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主备人:彭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3、烛之武形象分析。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曹刿、孙权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3课时
【重难点突破】
基于学生文言基础薄弱的现实,但各班级又略有差异的现状,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各老师可根据班级情况,将课时设置为2-3课时。
第一课时着重朗读与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可细致,有条件的班级甚至可以让学生自行翻译,查漏补缺,重在落实。也可结合中学、高中重点篇目进行迁移,如《烛之武退秦师》第一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意思结合注解5理解后,可立即做25面第三大题第一小问“沛公军霸上”中“军”的理解。
第二、三课时重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即重难点的突破。文章围绕一“退”字而展开,围绕为什么要“退”秦师?如何“退”秦师?“退”完秦师后的影响来说。因此,抓住“退”这一关键词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概括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将所有重难点串联起来,更易于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深挖教材,根据学生的回答迁移、生成,对文章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