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脑散热知识大全_原理.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673949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脑散热知识大全_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电脑散热知识大全_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电脑散热知识大全_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电脑散热知识大全_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电脑散热知识大全_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脑散热知识大全_原理来自:风冷 水冷 液冷前言 这儿主要是关于台式机的散热: 整理的可能有欠妥当,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关于笔记本的散热问题,整理整理,再贴出来,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和炎炎夏日的来临,这是我们的电脑最需要保养的时候。随着CPU、内存、显卡的频率的不断提高,电脑各部件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越来越严格。过高的温度,除了影响我们电脑的正常使用外,还可能让硬件出现损坏现象。为了让我们的电脑运行得更健康,为了让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夏天可以高枕无忧地玩3D游戏,这里我特别给大家特别准备了台式机和笔记本整机、配件的散热专题,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一、散热知识讲解1、基本原理散热专题散热

2、理论散热专题主要散热方法散热专题各部件散热方法散热专题你需知道的电脑散热基础常识散热专题讲述CPU,GPU等芯片散热知识2、风冷知识散热专题风冷散热片的常用材料散热专题判断一款好风扇的标准散热专题各种散热风扇电机轴承3、水冷知识散热专题热管的历史和发展简介散热专题热管的工作原理(优缺点)4、液冷知识散热专题安静高效的液冷散热原理5、其他产品散热散热专题内存散热措施应用技巧散热专题硬盘邂逅清凉?给它添个散热风扇吧散热专题cpu散热技巧方法和六大误区刚刚添加了关于笔记本散热的问题 6、笔记本散热知识散热专题全面探究笔记本散热技术散热专题奇异的笔记本散热技术散热专题权威揭密 重扣轰杀笔记本散热认知误

3、区散热专题让本本清凉消夏 笔记本散热知识全解读具体的大家可以看看:笔记本散热知识散热理论高温对电脑的危害高温对电脑的危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对半导体电子元器件(CPU、显卡芯片、主板芯片组等)的危害(本次重点)2、对显像管的危害我们先来看看高温对电脑最主要的危害,也就是对半导体电子元件的危害。根据电子学理论,频率的提高(在稳定的前提下)对于半导体电子元件寿命不会有影响,但是频率变高后,却会产生更多的热量,电子元器件像CPU、内存等等,表面积都非常小,多产生的热量都聚集在这小小的地方,如散热不好将会产生极高的温度,从而引发电子迁移现象,而且现在的电脑主频越来越高,再加上还有我们一伙DI

4、Y为了获取更多的性能而加电压超频,如此一来,产生的热会更多。热所导致的电子迁移现象(electromigration)会损坏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为了防止电子迁移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把CPU的表面温度控制在摄氏50度以下,这样CPU的内部温度就可以维持在80度以下,电子迁移现象就不会发生。电子迁移现象并非立刻就损坏芯片,它对芯片的损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或多或少会降低CPU的寿命,假如你让你的CPU持续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工作,那你的CPU可就.。那么电子迁移到底是什么?电子迁移属于电子科学的领域,在1960年代初期才被广泛了解,是指电子的流动所导致的金属原子的迁移现象。在电流强度很高的导体上,最典型的

5、就是集成电路内部的电路,电子的流动带给上面的金属原子一个动量(momentum),使得金属原子脱离金属表面四处流动,结果就导致金属导线表面上形成坑洞(void)或土丘(hilllock),造成永久的损害,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旦发生,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就会造成整个电路的短路(short),整个集成电路就报销了。电子迁移现象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是电流的强度,电流强度越高,电子迁移现象就越显著。从集成电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为了把集成电路如CPU的核心缩小,必须把线路做的越细越薄,如此,线路的电流强度就变的很大,所以电子的流动所带给金属原子的动量就变的很显著,金属原子就容易从表面脱离

6、而四处流窜,形成坑洞或土丘。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温度,高温有助于电子迁移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CPU的温度维持在50以下(手摸起来温温的)。至于温度是如何影响电子迁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高温对显像管的危害:显像管作为显示器的一大热源,在过高的环境温度下它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将会大打折扣,某些虚焊的焊点可能由于焊锡熔化脱落而造成开路,使显示器工作不稳定,同时元器件也会加速老化,最终轻则导致显示器xx,重则可能击穿或烧毁其他元器件。 散热机理应该是在初中学物理的时候吧,老师就告诉我们热的传导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现在还记得老师当时讲给我们的例子,把一个汤勺一端

7、放在热水中,你的手握住另一端,一会你就会觉得汤勺热,这就是传导。吹吹风,你就会觉得凉,这就是对流传热。而太阳光照射在你身上,你就会觉得温暖,这就是热辐射。当时只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上大学后,所学专业与热有一点关系,所以对它有了一些更专业一点的了解。对流是指透过热的物质的运动来实现热的传递。这意味着,热能是来自于被气体或者液体所包围热源,透过分子的移动来实现热能的传递的。我们可以采用在散热片上添加风扇的方法来实现强制对流。传导是指分子之间的动能交换,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粒子碰撞从而获得能量(是透过物理的直接接触),单独的一块散热片是不能实现热能的传导的。总之,传导是散热片从CPU获得热量

8、的最主要途径。辐射,就如其名字一样,是指热能从热源以电磁的形式(由光子传送)直接发散出去。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辐射的传热效能取决于热源的材料以及表面的颜色。了解了概念,让我们来看看在计算机中最常用的的CPU散热都采用了什么热传导方式。(如下图)热由CPU传至散热片以及在散热片内部传递都属于热传导,由散热片传递到周围空间属于对流和辐射。对流是风扇/散热片组合制冷的主要方式。CPU产生的大部分的热都被风扇形成的对流所带走,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热是透过辐射来散发出去的。散热专题主要散热方法风冷散热法风冷式散热法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散热方法,一个风扇加一个散热片就构成了一套风冷散热装置。它的发明我估

9、计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了,想当年老祖先吃烤肉时太烫,吹吹气让肉凉下来应该算是最早的风冷散热了吧。风冷式散热法是目前计算机散热使用最多,也是最成熟的方法,拆开您的主机箱,您可以在CPU、显卡、电源等等各处找到它的身影。让我们来看一下风冷式散热法主要的优缺点。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比较其它散热方法),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缺点:不能将温度降至室温以下,由于存在风扇的转动,所以有噪音,风扇寿命有时间限制。它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出来,再通过风扇转动,加强空气流动,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将散热片上的热量传至周围环境。(如下图)辐射散热在此作用不是很大。由于风冷散热法是我们这次散热专题的主角,

10、在后面会针对电脑不同部件对风冷散热法的安装和使用作比较详细的说明,在此就不罗嗦了。请各位同好继续往下看。 -水冷散热法前面我们介绍了风冷散热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也是安装最为简便的方法。但是它的散热效果一般,只能应付一般的应用。对于超频爱好者来说,风冷散热就有点力不从心了。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散热效果出众的散热方法水冷散热法。大家也许早就听说过国外的超频发烧友曾经用水冷甚至油冷来给CPU散热,但是目前国内使用的还不是很多,也许和它的价格以及较为复杂的安装方式有关。一套水冷散热系统是由散热器、水管及一个水泵组成。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CPU(可用于Socket7/赛羊/毒龙/雷鸟/PII/PI

11、II等几乎所有类型的CPU),还附送了几个不同的卡具以方便紧密卡在CPU上。大家可以从图上看到,散热器有一个进水口及出水口。散热器内部有多条水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水冷的优势,能带走更多的热量。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明白了这个水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将散热器的进、出水口接上水管,然后其中一条水管接到水泵上,再把水泵放进一个盛满水的桶里,通电试验确信连接正确没有漏水的情况后,再把散热器底部涂上导热硅脂后用相应的卡具卡到CPU底座上即可开始工作。水冷系统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来讲讲它的优点:水冷的散热效果要比风冷系统好,据其说明书上说,与涡轮风扇散热温度相比还要低最少10度;水冷系统因为没有风扇,所以

12、不会产生振动,这样的话您就不用再担心CPU核心会被劣质风扇产生的振动磨坏了,同时噪声也小。再来看看缺点:水冷散热器所需的外围“支持系统”非常庞大,怎么着您也得准备一个能盛十升水的水桶吧,这么一个大家伙放在电脑桌旁,大热天的,一不小心踢翻了,后果不堪设想呀;在电脑开机前必须先把水泵的电源插上,感觉不点不方便,要不然,CPU死得就惨喽,要想克服这个缺点,你就得发扬DIY精神,用个继电器什么的与主机电源做个控制系统,一劳永逸;万一散热器有个头痛脑热的,一不小心再流点鼻涕,那个水泵的扬程可是一米呀,那俺的电脑就稀里哗啦了(这个概率可能比较小);同时,水冷容易结露。还有一点就是价格,要比风扇贵很多,一套

13、系统的售价最少得一百多块,有点贵。应该说水冷散热设备的优点还是大于缺点的。如果您也想体验一下超频后的急速快感的话就去试试吧。-半导体致冷法原理篇看了前面两种散热方法,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不足之处?对了,那就是上面这两种散热方法并不能把CPU表面温度降至室温以下(水冷法可以通过在水中加冰块实现,但是太麻烦了),对于我们这些超频的爱好者来说,更低的温度就代表着CPU可以在更高的频率上稳定工作,所以本文的主角半导体致冷法,隆重登场了。先来看一下半导体致冷法比起前两种方法的好处。1、最大的好处:可以把温度降至室温以下。2、精确温控:使用闭环温控电路,精度可达+-0.1C。3、高可靠性:致冷组件为固体器件

14、,无运动部件,因此失效率低。寿命大于二十万小时。4、工作时无声:与机械制冷系统不一样,工作时不产生噪音。再来看一下半导体致冷法的原理以及结构:半导体致冷器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於1960左右才出现,然而其理论基础Peltier effect可追溯到19世纪。如图是由X及Y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所组成的封闭线路。通上电源之後,冷端的热量被移到热端,导致冷端温度降低,热端温度升高,这就是著名的Peltier effect。这现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国科学家Thomas Seeback首先发现,不过他当时做了错误的推论,并没有领悟到背後真正的科学原理。到了1834年,一位法国表匠,同时

15、也是兼职研究这现象的物理学家Jean Peltier,才发现背後真正的原因,这个现象直到近代随著半导体的发展才有了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注意,这种叫致冷器,还不叫半导体致冷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半导体致冷器的结构。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之颗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 P之间以一般的导体相连接而成一完整线路,通常是铜、铝或其他金属导体,最後由两片陶瓷片像夹心饼乾一样夹起来,陶瓷片必须绝缘且导热良好,外观如右图所示,看起来像三明治(下图为实物图)。什么是N型和P型半导体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看,不感兴趣的朋友您可以跳过这段直接看下一页“如何选购和安装半导体致冷器”。N型半导体,任何物质都是由

16、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以高速度绕原子核转动,受到原子核吸引,因为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电子只能在有限的轨道上运转,不能任意离开,而各层轨道上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电子势能)。离原子核最远轨道上的电子,经常可以脱离原子核吸引,而在原子之间运动,叫导体。如果电子不能脱离轨道形成自由电子,故不能参加导电,叫绝缘体。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叫半导体。半导体重要的特性是在一定数量的某种杂质渗入半导体之后,不但能大大加大导电能力,而且可以根据掺入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制造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半导体。将一种杂质掺入半导体后,会放出自由电子,这种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是靠“

17、空穴”来导电。在外电场作用下“空穴”流动方向和电子流动方向相反,即“空穴”由正板流向负极,这是P型半导体原理。载流子现象: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他们都是参与导电,统称为“载流子”,它是半导体所特有,是由于掺入杂质的结果。半导体制冷材料:不仅需要N型和P型半导体特性,还要根据掺入的杂质改变半导体的温差电动势率,导电率和导热率使这种特殊半导体能满足制冷的材料。目前国内常用材料是以碲化铋为基体的三元固溶体合金,其中P型是Bi2Te3Sb2Te3,N型是Bi2Te3Bi2Se3,采用垂直区熔法提取晶体材料。 -新生代-热管散热器“热管”-一个神秘又新鲜的技术,对于每个超频和电

18、脑爱好者来说,这门技术在大家的心目中,肯定是一项新生技术。在这个CPU散热器需要“安静”的电脑世界里,似乎不用风扇的散热器是比较受欢迎的。例如,思民(Zalman)公司所推出的无声散热器系列,就是采用了无CPU风扇,完全是靠机箱风扇或者是机箱对流过的空气来代替CPU风扇的。其实,热管散热器的原理也跟这个构思并没有多大的出入。对于热管的来历,想必大家也想了解一下吧?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根据以往的记录,1963年,George M.Grover科学家第一个发明并且成功的制造出了热管。不过,通用汽车就早在1935年就申请了类似于这种元件的专利(这个也是历史记载,至于是真是否,大家可以去查证一下)。

19、直到20世纪的60年代,热管才普遍的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一种提高传热效率的元件,热管受到了众多国家的重视。在这之前,热管的造价也是相当的昂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热管的客户还是政府、卫星上的系统等等一些高端科技和重要部门的身上,所以,对于广大的电脑爱好者的消费者来说,买热管是属于比较奢侈的做法。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作为高端电子产品的散热设备,热管逐渐被市场接受。随着热管在这个大家的心目中普及,增长的需求降低大大降低了热管的制造成本(毕竟物以稀为贵,既然是热门产品,当然就便宜了,例如我们所使用的CPU)。降低成本后的热管就使得散热设备的设计者们可以将热管应用于更多的产品中。到了近

20、期的十多年,热管开始被用于大量的家用电器,当中也不乏CPU散热器的开发。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贯穿整个散热器的四根热导管。这种导管并不是普通的实心管,里面填充了特制的液态导热介质。具体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热管两端产生温差的时候,蒸发端的液体就会迅速气化,将热量带向冷凝端,速度非常快。两端温差越大,蒸发速度越大。在极端的情况下,蒸发速度可能可以接近音速。液体在冷凝端凝结液化以后,通过毛细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将热量带向温度低的一端。水-气之间的相变反应,使热管的热传导效率比普通的纯铜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应用这种方式可以用极快的速度将热量从热管的底部导到热管的顶部。这种极

21、佳的导热性能,可以使热量不会在发热部位堆积,而是均匀地散发到了散热器的各个散热翅片上,极大的提高了散热片的导热性能。热管技术充分体现了未来散热器的发展趋势:散热效果好,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目前唯一要解决的就是价格问题,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大规模工业生产,热管必将成为未来主流散热器产品,是下一代散热器的首选技术。液氮制冷法液氮散热法目前在国外比较流行,那些外国“大虾”喜欢用液氮这种危险的东西冷却被疯狂超频后的CPU,但其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但不管怎样,零下一百多度的液态氮可不是好玩儿的。-软件降温法一工作原理降温软件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一般我们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或是上网时,会占用到很少CPU

22、的资源。而散热软件可以让CPU在没有工作或是工作比较清闲的时候,让CPU休息一会,这样一来CPU耗电量就会减少,相对的温度就会降低啦!二、深入解释不如让笔者再解释完整一点,如果要让CPU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休息,那么就得设计并安装一套CPU控制软件在操作系统中,并让它取得最优先的权限。接下来它需要不断地监视CPU的外来指令(也就是呼叫CPU工作),如果没有,那么它会呼叫一个HLT指令,此项指令就是使CPU进入暂停模式,这样CPU就会暂时停止运作。如果你学过基本的程序设计(如BASIC、PASCAL、C+),那么你应该就很容易知道它是怎么去设计并执行的。如果这个监视程序侦测到有外来指令时,那么它就

23、会叫醒CPU,使其恢复处理工作。而此监视程式同时继续不断地监视着CPU是否有接受外来的指令,而当没有的时候,就再让CPU进入暂停模式了。工作原理很简单,而且以软件来操控CPU处于工作或是暂停模式,是不会有坏处的。而且您也不用担心它的切换速度不够快,它可是在很快的时间之内完成切换的动作喔!而这样的程序一定得取得最优先的权限,否则就失去它的工作意义。事实上Windows操作系统是多么地不重视CPU的效率问题!只可惜目前的Windows98或95并没有内建这样的功能,所以身为玩家的我们必须另外安装这样的软件。目前较常见的这些降温软件有三种;分别是CPU Idle、Rain、Waterfall Pro

24、。CPUidle是最先设计出来的降温软件,而另外两者则是较晚推出的软件。其实这些程序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差别是在于它们如何取得最优先权与手段。另外还有一些主板厂商所设计出来的降温程序,如微星的Soft Cooler II等等。它们也是很棒的降温软件(不过在使用前请注意一下它们是否可以适用在您的主机板上)!安装降温程序前要先注意的是这些软件是否支持您的CPU,基本上您的CPU它们会支持,只不过是一但新的CPU推出时,如果这些软件没有升级的话,那么可能就不能工作喔!三、重点说明如果您光只想靠软件降温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毕竟它只能当作降温的辅助工具。因为当CPU在超频时,如果它正处于忙碌状态时,降

25、温系统就帮不上忙了。所以想超频还是得靠风扇或是水冷系统等硬件来帮忙,这样才能彻底解决CPU工作所产生的高温问题!各部件散热方法CPU的散热遥想当年,在486时代,散热风扇还不曾被当作单一的产品来出售,因为当时的cpu几乎不需要散热设备,至多是在cpu上加装一个散热片,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但是当步入奔腾时代后,我们发现cpu越来越热了,几乎所有的cpu都被加上了散热风扇,否则系统会无法正常工作,加之广大DIY爱好者一般都对CPU进行了超频使用,CPU散热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每个人面前了。提到CPU,我们就不得不说说CPU的两大阵营:INTEL和AMD,INTEL的产品在发热量上给人的感觉一向是不温不

26、火的,发热量不太高,超频能力强,一般的风扇都能对付,而AMD方面呈现给大家的就是一颗火热的芯了,从K5系列起AMD的CPU的发热量一直是居高不下,到目前的毒龙系列,其性能价格比固然非常的好,但发热量更是惊人,如果散热不当的话,你的系统就犹如坐在火山口一般了。加之目前正值盛夏,CPU烧毁的消息决不是耸人听闻的。一般来说,在CPU的外部温度上升到50度时,系统就会极其的不稳定,而Windows系统更别提了,有时不断的报错,更有甚者是干脆就死机算了。这时CPU内部的温度一般已经达到了80度的高温。这个温度可以说是个警戒线了,如果温度在升高的话是比较危险的,此时如果是散热不当的话,加强散热是很必要的。

27、如果是超频超到这个份上的话,还是早些收手吧,不然的话你的CPU迟早会光荣牺牲的。关于CPU的散热设备可以说是种类最多的了,象什么风冷、水冷、半导体冷却、甚至更为疯狂的液氮制冷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对于我们一般消费者来说最常用的当然是使用散热风扇的风冷的方法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散热风扇安装和保养的一些知识:散热风扇的安装散热风扇一般是靠金属弹片固定的,弹片的松紧程度一般可以调节,如果并未使用内核裸露在外的CPU,则应该用尽可能紧密的方式安装散热风扇,否则有可能因为散热片不能与CPU表面充分接触而引起散热效率的降低和振动现象的发生。在使用中发现,如果新安装的散热风扇在使用数天后效能降低,通常是弹片轻

28、微滑脱的结果,比如档片向上滑了一挡等。所以在安装风扇时不能因为怕费力而马虎了事,一定要尽其所能保证紧固。另外安装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压坏CPU或损坏CPU插座附近的元件和电路。还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安装散热风扇时最好在散热片与CPU之间涂导热硅脂(这一步经常在装机器时被忽略掉)。我们应该认识到,导热硅脂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把CPU所生产的热量迅速而均匀地传递给散热片,在很多时候,硅脂的作用是填充散热片下表面与CPU表面之间的细小缝隙,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散热片与CPU的接触面积,使散热效果达到最佳。好多时候,我们所遇到的散热效果不佳的情况,不是因为风扇不够劲,而是由于没有涂导热硅胶。另外,

29、因为硅脂具有一定的粘性,在固定散热片的金属弹片轻微老化松动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散热片不至于与CPU表面分离,维持散热风扇的效能。硅脂的使用原则是能少则少,在CPU表面上滴上一点后用手指抹均匀即可,否则不仅容易使机箱内部肮脏,也有可能造成漏电故障。散热风扇的保养和维护CPU散热风扇存在吸入灰尘的副作用,较多的灰尘不只阻碍散热片的通风,也会影响风扇的转动,所以散热风扇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需要进行清扫。清扫时需要先把散热片和风扇拆开,散热片可以直接用水冲洗,对于风扇以及散热上具有粘性的油性污垢,可用棉签或者镊子夹持布片或少量棉花擦拭干净。如果散热风扇经过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正常运转之后噪音异常增大

30、,一般是因为风扇内部润滑油消耗殆尽所致,需要给风扇轴心加注润滑油。CPU散热风扇对润滑油的种类没有什么要求,常见的润滑油都可使用,但不要使用黏度大的润滑脂,否则风扇会转动不灵。从散热片上卸下风扇,打开底面油封(一般是一片黑色塑料片),便可以看到风扇的轴心,加油时可用镊子或牙签之类具有细小尖端的物品蘸取滴入,油液至轴深度的一半即可,不要太多。加油后马上贴好油封以防润滑油挥发,倒置一段时间,待润滑油渗入轴承内部后,再将其固定到散热片上,风扇就可重新使用了。 -显卡的散热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电脑机箱里的另一大热源-显卡。最新一代的显卡上市后,电脑用户纷纷发现,显卡的整体性能的确相对于原来的产品有了大

31、幅度的上升,显示效果的确是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另一方面显卡芯片的温度也在突飞猛进的提升着。象镭、GeForce4等这样发热量高的显卡,即使是在冬天仍旧会热得烫手,可以煎鸡蛋的比喻实不为过。目前,显卡生产厂商为了提高显卡的运行效果和速度,将显卡芯片的集成度提高到了一个夸张的境界,就拿刚刚推出的Geforce3来说,其内建的电晶体数多达5700万个,是目前CPU的2倍!它的发热量也可想而知了。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显卡的散热问题。我们看到在不少显卡上厂商已经加装了散热风扇,但是这种散热风扇很少能够真正的起到良好散热的效果,毕竟为了控制显卡的成本,有些东西能省就要省了,很多电脑用户在游戏的

32、时候出现死机、蓝屏的现象,还有很多的电脑发烧友在超频使用显卡时出现花屏,贴图错误的情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显卡散热不良造成的。所以,如果您的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的话,额外加装或改装一个专用的显卡散热风扇就显得很必要了。风扇分类:目前市场上显卡的散热风扇可谓五花八门,不过基本可以分为两类:普通风扇和滚珠风扇。普通风扇是利用油来起到润滑的作用,其缺点是风力小、寿命短、噪音大。由干其运转时间不长,很容易就导致显卡因过热而死机,严重时还有烧毁显卡芯片的可能,不过由于价格低廉所以劣质显卡一般都爱选用;而滚珠风扇是利用多个钢珠来作为减小磨擦的介质,所以其特点是风力大、寿命长、噪音小且不用加润滑油,名牌大

33、厂的显示卡上一般都能见到它的踪影,不过相对于普通风扇来说,它在价格上就会贵上一些。风扇外形:现在的散热风扇外形一般为正方形,当然某些显卡也会有例外,如耕异Geforce2显卡的散热风扇的外形就是一个涡轮式的外形。不过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外形的差异对散热会产生影响。风扇大小:散热凤扇的大小对于能否对显示芯片进行最佳散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讲,风扇底面积的大小比所要安装的显示芯片上的面积大是最好的,如果在选购时看到显卡上的散热风扇做得过于小巧玲拢那可未必是件好事,尤其是您发现某些风扇底面积大小与显示芯片大小丝毫不差之时我劝您还是另寻新欢吧!叶片设计:现在显卡散热风扇的叶片大多采用七叶或九叶

34、涡轮式设计(形如潜水艇的螺旋桨),在散热的时候效果不错。不过ATI最新推出的Radeon 64MB DDR图形加速卡上的散热风扇叶片却为九叶直立型设计,其使用效果也不差,看来这叶片设计也只能说是各有各的道理,存在即是合理的嘛。风扇高度:散热风扇的设计高度并不像CPU风扇那样越高(厚)越好,过低会影响到风扇将热量散出去,过高可能与附近的扩展卡冲突,甚至影响散热。散热风扇的最佳设计高度应在l-1.5Cm之间,外圈最好为带漏栏、扁平式设计,这样的散热风扇散热效果才会明显。 -硬盘的散热很多的电脑用户都知道CPU温度过高会死机,显卡芯片温度过高会花屏,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你的机箱里高速运转的硬盘在极高

35、的运行速度下,温度过高的时候也会导致系统死机的状况出现。不过也难怪,还是在几年前,如果有人告诉我有关硬盘冷却器的情况,并想试图说服在我的硬盘上安装一个硬盘冷却装置,我肯定会问我自己:这家伙是不是有毛病了?呵呵,用的着吗?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目前7200转硬盘大行其道,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转速提升了,伴随而来的是发热量的提升,硬盘现在可以说是机箱内的又一大热源,一般来说一个高速的硬盘会使机箱内部温度上升3至7摄氏度。让我们来看看硬盘散热不良会带来哪些后果:(1)高速、大容量的硬盘工作时,盘体温度会骤然升高,长期使用会严重危害其“健康”,减短寿命。(2)硬盘自身温度的升高,使机箱内整体温度升高,在热传

36、导不好的状况下,直接阻碍CPU、显卡、光驱等配件设备的向外散热,尤其是长期高温“作业”使这些部件过早“衰老”。(3)硬盘所在的位置,机箱中部靠外,其所散发的大量热量会严重阻碍下外侧板卡设备和主电源风扇间的空气流通,降低其有效作用。所以,在这个炎炎夏日,如果您的爱姬体温过高的话,我们强烈建议大家加装硬盘散热风扇,以免系统因高温而不稳定。关于硬盘的散热装置比较主流的还是-“硬盘风扇”(下图),其他的硬盘散热设备详见散热名器栏目。目前硬盘风扇在鞍山西道电子市场里还是比较常见的,一般做耗材的柜台都能拿到。好一点的品牌硬盘风扇常见的是号称硬盘散热老大的“Cool先生”(下图)酷先生硬盘风扇使用的是双5厘

37、米*5厘米油腻轴承性12V、0.1安培风扇(SLEEVE BEARING)。额定功率为10.8瓦,4800RPM/S的转速,音量29.0分贝。此种与市面上滚珠轴承性风扇(BALL BEARING)相比在摩擦系数上小的多,转速高,功率大,但相比寿命要短一些,因为电机和转轴之间的润滑油有时会有灰尘的伴随,降底摩擦系数,导致寿命减少。安装硬盘风扇前,得先把硬盘拆卸下来,此时可发现硬盘机底部有预留6个螺丝孔,把风扇所附的螺丝装在硬盘底部即可。当风扇固定好后,记得把风扇电源插头串接在硬盘电源插孔上,使风扇与硬盘可同时运作。使用者还得将风扇电源插头与电源供应器连接,硬盘的资料排线也要一并接上,如此即完成硬

38、件安装。不要急着盖上机壳,先开启电源检视硬盘与风扇是否能运转,再关闭电源将机壳组好。内存的散热蝙蝠侠助阵 超频也可以从内存开始 一直以来,国内针对内存散热器的研发与推广基本停留在被动式散热片的层次,包括针对独立内存颗粒与整体对夹式的散热片。尽管额外附加散热片令内存颗粒的散热面积有效增大,但被动式的散热模式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最终的滞热问题。长时间使用之后内存热量有增无减,这也正是高频内存使用者在春、夏季节的一大后顾之忧。如何立竿见影的改善内存散热?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运用主动散热模式。 九州风神新近推出高端Snowman R01主动式内存散热器将内存散热进行到底,它不仅是一款内存散热实用型产品,更是

39、一款时尚、扮酷的“装饰品”。 九州风神Snowman R01主动式内存散热器采用通体全透明设计,其外形仿如一只蝙蝠,规格为1725332mm,重量92.5克。负责主动散热的两个4040风扇位于蝙蝠翅膀左右两侧(各一个),转速为400010%RPM。别看该转速略偏高,但实际工作中风扇表现超静,5.25CFM的风量应付一组内存散热绰绰有余。如何在400010%RPM这个并不算低的转速下获得如此静音的效果?这要得益于两个风扇的半封闭式设计,除了出风口,风扇顶部仅有一些进风间隙,风扇侧围为封闭状有效屏蔽了噪声。出于时尚、扮酷的设计,蝙蝠的眼睛采用了红、绿相间的发光设计。 貌似蝙蝠的九州风神Snowma

40、n R01主动式内存散热器,即使是主板提供了最多的四条内存扩展槽,该产品53mm的宽度也能够将其完全覆盖,流动的气流能够迅速带走内存散发的热量。 如何安装九州风神Snowman R01主动式内存散热器呢?其实并不困难,下面就让笔者将步骤为大家一一道来。安装异常简单 高效率利用内存插槽 在九州风神Snowman R01“蝙蝠”翅膀的两侧下方,各有一个卡脚用于固定散热器。卡脚采用收折式设计(弹簧控制),安装时必须用力将其展开。 接下来,卡脚卡到内存扣耳的两侧。请注意,这一环节不可胡乱操作,主板内存扩展槽一般为24个。根据这款产品的卡脚设计,我们必须将卡脚夹在最内侧(靠近CPU槽)的一个内存槽扣耳上

41、以达到完全覆盖内存槽的目的。将九州风神Snowman R01的卡脚扣在最内侧的一个内存槽扣耳上,令风扇作用范围覆盖整个内存槽区域安装完成后,用手轻轻摇一摇散热器,检难是否已经卡稳。 九州风神Snowman R01主动式内存散热器的供电接头为3Pin设计,直接将其插入主板附近空闲的对应接口即可(通过转接线从ATX电源D型四针接口取电亦可)。 一改传统,这款主动式散热的内存散热器效果究竟如何?由于目前笔者所在城市环境气温仍偏低,因此内存发热表现并不明显(夏季高频内存会发烫)。将“CORSAIR XMS”DDR400内存超频至DDR 580MHz后,尽管内存本身带有银灰色散热片,但在封闭机箱环境中使

42、用一小时后取下,拿在手中能够感觉到明显的热量存在。但在使用九州风神Snowman R01之后,散热片上的热量荡然无存,拿在手中感觉冰凉。 不论是造型、还是设计初衷,九州风神Snowman R01主动式内存散热器都算得上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它不仅开创了国内内存散热器采用主动式散热的先河,更让该类产品的性能获得了更大的飞跃。内存散热新主张,2006年尽在九州风神Snowman R01。视点: 此款主动式内存散热器的造型,确实很酷。发光的设计,让暗淡机箱内顿时光彩了许多。不过这东西放在机箱内,如果机箱开孔的话,它亮不亮又有什么关系?主动式的散热,当然可以把内存芯片运行时发出的热量散去,但风扇那400

43、0转的噪音如何消除,可真要费些工夫了。 推荐超频用户去关注一下。若想得到系统性能的最高分,您一定不可以输在这些“小地方”,能提高一点,是一点啊!你需知道的电脑散热基础常识据统计,8%的电脑故障是由散热不足引起的。事实上,存在散热隐患的电脑比大家认为的更多。整个系统的散热会直接影响电脑的稳定性和性能,长此以往,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对系统危害极大。即使你的电脑看上去似乎一切正常,那也只是暂时的,仍然存在着危险。 A.选一个房间中最冷的地方来放置电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置电脑的楼层越低越好(热空气上升)。电脑要靠墙放置,而且要选择对着太阳升起的东方的那一边的墙。周围也不要放置发热量大的电器。

44、B.具体摆放主机时,要选择利于空气流通的位置。机箱的周围的顶部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尤其要注意机箱上的各个入气口(通常在机箱前面)和排气口(机箱后方)。 C.如果空气流通不存在什么问题,并且房中安装了空调,也要简单布置一下。如果你的电脑房间很大,使用的是中央空调,在使用电脑时最好把温度调低一些,关机后再调回来。房间小就没有必要这么做了。 D.检查一下房间内使用的灯管。白织灯的发热量不小,最理想的情况是使用发热量较低的冷光灯。 E.不使用电脑时最好关机。使用屏幕保护程序时,也不要忘记了此时电脑的功率并不比平时低多少,发热量不能小视。显示器最后设为闲置15-20分钟后进入节能模式。在启动时的BIOS中

45、,还可以设置休眠或挂起到内存。这些措施都可以节省能源并且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F.确定机箱中能形成正常的气流。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机箱的前面吸风,后面和顶部抽风。添加机箱风扇是个不错的开始,机箱中空余插槽对应位置的挡板一定要装上,主板接口的挡板也要装好,也就是除了进风口和抽风口不要留下任何出风口,这样才能保证形成理想的气流方向。此外,还要确定气流不会被挡住,尽量不要让机箱内的走线挡住着重要的气流位置,线也要扎成一束一束的,当然线是越少越好。尽可能不选择太小的机箱,较大的空间对主板散热是有所帮助的。 G.灰尘也会对散热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所有周围的环境一定要干净。使用较长时间后,各个部件上通常会集有灰尘,它们会把原件和空气隔离,所以要养成定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