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强吸水聚合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pdf

上传人:ho****t 文档编号:56428 上传时间:2021-06-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30.28KB 下载积分:0.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强吸水聚合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超强吸水聚合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3年 第 1 0期 (总 第 2 8 8 期 ) N u mb e r 1 0i n2 0 1 3 ( T o t a l No 2 8 8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 ATERI AL AND ADM I NI CL E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3 1 0 0 2 5 超强吸水聚合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刘芳 。孟凡雷 ( 1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天津 3 0 0 0 7 4 ;2 西麦斯 ( 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 0 0 3 0 0 ) 摘要 : 采用 国家标准试验方法对不同掺量超强吸水聚合物( s u p e r a b s o r b e n t p 0 1 y I I l e r 简称 s A P ) 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进 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掺入 S A P 后 , 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 黏聚性和保水性有所改善 ; 硬化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S A P掺 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 但并没有呈现指数下降。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超强吸水聚合物 ;工作性 ;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 T U5 2 8 0 4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3 ) 1 0 0 0 9 8 - 0 3 E ffe c t o f s u p e r a b s o r b e n t p ol y me r on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on c r e t e LI UFa n g , MENG F a n l e i ( 1 T i a n j i n Mu n i c i p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4 , C h i n a ; 2 C E ME X ( T J ) L t d , T i a n j i n 3 0 0 3 0 0 , C h i n a ) Abs t r act: So me r e l a t i ve r e s e arc h e s a r e ma d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wo r k a b i l i t y a nd c o mp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wi th di ffe r e n t a mo un t o f SAP US i n g c o u n t r y t e c h ni c a l s t an d a r d Ex p e rime n t al r e s ul t s s h o w tha t the s l ump o f c o n c r e t e i nc r e a s e d, c oh e s i o n a n d wa t e r a bs o r p t i on r e t e nt i o n a l - S O h ad b e e n i mp r o v e d a f t e r the S AP wa s a d d e d i n the c o n c r e t e ; the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r e n gth o f h a r d e n e d c o n c r e t e d e c r e a s i n g g r a d u a l l y wi t h t h e a mo un t o f S AP i nc r e a s i n g, b u t n o t va r y i n g wi th a i n de x c o n ne c t i o n K e ywo r d s : h i g h p e r f o r m anc e c o n c r e t e ; s u p e r - a b s o r b e n t p o l y me r ; w o r k a b i l i ty;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0 引言 高性能混凝土养 护的突出问题是早期 的大量塑性泌 水以及快速水化造成 的水分不足 , 因此其养护的立足点应 该控制其早期的质量损失 以及增加 内部相对湿度 1- 2 。 即要 求该养护技术既能保水 , 又能避开致密的结构层在其 内部 最需要湿 度的区域 内及 时增水养护 。 而超强吸水 聚合物 ( S u p e r a b s o r b e n t P o l y m e r o r S A P ) n 入到高性能混凝土中可 以满足这一需要 _3 _ 。 在混凝 土中加入 S A P的方法由丹麦工 业大学的 O M J e n s e n 和 P F H a n s e n共同提出 , 并得到了国 际学术界的广泛认 同网 。 与人造轻骨料相 比 S A P 颗粒更小 , 在混凝土 中分散均匀 , 可最大限度地 发挥作用 。 S A P材料 吸水量大 , 可以有效地补充水泥石 中的水化用水 同 。 因此 , 本试验主要研究 S A P对新拌混凝土坍落度 、 黏聚性 、 保水 性 , 及硬化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1 试验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 1 试验原材料 水泥采用 P 0 4 2 5 级 水泥 , 粗骨料采用 5 5 l r l r fl连 续级配天然碎石 , 细骨料采用 I I 区中砂的天然河砂 。 超强吸水聚合物 ( S A P ) : 采用 由丙烯酸 和多种单体共 聚而成 , 公称粒径为 0 0 7 5 m m, 吸水性强( 最大吸水能力为 其 自身重的数百倍 ) 。 其性能指标见表 1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4 _ 2 2 98 表 1 S A P性能指标 吸水前的 S A P颗粒如 图 1 所示 , 吸水后 S A P颗粒如 图 2 所示 。 吸水前 , S A P 呈 白色粉末的聚集状态 , 吸水后 , 体 积溶胀, 变得滚圆富有弹性 , 用手触摸有润湿感 , 施加一定的 压力 , 水不会释放出来 , 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 1 2 试 验 方 法 ( 1 )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检测方法 : 新拌混凝土工作 性能检测按 G B T 5 0 0 8 0 - - 2 0 0 2 (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 进行。 ( 2 )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混凝 土抗 压强度的测定按 G B T 5 0 0 8 1 -2 0 0 2 ( ( 普通混凝 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 进行 , 抗压强度试件尺寸为 1 5 0 m mx l 5 0 mmx l 5 0 m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7 2 8 5 6 9 0 龄 期 d 图 4 不同 S A P掺量对各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图 4 , 当 S A P掺量 为 1 2 8 k g m 时 , 其 3 、 7 、 2 8 、 5 6 、 9 0 d 强 度 比基准混凝 土分别下降了 2 2 2 、 1 6 9 、 1 2 5 、 1 2 0 、 l 2 3 。 当掺量为 2 5 6 k g m 3 时 , 其 3 、 7 、 2 8 、 5 6 、 9 0 d强度相 比基 准混凝 土分别 下 降 了 2 9 9 、 2 2 6 、 1 8 5 、 1 7 2 、 1 7 9 ; 当掺量为 3 8 4 k g m 时, 其 3 、 7 、 2 8 、 5 6 、 9 0 d 强度相 比 基准混凝土分别下降了 4 2 1 、 3 0 4 0 0 、 2 2 7 、 2 2 1 、 2 2 3 。 从上述数据可知 , 不同 S A P掺量混凝土的 3 d 抗压值 下降最多 , 随着龄期的增加 , 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 , 其抗压 值下降幅度逐渐减小 , 到 2 8 d 基本趋于稳定。 原因是当混凝 土养护 3 d , 即水泥水化 3 d时 , 由于浆体的 白干燥效应 , 混 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下降 , S A P颗粒 中的水逐渐扩散到水泥 浆体 中对其进行养护 , 同时 自身体积开始缩小 , 见图 5 旧 。 但仍未完全放出水 , 其在混凝土 中依 旧是强度低的第二相 , 导致 其 比基准混凝 土强度降低 明显 。 而水 化 7 d时 , S A P 中的水基本释放完毕 , 颗粒尺寸缩小到与未吸水 时相当 , 并 在浆体 中留下蜂窝状孔洞 ( 图 6 ) 61 , 减小 了试件 的有效 截 面积 , 试件受压 时在孔洞处易造成应力集中 , 促进微 裂 纹 的生成与发展 , 降低了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 , 但与 3 d 时相 比 , 强度下降幅度稍有 回升 , 可知 S A P中水 的释放 , 使 部 分水泥进一步水化 , 弥补 了部分强度损失 。 图 5水化 3 d时 SAP形 态 同时 , 由图 4 在同一龄期下 , 随着 S A P掺量的增加 , 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幅度逐渐增大 ,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一 方面是引人了强度较低的第二相颗粒( 预吸水 S A P颗粒 ) , S A P尺寸较小 , 吸水过程 中, 一部分颗粒瞬间达到吸水平 上接第 9 7页 【 8 】方祥位, 申春妮, 杨德斌 , 等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速度影响因素 研究【 J 1 建筑材料学报, 2 0 0 7 , l O ( 1 ) : 5 9 9 6 9 G B T 5 0 0 8 2 -2 0 0 9 ,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 s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 0 0 9 1 0 】 王琴 , 杨鼎宜 干湿循环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影响 混凝土 , 2 0 0 8 ( 3 ) : 2 2 2 4 【 】 张亚梅, 陈胜霞 , 高岳毅 浸一 烘循环作用下橡胶水泥混凝土的 性能研究【 J _ 建筑材料学报 , 2 0 0 5 ( 1 2 ) : 6 6 5 6 7 1 1 2 】 高润东, 赵顺波, 李厌斌, 等 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硫酸盐侵 1 0 0 图 6水化 7 d时 SAP形态 衡 , 把一些未来得及吸水的颗粒包裹在内, 使得其吸水困 难 , 这些吸饱水的和未来得及 吸水的颗粒 以及一些吸 了一 部分水的颗粒相互黏聚成团 , 如果加入水泥浆中则相 当于 引入 了较大的孔洞缺 陷, 从而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较大 影响。 另一方面可能是引入了更多气孔, 增加了孔隙率, 降 低 了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 但是 随着 S A P掺量的增加 , 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并没有呈现指数关 系下降 , 而是降低幅度逐 渐减小。 也就是说 S A P掺量较高时, S A P的放水效果要好 于掺量较低时的放水效果。 3结论 ( 1 ) 在混凝 土中掺入 S A P后 , 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增 加 , 流动性增大 , 且随着 S AP 掺量的增加 , 坍落度增 大幅 度增加。 ( 2 ) 随龄期的增长 , 不 同 S A P掺量 的混凝土 的抗压强 度在不断增长, 掺加 S AP 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与基准混凝 土相似 。 掺入 S A P 后 , 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有所 降低 , 且 随 着其掺量的不断增加, 抗压强度也在逐渐降低 , 但降低幅 度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1 杨占印, 曹德光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探讨 J 】 _ 建筑 技术开发 , 2 0 0 4 , 3 1 ( 4 ) : 1 2 1 5 I 2 黄志 辉 , 施 养杭 高性能混凝 土及其应 用前景【 J 基建 优化 , 2 0 0 5 , 2 6 ( 2 ) 3 曾玉珍 国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 水平展望 J 1 _ 国外公路 , 1 9 9 9 , 5 ( 1 ) 【 4 】J E NS ON 0 M, HAN S EN P F Au t o g e n o u s d e f 0 m a t i m a n d c h a n g e o f t h e r e l a l i v e h u mi d i i n s i l i c a f u me - mo d i fi e d c e m e n t p a s t e 【 J 1 A C I M a t e r i a l s J o u r n al, 1 9 9 6 , 9 3 ( 6 ) : 5 3 9 5 4 2 5 B E N T Z D P, S NY DE R K AP r o t e c t e d p a s t e v o l u me i n c o n c r e t e e x t e n s i o n t o i n t e r n al c u r i n g u s i n g s a t u r a t e d l i g h t w e i g h t fi n e a g g r e g a t e 叨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1 9 9 9 , ( 2 9 ) : 1 8 6 3 1 8 6 6 胡曙光 , 周宇飞 , 王发洲 , 等 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对混凝土自收 缩与强度的影a f t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2 0 0 8 , 2 5 ( 1 ) : 2 5 2 7 作者简介: 联 系地 址 : 联系电话 : 刘芳( 1 9 8 5 一 ) , 女 , 助理工程师 , 从事混凝土检测和咨 询工作 。 天津市东丽开发 区一经路 2 5 号 天津市路桥技术工 程中 ( 3 0 0 3 0 0 ) l 5 9 2 2 2 7 31 1 5 蚀劣化机理试验研究 J 】 土木工程学报, 2 0 1 0 , 4 3 ( 2 ) : 4 8 5 4 1 3 】 李凤兰, 孙心静, 高润东, 等 长期浸泡作用下硫酸根离子在混凝 土中的传输规律试验研究叨 灌溉排水学报 , 2 0 1 0 , 2 9 ( 1 ) : 9 0 9 2 作者简介 : 联系地址 : 联系电话 : 张迪( 1 9 8 7 一 ) , 男 ,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主要从事混 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 1 0 0 号 北京工业大学( 1 0 0 1 2 4 ) 1 5 2 01 2 2 9 5 0 4 5 5 4 4 3 3 2 2 1 1 苫 魑出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