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其文化内涵以及古今多样化的思想内涵。过程与方法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探究“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和”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讨论探究法,感悟实践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
2、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环节二合作探究环节二合作探究环节二合作探究环节二合作探究一、探“和”之义1.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
3、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1)理解材料的大意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而暗地里却不服气,有时还会拆人家的台。 (2)讨论:“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何意义?“和而不同”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
4、,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独立的思考、博大的胸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从崇高美德的角度来看:“和”与“同”不一样。“同”是对一个事物的简单复制,“和”是不同事物间的协调及新事物的创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是这个道理。2. “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自行搜集,适当补充,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克明俊德
5、,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1)理解材料的大意第一则:他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人人友爱,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盛。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第二则: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心情平静无偏无倚),(喜怒哀乐的感情
6、)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间(万物)最大的本源;和,是天下最畅通之道。如果能做到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才能孕育生长。 (2)“和”的含义: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3.由“和”故事联想到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和”文化。 “和”文化
7、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二、寻“和”之用1.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
8、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2.下面是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读后你对“和”又有怎样的深刻认识?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因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和好,一起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
9、理国家。 只有胸怀宽广、以国家为重的人,才能做到不计自己的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3.浏览课本中“六尺巷”的故事,体会“和”的真谛。(1)互相谦让,能使邻里和睦。(2)与人相处要心胸豁达,才能和睦相处。(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三、班级讨论会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班级议事规则:(1)讨论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不可进行人身攻击。(2)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可以保留意见,给对方发言的权利和机会。(
10、3)用语要礼貌、得体,说话有礼有节。2.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闻事件为话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时事讨论后,大家以“和而不同”为理念,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启发,共同受益。活动步骤:(1)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设置三个话题,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话题。(2)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搜集并阅读与该话题有关的新闻报道及评论。仔细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3)小组内讨论、交流。观点一致的同学结成伙伴,共同整理资料,深入交流,最后推荐一名同学参加时事讨论会。被推荐的同学组成该话题的时事讨论组。另外推荐一名讨论会主持人。(4)在班上举办时事讨论会。讨论会可分为三个时段,每个时段一个话题。由该话题组的
11、时事讨论会成员及主持人共同完成。讨论时注意遵守之前制订的“议事规则”。(5)讨论会期间,主持人可根据情况,随机邀请听众参与讨论。(6)其他同学在旁听讨论会时要认真,并仔细观察讨论会成员的表现。选出你认为表现最佳的同学,并说明选他的理由。四、活动总结自古以来,“和”已经落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大。家庭内部有“家和万事兴”之说,人与人之间讲“和气致祥”,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国家之间讲“和衷共济”。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以和为贵”的精神品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外来、对他人的侵略毫无原则地忍让。如果受到外来的侵略,我们要奋起抗争,保护国
12、家的和平和安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环节三点拨归纳 探“和”之义 (讲故事) 以和为贵 寻“和”之用 (谈看法) 班级讨论会 (明道理)环节四拓展延伸环节四拓展延伸1.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中国文化中的“和”一定有了许多的认识和理解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收获。 2.积累与以和为贵有关的名人故事。罗威饲犊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
13、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司马徽让猪司马徽 (人称水镜先生 ) 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惭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杨翥(zh)卖驴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他对驴子特别偏
14、爱,每天上朝回家,他常常不顾家人的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给驴子喂上等的饲料。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的住房旁边,半夜总要起床看一两次,生怕那宝贝驴子受什么委屈。 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了,竟然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自然备加疼爱。可是,这孩子有个毛病,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眼看那孩子一天天消瘦下去,父母伤透了脑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杨翥。杨翥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于令仪宽偷北宋时,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人,一生勤劳持家,到晚年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但他从不做为富不仁、欺压乡邻的事情,而是仁爱为怀,宽厚待人。一天晚上,有人潜入他家里偷东
15、西,被他的几个儿子抓住了。喊声惊动了正在书房里读书的于令仪,他提着灯笼向这边走来,用灯笼一照,认出这个低着头站在他面前的盗贼竟是邻居的儿子,不禁大吃一惊:“你向来是个本分的青年人,从未有不良行为,为什么现在干这种事呢?”邻居的儿子回答说 :“父亲近来有病,卧床不起,家里穷困请不起医生,不得已走了这条路。”于令仪听后,很是同情,于是问他想要什么。年轻人说:“需要十千钱,就可以请医生给我爸治病了。”十千钱对于令仪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但还是如数给了他。邻居的儿子拿了钱刚要走,于令仪又喊住他:“你家很穷,现在又是深更半夜,你匆匆忙忙地带这么多钱回家,遇上巡逻查夜的盘问你,你怎么说呢?”于是留他在家里过夜,第二天才让他回家。事后,邻居的儿子感到十分惭愧,从此改过自新,像于老伯那样宽厚诚实待人,勤俭持家,成了一个好后生。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指导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使他们懂得了“以和为贵”的重要性,体验到了“以和为贵”的快乐。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希望同学们将“以和为贵”贯穿至自己的言行中,提升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