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体会心得.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653575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体会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体会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体会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体会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体会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心得体会 XX市XX县区生态保护红线 (文本) 2018年7月 目录 1区域概况.21.1自然地理概况.21.2经济社会概况.21.3生态空间概况.22XX县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情况.33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依据.33.1法律法规.33.2政策文件.53.3相关规划.6 1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XX县区地处东经11518-11545,北纬3644-3657之间,位于XX市东南部,卫运河中游左岸。全县地势平坦,中部古堤纵贯南北,将全县分割为堤上缓岗、堤下低平两种地貌类型,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稍有倾斜,西部海拔在33-36m之间,东部海拔在28-33m之间。 XX县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大

2、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多年平均气温13,平均降水量559.6mm,年日照时数达2497h,无霜期平均为194d。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最大河流为漳卫南运河,县内长39.2km。此外,境内还有卫西干渠、临威渠、临馆渠、申街分洪渠、下堡寺渠、新清临渠、东清临渠、跃进渠、赵疃渠、马刘庄渠、引卫西干渠、赵王河等21条骨干渠道,县内干渠总长204.24km。 境内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西部黄河故道堤上缓岗带,向褐化潮土发展、转化;东部堤下低洼地区为典型的潮土和盐化潮土。耕地面积247km2,素有“粮棉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 1.2经济社会概况 全县辖6个

3、镇、3个乡,299个行政村。总人口39.00万人,乡村人口29.52万人。2016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2.3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53%;第二产业产值31.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90%;第三产业产值31.1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57%。 1.3生态空间概况 XX县区的生态空间包括林地、草地、水体与湿地、荒漠裸露地表四大类。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变更数据(2014年)统计,XX县区生态空间总面积为43.69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99%。其中林地面积为23.40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28%,包括有林地和其他林地,全县均有

4、分布;草地面积为0.60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0.11%,零星分布在全县各地;水体与湿地面积为19.35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54%,包括河流水面、内陆滩涂及坑塘水面,主要集中在境内 2各河流附近;荒漠裸露地表面积为0.34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0.06%,包括裸地和沙地,零星分布在境内中部和东部。 2XX县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情况 XX县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0.5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0.10%,占XX市国土面积的0.01%。本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为河湖滨岸带敏感脆弱区。 XX县区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在县域的东部漳卫南运河附近。 图1XX县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3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5、依据 3.1法律法规 本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和保护要求,依据以下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政策文件等进行管控。 (1)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18年3月,国务院令第698号)中

6、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10月,国务院令第6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10月,国务院令第6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年3月,国务院令第687号)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2014年2月,国务院令第6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9月,国务院令第474号)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1年3月,国务院令第77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建成201516号)国家公益林管理办法(林资发201371号)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令2013第27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1年第1号)国家级森林公

7、园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2011年第27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林湿发20101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修订)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2004年第22号)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1995年第21号)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务院1985年6月)其他未列入的法律法规规定。(2)地方法规 XX省湿地保护条例(2016年9月22日,XX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XX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管理规定(省政府令2015第10号) 4XX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省政府令2014年第14号)XX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9月)

8、 XX省实施办法(2010年9月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XX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3月修订) XX省实施办法(2000年9月)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2月)XX省蓄洪区管理办法(1997年3月)XX省水污染防治条例(1997年10月)XX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6年9月) XX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6年11月3日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XX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993年12月22日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XX省实施办法(1993年2月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人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

9、过) XX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1990年11月10日XX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其他未列入的有关法规规定。 3.2政策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通知(国办函201115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2147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 XX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京津冀系

10、 5统发展的意见(冀发20147号)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1519号)XX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冀发20162号) XX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2016-2020年)(冀政发20168号) 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意见(冀办字201736号) 其他未列入的政策文件。 3.3相关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国发201665号) 关于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公布(环境保护部中国环科院公告2008年第35号)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纲要(环发200892号) 中

11、国生物多样性维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环发2010106号) 关于划定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2号)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号)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纲要(2012-2020年) 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 XX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2015年4月) XX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2014年9月) XX省海洋生态红线(2013年8月) XX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冀政函201368号)XX省主体功能区划(冀政函201370号)XX省生态功能区划(冀政函2007121号)其他未列入的规划区划。 6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管控措施并严格执行。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