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复习》 学案
课前思考:
1.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哪些方面?
课堂探究
一、是什么: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3.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有一段讲到,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内容摘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5年来,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1.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
(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为什么
课堂探究: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生活原因;
2. 党和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据;
3.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4. 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说明党在新时代条件下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怎么办
探究:
1. 运用所学经济知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
2.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发挥领导作用
课堂练习
1.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 )
①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加快推进质量兴农
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③实现农业反哺工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④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社会活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应该( )
①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加强立法
②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③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④正确行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②③
3.“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桐乡荣星村落实“一事一议”制度,让村民参与本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讨论决定集体危旧厂房升级改造、建设集体所有的农贸市场和荣星商贸一条街等事情;积极落实土地流转政策,利用流转的土地建成了精品水果、水产养殖等农田产业基地,建设“农家乐”项目;村民借助区位优势从事羊毛衫加工,180多户村民自己当起了老板;如今村民腰包鼓了,村集体固定年收入从10年前的6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50万元。
经济发展了,村里投资近600万元硬化道路,实现了“通路到户”;陆续建成了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设施;组织修订了《村规民约》,编印《文明都来学〈弟子规〉》等读本,并通过“文明家庭”和“寻找荣星榜样”的评选,用道德感召村民,规范村民言行;成立法律顾问服务团,经常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并依据法律法规来调解村民间各种纠纷,村民关系更加和谐。
荣星村积极推进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三治”建设实践,开创了荣星村发展的新局面,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荣星村的做法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课后作业:
刚才荣星村的主观题材料,可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考查吗?可以从哲学角度进行考查吗?
请你模仿2017年全国一卷的第40题,命题一道文化生活角度或哲学角度的主观题,并写出答案要点。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