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史”专题学习资料范文(精选 14 篇)第一篇:“四史”专题学习资料 1.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2.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有两个人贡献特别突出,在党的创建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他们是陈独秀和李大钊。3.1921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4.1922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和道路。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6.1922 年 1 月爆发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1923 年 2 月 4 日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爆发,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点。7.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8.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9.192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10.1925 年 12 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指出了谁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谁是中国革命的朋友。11.1926 年 9 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2.1927 年初,毛泽东到湖南湘潭、湘乡、长沙等地考察,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驳斥了党内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论述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13.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 15 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14.1927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5.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思想。这次会议史称“八七会议”。16.1929 年 12 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决议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史称古田会议。17.1931 年 11 月 25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通令,成立以朱德为*,王稼祥、彭德怀为副*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的红军。18.1934 年 10 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1935 年 9 月,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在陕西省延平县会师,是红军长征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部队。20.1935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21.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22.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3.1937 年 8 月 25 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24.1937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5.193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 省 13 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26.1937 年 12 月 25 日,新四军第一个军部在武汉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27.1938 年 9 月 29 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确定党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28.1939 年 7 月 7 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等主张。9 月 16 日,毛泽东将以上三点主张概括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29.1939 年 8 月 7 日,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话。30.1940 年 8 月,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参加部队有105 个团约 20 万人,故称百团大战。此役,沉重地打击了敌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第二篇:“四史”专题学习资料 在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 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这里所谓“大历史观”,就是指将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或较短的历史时期与其他历史事件或较长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坚持整体化的历史意识,综合运用归纳和比较等手段,通过长时段、大视角的观察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事件的真正意义。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也要具备这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具体来讲,就是应当把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史、改革开 放 40 多年奋进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500 多年发展史,放到 180 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500 多年近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和 3000 多年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中去认识和把握。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完成了“180 年中国人 民近代以来斗争史”由衰转盛的关键转折 2020 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0 周年,也是中国历史走 入近代 180 周年。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痛苦折磨,因为落后而挨打,因为挨打又更加落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列强一次次践踏中国国土、摧残中国人民、掠夺中国财富。因此,也同样是从 180 年前开始,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站了出来,进行不懈奋斗。这里所说的“先进”,是相对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而言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不断涌现,但却没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人终于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之落后,不仅仅在于器物和制度,更根本的是思想。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中国终于看到了命运转折的曙光。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 1921 年到 1949年,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从 1949 年到 1978 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 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 年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近百年的奋斗,完成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转折。二、“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史”实现了“5000 多年中华民 族文明史”追求理想社会的最高成就 最新发现的距今 5300 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河洛古国”,再次用考古证据验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与传承有绪。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凭借着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建设大好河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中国人民当然知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但我们从未放弃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我们用一代代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执着追求全面小康、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 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伟大的飞跃。70 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新中国跨越式成长,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正处于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我们 的综合实力远超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即将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步迈向现代化。我们当然还要居安思危、继续奋斗,但无可否认,新中国 70 多年成长,取得了 5000 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到目前为止追求理想社会的最高成就。三、“改革开放 40 多年奋进史”创造了“500 多年近代世 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 世界历史步入近代,是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开始的。虽然早在 14、15 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直到 16 世纪才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 之后的 500 年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共同构成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资本主义一方面在全球血腥扩张与掠夺,另一方面也确实促进了巨大的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 500 年,是全 球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 500 年。当然,人类发展史上的这段伟大传奇绝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带来的,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力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 1978 年以来,坚持走社会 主义道路的中国,更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传奇中的传奇”。我们用 40 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无论从发展的速度还是质量来看,这 40 多年奋进所创造的增长奇迹,即便放到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中,也堪称前所未有。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500 多年发展史”书写了“3000 多年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最伟大的辉煌篇章 追求理想社会是全人类共有的普遍现象,只要文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就一定会产生出如何实现理想社会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既体现于经济发展方面,也更典型地体现在政治文明方面。距今 2000 到 3000 多年前,世界各主要文明大都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开始自觉地追求善政、良政,力图从政治制度的完善入手,建立“人间天国”:在古巴比伦,颁布了 汉谟拉比法典;在中国,有周文王“制礼作乐”;在古希腊,发展出相当完善的“城邦政治”3000 多年来,由于理想社会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歇,人类的政治文明成就也日新月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在追求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上最接近成功的努力。社会主义几乎与资本主义同步诞生,1516 年英国人莫尔发表乌托邦,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50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遭受过失败,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失败掩盖不了成就,历史表明,未来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必将由社会主义去书写。中国共产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最终的胜利。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所有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在进行“四史”的学习时,需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样才能真正清楚地“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从而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第三篇:“四史”专题学习资料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多次强调要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2021 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四史”,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党史】想要学好“四史”必修课,就要以党史为抓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国情,才能在新时期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历史早已证明,1921 年我党建立至 2021 年的百年间,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是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民造福的历史。【新中国史】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自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完成了从世界体系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华丽转身。70 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史】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发表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同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8 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户农民冒险实施了“大包干”,向中国农村改革发出第一份宣言。在深圳,随着“开山炮”的响起,蛇口首次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农村到城市,从集体到个人,一股股强大的改革气旋喷涌而出。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其发展可以总结为六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开创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重要的参与者,起到了强大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中流砥柱。回顾历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大学生要深入学习好“四史”,做到以史为鉴,把握当下,努力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篇:“四史”专题学习资料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召开。派出 13 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 年 7 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三、党的三大 1923 年 6 月 1220 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四、北伐战争 1926 年 7 月 9 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 年 12 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五、南昌起义 1927 年 8 月 1 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六、“八七”会议 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七、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 9 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 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 年 2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九、古田会议 1929 年 12 月 2829 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十一、遵义会议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十二、“一二九”运动 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 年 12 月 1725 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十四、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借口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开展了全国性抗战。十五、百团大战 1940 年 8 月 20 日1941 年 1 月 24 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达到 105 个团、20 万余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振奋了全国民心。十六、党的七大 1945 年 4 月 23 日6 月 11 日,七大在延安举行。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1949 年 9 月 21 日至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10 月 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 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十、党的八大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我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了序幕。党和人民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载入党的光辉史册。二十二、党的十二大 1982 年 9 月 111 日,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大会制定了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只设总书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二十三、党的十三大 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二十四、党的十四大 1992 年 10 月 1218 日,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二十五、党的十五大 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十五大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二十六、党的十六大 2002 年 11 月 814 日,十六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入党章,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1 月 15 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二十七、党的十七大 2007 年 10 月 1521 日,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11 月 22 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二十八、党的十八大 2012 年 11 月 814 日,十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1 月15 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二十九、党的十九大 2017 年 10 月 1824 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选举*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三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五篇:“四史”专题学习资料 学党史,强信念,做共产主义事业的举旗人;学军史,铸军魂,做履行使命的合格军官。这是主任在学党史学军史活动中教导我们的,这两句话激励了我们去学党史学军史的热情。学党史军史已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确实学到了不少、收获了不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有了很深的了解。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既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我们只有学习好了党史,了解了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只有学习好了军史,作为一名未来解放军军官,我们只有打牢基础,我们才能争做一名合格的共和国军官。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爆发。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一支人民的军队,紧密的同人民联系在一起,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是这一支人民的革命武装部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过 8 年的浴血抗战,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之后的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带领这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全中国。蒋介石始终没有用真正放弃消灭中国共产党及解放军的企图,知识为了进行准备、争取时间,才在表面上与中共进行和谈。在他完成全面内战的准备与部署后,不顾他自己于 1946 年 6 月 21 日下达的延长停战八天的命令,6 月 26 日就对中原解放军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是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开始。但是的国民党军队占有极大优势,火力和机动性都远较人民解放军强。蒋介石凭借其在军事上的优势,决定采用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但是人民解放军没有被强敌吓到,对其发动了坚决反击,慢慢的极大的削弱了国民党军的力量。击退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且实行局部反攻,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使战局发生了有利于解放军的重大变化,为转入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八年抗日战争中,党倡导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随后惊进行的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重新真正的站立起来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随着中国革命的进展,主张走中间道路的人丢掉了幻想,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做出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选择,使党的领导有了最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将新中国建设成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正是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面对强敌时,紧密的同人民联系在一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民解放军在内战中赢得胜利就像在抗日战争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内战开始之前国民党有那么强大的优势,然而被人民解放军打到如此地步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二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三是国民党方面政治腐败,指挥不当,不得人心。四是解放区全体官兵的英勇作战。一个装备精良的部队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领导是不会有什么战斗力的,但是无论什么部队,都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因为广大人民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所谓“得民心得天下”,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部队就会有更加强大的后盾,还有军队里面官兵要团结,要英勇善战,这样才能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最重要的是战争的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为了国内的和平才与国民党发动战争的,而国民党是为了推翻中共共产党的政权而发动的全面内战,蒋介石破坏了停战协议,本来就违背全国人民的意愿,将人民至于水深火热之中发动战争,这也注定了蒋介石的失败。第六篇:“四史”专题学习资料“学四史守初心党史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了这99 年来的光辉岁月。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召开。派出 13 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2 年 7 月,二大在上海举行。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三、党的三大 1923 年 6 月 1220 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四、北伐战争 1926 年 7 月 9 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28 年 12 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五、南昌起义 1927 年 8 月 1 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六、“八七”会议 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七、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 9 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 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八、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1928 年 2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九、古田会议 1929 年 12 月 2829 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军队建设方面,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等;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等。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红军长征 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十一、遵义会议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十二、“一二九”运动 1935 年 12 月 9 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之后,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十三、瓦窑堡会议 1935 年 12 月 1725 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十四、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借口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开展了全国性抗战。十五、百团大战 1940 年 8 月 20 日1941 年 1 月 24 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达到 105 个团、20 万余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振奋了全国民心。十六、党的七大 1945 年 4 月 23 日6 月 11 日,七大在延安举行。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十七、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1949 年 9 月 21 日至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会议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决定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10 月 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十九、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 年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度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十、党的八大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八大在北京召开。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二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