床宜采用漏缝地板(可采用竹条或其他材料)铺设。小羊羊床漏缝间隙1.0 cm1.5 cm,大羊羊床漏缝间隙1.5 cm2.0 cm,以羊粪能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原则。羊床离地1.2 m1.5 m,漏缝地板下方地面坡度为1530,地面硬化,后接粪尿沟。4.2.4 羊栏 羊舍内隔栏高1.3 m1.5 m(种公羊隔栏高2 m),并设置饲槽。4.2.5 颈枷 颈枷可采用木制颈枷、钢颈枷。颈枷宽度根据羊的个体大小而定,一般在 0.15 m/只0.25 m/只。4.2.6 饲槽

7、 饲槽可用固定式的铝制饲槽或其他材质饲槽,槽内表面应光滑。槽上宽 0.4 m、下宽 0.3 m,内侧高 0.2 m、外侧高 0.3 m。每个羊圈设一个饮水位,在舍内适宜位置安装,安装高度以羊方便饮水为宜。4.2.7 通道 羊舍内饲喂通道宽度宜为 3.0 m4.0 m,通道地面为混凝土。4.2.8 运动场 运动场设置于羊舍外,面积为羊舍面积的 1.5 倍2 倍,运动场栏高 1.3 m1.5 m。运动场地面粗糙,坡度宜为 57,排水良好。4.2.9 兽医室 兽医室建筑面积不小于 12 m,并配备疫苗冷藏冷冻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4.2.10 消毒通道 消毒通道设车辆消毒通道和人员消毒通道,车

8、辆消毒通道与大门同宽,长 8 m10 m、宽 4 m5 m、深 20 cm40 cm;人员消毒通道长 5 m10 m、宽 3 m、高 3 m,消毒通道内配备有消毒设备及设施。4.2.11 草料棚 根据饲养规模、饲草种类等因素确定草料棚大小,要求地面干燥、通风,利于草料的装卸。2 DB5110/T 552023 4.2.12 排污设施 粪尿沟和羊粪干湿分离池设置在羊舍外,粪尿沟与粪污处理池相连通。规模化养殖场宜采用输送带输送羊粪,输送带需具有干湿分离的功能。雨水沟与污水沟(为暗沟并硬化)分离,污道与净道分设,避免交叉,按照 NY/T 682 的规定。4.2.13 干粪发酵棚 地面应进行水泥硬化,

9、满足防渗要求,面积按照 100 只羊 20 m设计。同时还应建设相应的辅助设施,如遮阳棚、围墙等,防日晒、防雨淋、防粪水溢流。4.3 设施设备 4.3.1 饲料机械设备 宜配备粉碎机、搅拌机、饲料加工颗粒机、铡草机、揉搓机、青贮打包机等。4.3.2 青贮窖(池)青贮窖(池)宜在平坦的地面修建,为长方形的壕沟状建筑。一般采用砖混结构,要求坚固耐用、不透气、不漏水。池的大小宜采用长8 m、宽3 m、高4 m设计。窖(池)内所有的拐角做成弧形,池底坡度为5,靠取料口一侧设计集水井及排水沟,排除积水。5 羊只引进与品种选择 5.1 引进原则 严格做到不从疫病区和布鲁氏菌病免疫区引进羊只。引进羊只要符合

10、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规定,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跨省调运种羊时,应符合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规定,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羊只引入后,应隔离饲养 30 天以上,确认健康方可合群饲养。5.2 品种的选择 用于丘陵地区生产的黑山羊品种有川中黑山羊(金堂型和乐至型)、川南黑山羊(自贡型和江安型)、建昌黑山羊等。并具有以下特点:a)体型中等大小,爬坡能力强,适于放牧;b)采食速度快,生长迅速,肥育性能好;c)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抗逆性强。5.3 种羊的选择 5.3.1 种公羊的选择 5.3.1.1 种公羊选择重点放在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上,来源渠道主要为种羊场。种公羊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a

11、)体型较大,体格健壮;b)产肉性能好、繁殖性能强;3 DB5110/T 552023 c)睾丸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5.3.1.2 对个体种公羊选择要查看系谱,看双亲的生产性能,以及该羊的初生量、平均日增重。系谱记录完善、成绩优良后代作为选择目标。5.3.1.3 应进行血液检查,排查布鲁氏菌病等疾病;应检查精液质量,包括 pH 值、精子的密度、精子的活力等指标;应了解其配种能力、性欲是否旺盛。5.3.1.4 自繁羊场留种的,幼龄公羊最好从第 2、3 胎中的多胎羊选留,并考察其父母代的生产成绩,要留有足够的数量。公羔羊要经过初生、1 月龄、断乳和 4 月龄多次测定和评定,饲养环境适当降低可便于

12、选择出品质好、繁殖力强的种公羊,以提高羊群的遗传素质。当种公羊参与配种时,要对其所产的后代进行生产性能鉴定,对后代品质较差的公羊要及时淘汰。5.3.2 种母羊的选择 种母羊选择重点应放在繁殖性能和适应性上,选择种母羊个体,应根据系谱,选繁殖力高(一般从窝产 2 羔3 羔的后代中选留)、母性强、易配种、哺育率高、乳房发育良好的优秀个体。6 饲料种类 6.1 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包括但不限于牛鞭草、皇竹草、高丹草、苜蓿、黑麦草、墨西哥饲用玉米等。饲喂时,用铡草机或揉搓机加工成 2 cm3 cm 长。6.2 青干草 天然牧草或栽培牧草,收割后经天然或人工干燥制成。青干草宜采用架上晾草法晒制。饲喂时,加

13、工成 2 cm3 cm长。6.3 青贮饲料 6.3.1 青贮原料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秸秆、黑麦草、苜蓿、三叶草、南瓜蔓、甘薯藤。6.3.2 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包括适时刈割、水分控制、适度切短、压实、密封等。6.3.3 饲料青贮方式可采用袋贮、池贮和窖贮。青贮时保证密闭性好、不漏水、不漏气。6.4 多汁饲料 多汁饲料包括农作物的瓜、果、块根、块茎,用于羊只育肥。饲喂前应洗净块茎,去除杂质,加工成合适大小。6.5 秸秆饲料 秸秆饲料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秸秆、甜高粱秆、麦秸、水稻秸秆。秸秆饲料加工成草粉拌入配合饲料中或用秸秆揉搓机进行揉搓处理后饲喂。6.6 精料补充料 精料补充料中能量饲料占 65%70%,

14、蛋白质饲料占 15%20%,其他饲料占 5%10%。7 饲养管理 4 DB5110/T 552023 7.1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7.1.1 自由采食青绿饲料。7.1.2 非配种期,每只羊每天饲喂青干草 1.5 kg2.0 kg,补饲精料补充料 0.15 kg0.25 kg。7.1.3 配种(采精)期间,每只羊每天饲喂青干草 1.5 kg2.0 kg,补饲精料补充料 1.0 kg1.5 kg;配种频繁时,每只羊每日投喂 1 枚2 枚鸡蛋,拌在精料补充料中。7.1.4 种公羊早晚运动各一次,每次 0.5 小时。7.2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7.2.1 空怀母羊 空怀期是指从羔羊断奶至母羊再次配种前的时

15、期(一般 2 个月3 个月的时间)。每只羊每日饲喂青干草 0.3 kg0.5 kg,补饲精料补充料 0.2 kg0.3 kg。7.2.2 妊娠母羊 7.2.2.1 妊娠前期(前 3 个月)每只羊每日饲喂秸秆饲料 0.5 kg0.7 kg,青干草 0.3 kg0.5 kg,精料补充料 0.3 kg0.5 kg。7.2.2.2 妊娠后期(后 2 个月)每只羊每日饲喂秸秆饲料 0.5 kg1.0 kg,青干草 0.5 kg0.7 lg,精料补充料 0.5 kg0.7 kg。7.2.2.3 母羊分娩前 10 天,逐渐减少饲料的喂量,增加麸皮的喂量。产前 2 天3 天,饲喂量减半。7.2.3 哺乳母羊

16、7.2.3.1 哺乳前期(产后 1 周6 周)每只羊每日饲喂青干草 1.0 kg1.5 kg,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1.0 kg2.0 kg,精料补充料 0.3 kg0.5 kg,产双羔的母羊,精料补充料适当增加。7.2.3.2 哺乳后期(产后 7 周及以后)每只羊每日饲喂量为哺乳前期的 70%。控制饲料用量,保持中等膘情。7.3 羔羊的饲养管理 7.3.1 出生后 2 小时内吃上初乳。7.3.2 3 周龄后训练羔羊采食,母乳喂养为主,适当给予易消化的青干草或青绿饲料,自由采食,促进瘤胃发育。7.3.3 2 月龄及时断奶,断奶后给予易消化的青干草和精料补充料,饲喂量减半,饲喂次数 3 次4次/天,

17、经 3 天后饲喂量转为正常,防止应激。7.4 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7.4.1 育成羊(断奶后到第一次配种的公母羊),母羊初配年龄 6 月龄8 月龄,公羊初配年龄 8 月龄10 月龄。7.4.2 育成前期(3 月龄6 月龄)每天每只羊可喂青干草 0.75 kg1.0 kg 或青绿饲料 1 kg2 kg,精料补充料 0.15 kg0.25 kg。7.4.3 育成后期(7 月龄10 月龄)每天每只羊可喂青干草 0.75 kg1.5 kg 或青绿饲料 2 kg4 kg,精料补充料 0.25 kg0.35 kg。7.5 育肥羊的饲养管理 5 DB5110/T 552023 7.5.1 选择健康无病的 2

18、月龄3 月龄、体重 8 kg 以上的断奶非种用羔羊进行育肥。根据年龄大小、性别、个体差异等合理分群饲养。7.5.2 日喂以青干草或青绿饲料为主,适当添加精料补充料,合理搭配。每天饲喂 2 次3 次。7.5.3 育肥体重母羊达到 20 kg 以上、公羊达到 25 kg 以上,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栏。8 疫病防控 8.1 消毒 8.1.1 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冬春季消毒间隔时间 7 天14 天,夏秋季消毒间隔时间 3 天7 天。8.1.2 疫病流行期间,按规定消毒。8.1.3 每批羊出栏后,应对羊舍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8.1.4 消毒药品使用规范,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配比浓度使用,应交替使用消毒药。羊

19、场消毒技术参照 NY/T 3075 进行。8.2 免疫 根据羊的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应免率应达到 100%。常规免疫根据当地发病情况做好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羔羊痢疾等疫病免疫。8.3 驱虫 根据本地区羊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合理安排驱虫工作。常规驱虫每年两次,冬春季(2 月3 月)和夏秋季(9 月10 月)。常用驱虫药(伊维菌素、吡喹酮等)交替使用。8.4 疫病监测 羊场应建立规范的疫病(如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等)监测和应急方案,配合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实现疫病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9 投入品的使用管理 9.1 饲料的使用管理 饲料

20、管理要做好进出库记录,核对批号及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检验报告,拒绝接收过期、霉变饲料。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避免长期存放变质。严禁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进行饲喂;严禁在饲料中直接添加兽药进行饲喂。自配饲料原料应安全无污染,有稳定来源,质量可靠。9.2 兽药的使用管理 兽药管理要做好进出库记录,核对批号及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检验报告,兽药产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陈列药品的药柜保持清洁和干燥,生物药品用冰柜保存。应减少兽药使用,必须使用兽药进行预防和治疗时应在兽医指导下用药,禁止滥用药物、严禁使用违禁药物。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休药期。9.3 疫苗的使用管理 6 DB5110/T 55

21、2023 疫苗管理要做好进出库记录,核对批号及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检验报告。严格按照要求贮藏和运输疫苗,确保疫苗有效性。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注射时用具使用前后要严格消毒,注射时一羊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10 废弃物处理 10.1 病死羊只 病死羊只和病害产品按照 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 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委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处理。10.2 医疗废弃物 养殖场要明确专人管理,对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及时装入贮存容器,并分别做好动物医疗废弃物收集和转运登记记录。医疗废弃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单位处理。10.3 粪污 粪污应发酵或经其他无害化处理,具体的废

22、弃物处理技术方案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鼓励种养结合,粪便堆积发酵后,用作农业用肥;污水经沉淀发酵后,作为液体肥使用。粪便还田利用的养殖场,按照GB/T 25246 还田。粪污排放应符合GB 18596 的规定。11 养殖档案 11.1 生产档案 11.1.1 养殖场应建立养殖档案,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11.1.2 应记录羊只繁殖、生长发育、饲料使用、羊群周转、免疫、驱虫等信息。11.1.3 应记录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11.1.4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 10 年,种羊长期保存。11.2 投入品档案 11.2.1 养殖档案载明投入品的名称、来源、规格、批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信息。11.2.2 投入品购进、使用记录必须真实有效,并保存不得少于 2 年。_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