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梨树区平岗中学 杨晓霞 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自觉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要时时的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学科,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实践,讨论一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为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一代, 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搜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思维功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2、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 鼓励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灵感。直觉思维是凭借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对事物的性质作出直接判断或领悟的死亡方式。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发明锯的过程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类比、猜想,进而产生灵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打破旧框框,大胆地进行猜想。例如:一个长方体长9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如果将它切成三个正方体,表面积和是多少?大多数的学生会觉得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是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把三个正方体放在一起再拆开,进行实际演示,仔细观察比较后,解题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不等于原来长方体的表
3、面积,而是增加了四个正方形的面积。直觉和灵感,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逻辑中断的突然飞跃。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分析思维思考问题时的局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直觉判断,恰当地简缩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注重问题实质和快速反应的直觉能力。要让学生养成在解题过程中注意整体的观察思考,把握思维策略,形成直觉引路,分析铺路的习惯。养成独立钻研问题,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强化创造意识的学习习惯,养成问题情境的直觉准备。教师要对学生有意无意的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不要不加思考地批评学生胡猜、瞎猜,而要耐心帮助他们进行认真思考,引导他们合理的推理,验证其思维的正确性。同时要做好示范,善于运用直觉思维去
4、分析、解答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常规思维的圈子,突破思维定势,从而培养他们直觉思维的能力。二、 激励学生质疑,诱发创新意识。质疑是创新的开始。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数学是由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离不开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索、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因此注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师”,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争论和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克服思维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善
5、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如在学完小数乘法后的复习课上,一位同学说:“老师,我认为还可以补充一道例题:0.1250.2=0.0250,法则也应增加,注意补零与划零,补零放在前也就是先补充零后划零。”他补充的这一条,正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一个小学生唯书的精神多令人赞叹啊!三、 引导学生联想,开拓创新思维。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想过程,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起点。小学生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将他们的想象力有机地联想起来,加工整理,引发出新的高层次的联想,可以为创造思维提供丰富的“原料”、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491745
6、,学生一时找不到简便方法,教师可让学生计算451745,然后引导学生把两道题联系起来并进行观察思考,终于有学生想出简便方法,即:把49分成(45+4),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这样通过引导学生遇到新问题马上联想到与旧知识有关系的,从旧知识引发出新知识,诱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四、 激发学生求异,发展创造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产生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思索,寻求新颖性、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学“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360千米,正好行了甲乙两地路程的5/9,这辆汽车
7、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循着顺向思维用分数除法可得解法3605/9-360或3605/9(1-5/9);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的思路来考虑可得解法360(1-5/9)5/9;循着已行路程离乙地的路程的几倍思路探索可得解法3605/9(1-5/9);从归一法思考得出解法3605(9-5),学生从不同角度列出了算式,每种列法都体现一种思维方式,在求异中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五、 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想,敢于创新。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多说还能促进表达
8、、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多说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布区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三者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学生自然会联想到“零为什么不能作后项”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多做启发问题。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本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用角的学具模型,用于转动角的一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边重合时是什么角?”等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多
9、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思考和比较,就能把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学生自然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研模式,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