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辨证法心得体会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主要研究内容。 答: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二、自然观的分类及特征 答: 1、古希腊的自然观。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去说明世界,把自然界的现象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相互转化的整体,注意从事物内部去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 2、中世纪神学自然观。一切科学文化活动都要以天主教教条教义为准则,都要为神学服务。 3、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以机械力学的观点说明一切,当遇到无法解释的问题时,就只能求助于造物主的智慧,使得并未摆脱神学的束缚。 4、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继承了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一切研究成果以科学实验为依据。 三、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的关系 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人工自然物。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
3、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四、科学观察与实验方法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作用及局限性答: 一、科学观察 (1)基本概念。在科学研究中,认知主体运用感觉和知觉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并由此形成对整个客体的体验和认知。 (2)分类。一般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借助科学仪器,又分为直
4、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3)特点: 1.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3.不主动干预自然事物和现象。 (4)作用: 1.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2.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标准; 3.当人们尚不能干预和控制研究对象时,观察就比实验成为更加主要的方法。(5)局限性: 1.在感觉范围、观察精度、观察速度等方面有局限性; 2.不主动干扰和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不会显示出来。 二、科学实验 (1)基本概念。通过人为地重复控制自然事物和现象以探索其属性和规律或检验某一假说和理论的方法。 (2)分类:按目的和作用分为1.探索实验; 2.检验实验; 3.混合实验(3)特点:理论性
5、;控制性;重复性 (4)作用。是科学认识的基础,还是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5)局限性。实验不但被实验仪器控制着,而且从根本上还被理论控制着,它不但控制着实验的进行,还控制着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五、科学观察、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科学观察中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 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1)观察与理论 观察与理论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观察中最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之一,观察和理论不可截然分离,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 a.指导观察的理论(观察目的渗透理论):观察不可能是完全 无偏见的,而是渗透着理论的指导。 b.表述观察的理论(观
6、察语言渗透理论):独立于任何理论之 外的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 c.解释观察的理论(观察解释渗透理论):人们对观察结果的 表述往往不是陈述最初的、直接的感觉印象,而是载入了对这种感觉印象的解释,这使观察不可避免的渗透着理论。 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在几乎一无所知的理论层次上,任何观 察陈述都包含理论内容。 (2)观察与实在 观察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意味着观察总是可靠的 a.由于生理原因,感觉和知觉只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精确的, 具有时空局限性。 b.由于心理原因,在观察中无法避免错觉。 c.由于观察渗透着理论,而理论总是可错的,因而观察也是 可错的。 (二)科学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实验基
7、本概念:科学实验是通过人为地重复控制自然事物和现象以探索其属性和规律或检验某一假说和理论的方法,分为探索实验、检验实验和混合实验,其特点包括:理论性、控制性和重复性。科学实验的主客体结构:主观方面认识论主体实验者研究的主体。客观方面认识客体实验手段(研究的手段)和实验对象(研究的客体)。科学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是实验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实验是实践的一种,而实践是一切理论认识的来源,实验与理论相比更具基础性和决定性,但具体到现实实际,则需要对其进行深化和拓展。一是实验与理论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没有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关系。二是实验的优越性在于其控制性而非实践性。三是实验不但被
8、实验仪器控制着,也被理论控制着。 四是理论不但控制着实验的进行,还控制着对实验结果的解 释。实验和理论两者实际上是平等而互补的关系。 六、科学认识的层次和规律。 答:科学认识活动存在着两个层面:一个是与经验或感官直接联系的可在观察水平上的认识活动,另一个是用抽象的或形式化语言表述的其对象与过程一般不可直接观察的认识活动。相应的,可做出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的区分,并用可观察性与不可观察性来反映它们的基本特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时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由实践到认识,又由
9、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反复,这是认识前进运动的螺旋形式。 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局限性在于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 识。 理性认识以抽象和概括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从形式上看,它远离了客观对象,似乎是不可靠的。但从本质上看,只要是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更深层次上、更深刻、更完全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科学认识中的经验层次和理论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区别并没有固定的和绝对的意义,只有相对意义。在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认识过程中,经验认识和理论认识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
10、科学认识的感性阶段中,一般来说,以经验认识方法为主,但是,也往往使用理论的认识方法。在科学认识的理性阶段中,一般来说,以理论认识方法为主,但是,在建立一个理论时,也需要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检验、修正理论。 七、科学问题的概念地位、作用、提出、评价与选择 概念。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地位。科学研究是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的,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在科学认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的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作用。(1)为寻求事
11、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洽性)中发现问题。(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提出:(1)要尝试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提出同一问题(2)要尽可能把问题明确化 评价。一方面许多问题被科学家忽视了另一方面许多科学家在研究相同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不同科学问题在科学家心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确定对一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前,科学家会对之进行某种评价。 对问题的选择可大致遵循以下基本概念:课本p103 (1)主动性原则(2)新颖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
12、)开放性原则八、科学假说的概念、性质、作用、选择及转化 概念。科学假说作为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做出的假定性解释。 性质。科学假说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第一,假说具有科学性。第二,假说具有假定性。 作用。首先,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其次,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假说的这些作用,使它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历史上的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提出来的。 选择。第一,
13、科学假说应当符合科学世界观。 第二,科学假说不应当与科学中普遍的、久经考验的规律和理论相矛盾。 第三,科学假说不应当同已知的经过检验的事实相矛盾。第四,科学假说应当是可检验的。 转化:由于科学假说带有猜测性的成分,它最终能否被接受,即转化为科学共同体所广泛认同的科学理论,必须取决于实践。科学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一般应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假说转化为理论,应接受实践的检验。第二,假说转化为理论,还必须有预见性条件。 综上所述,假说一旦经受实践检验,具备解释性和预见性,就可以转化为科学理论。 九、逻辑思维方法的分类、作用、相互关系。答。 1、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 2、作用。逻辑思维是在
14、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它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态。 3、相互关系。形式逻辑思维把思维的内容和形式结构相对地分割开,仅从形式结构上研究概念、判断、推理以及联系的规律,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和排中率;辩证逻辑思维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上去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基本规律是对立同一律。 十、非逻辑思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作用答: 1、分类: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2、特点:形象思维是可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具体形状或形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a,非
15、逻辑性;b,过程的突变性;c,认识过程的突变性;d,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3、作用:形象思维:a,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b,能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c,在技术领域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直觉思维:a,导向功能;b,选择功能;c,创新功能。十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答: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和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模式。 1、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
16、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他们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2、空间转移模式。科学的发展具有地域上的不平衡性,表现为科学中心的长周期转移和短周期转移。 3、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各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总有一门或一组作为先导走在学科的前面,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地位的不平衡性。在一定时期内担当整个科学发展主导的学科,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就是带头学科。 4、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1)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3)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模式;(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十二、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工
17、程创新 答: 1、科技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科技创新就是要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增强科教兴国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我国的国情,科技创新的目标是在科学研究与开发,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德贡献率显著提高。 2、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技术创新,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实现任何一种
18、工业新的组织. 技术创新的特征分为创造性,风险性,资产性,高效性,社会性。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模式。 技术创新的内容,产品技术创新,工艺技术创新,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动力,科技推力模式,市场需求拉力模式,科技推力模式市场需求拉力综合模式,行政计划推进模式。 技术创新的战略,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技术模仿战略。 3、工程创新。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和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主战场。工程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的过程。工程中不但包括技术要素而且包括非技术要素,必须从“全要素”和“全过程”的观点认识和把握工程活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19、活动以“可重复性”为基本特征,其社会评价规范是只承认“首创性”,而工程活动却以“唯一性”和“当时当地性”为基本特征,这就使创新必然成为工程活动的内在要求。十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技术和科学的区别 1、技术和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和科学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 3、技术和科学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技术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可以预见的。 4、对技术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同。科学进步
20、的标准在于能否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生产出更新和更好的产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是将它们分开,而是要更好的统一考虑。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想到技术。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十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p204) 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自然科学发展中呈现的第一个主要趋势为:一方面物质科学继续揭示自然界更深、更广、更久远的层次和各种极限状态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另一方面系统科学与生命科学正逐步阐明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各类复杂系统的行
21、为规律。当代科学发展中的第二个主要趋势:当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的综合,综合表现为多层次、多难度的学科交叉于渗透,更表现为横断学科和综合性的学科群不断涌现。 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基础自然科学新成果为先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中的带头技术;各门类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围绕一个大问题或大目标的解决与实现形成庞大的综合性技术群;综合应用多种门类技术的复杂大系统的研制开发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以软科学为理论基础的多种社会技术成为现代技术体系的新门类;大多数技术创新出现于新产品的研制过程。十 五、科技与军事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是军事的基础,但是,科学技术先进并不意
22、味着军力的强大,军力的强大与否与领导阶层的取向有很大关系,对军事发展的需求又会促进科技的进步,历史上大多先进的技术都首先运用到军事上就说明这一点,同时,军事的发展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发展科技作出保障 (二)军事是科技的一部分,军事涵盖了当今最先进的科技,尖端科技仍然在军事领域应用最多。科技促进军事的发展,军事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个从 一、二战可以看出来,那个时期的科技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然后二战后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是因为军事科技转为民用,促进了经济等的发展。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军事的进步,而军事的快速进步则推动科学技术更上一层楼.因此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十
23、六、科技应用的社会效应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将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需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是在社会中产生的,而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也将为社会所吸纳,并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中。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又称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或作用,是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分析,它是指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环境、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作用的总称;从更高层面上看,这仅是科技社会功能的表现类型之一,是其全部价值体系当中的一种价值形态。 2、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于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服务,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增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有力杠杆” 3、科学技术对文化进步的作用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是历史过程的沉淀。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社会文化,技术属于物质文化,科学属于精神文化;同时,科学技术又对其他的社会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第16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