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数值分析.pdf

上传人:ai****e 文档编号:56388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数值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数值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数值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数值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3年第 2期 2月 混 凝 土 与 水 泥 制 品 CHI NA C 0NCRE T E AND C E MENT P ROD UC T S 2 01 3 No 2 F e b r u a r y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数值分析 李艳 艳 ,一 , 李 强 。 , 涂金 龙 1 ,2 , 刘 坤 ( 1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天津 3 0 0 4 0 1 ; 2 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 3 0 0 4 0 1 ; 3 唐山学院 , 0 6 3 0 0 0; 4 河北工业大学校园规划处 , 天津 3 0 0 1 3 0 ) 摘 要 :为研 究聚 丙烯纤

2、维混凝土结构 的受力性能 ,对 6根不 同掺入 量的聚 丙烯 纤维混凝 土梁进行 了试验研 究 , 并利用 ANS 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 受力过程进行 了非 线性数值仿真模拟 。 研究结果表明 : 掺入聚 丙烯 纤维的混 凝土 梁裂缝 宽度较相 同条件 下未掺入聚 丙烯纤维的混凝土 梁小,聚 丙烯 纤维能够提 高混凝 土梁的抗裂性能 ;配置 HR _ B 5 0 0级钢 筋的聚 丙烯 纤维混凝土 梁在使 用阶段 能够满足 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 范 ( G B 5 0 0 1 0 2 0 1 0 ) 裂缝宽度 限 值的要 求; 非线性有 限元数值模拟 结果 与试验 结果吻合较 好 , 该方 法能

3、够有效地模拟聚 丙烯 纤维混凝土梁的受 力过 程 。 关键 词 : 高强钢筋 ; 混凝土梁 ; 聚丙烯 纤维; 裂缝 宽度 ; 数值 分析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me c h a n i c a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fi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6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fi b e r

4、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s wh i c h h a v e d i f f e r e n t d o s a g e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fi b e r a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u s i n g t h e fi 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i s s o f t wa r e ANS YS ,n o n l i n e a r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f o r

5、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e x p e ri me n t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I e r e s u h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c r a c k wi d t h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fi b e r c o n c r e t e b e a m a r e s ma l l e r t h a n t h e u n i n c o r p o r a t e d o n e s t h e p o l y p mp e n e fi b e r c a n i

6、mp r o v e t h e c r a c k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c o n c r e t e b e a m s n 1 e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fi b e r c o n c r e t e b e a m s r e i n f o r c e d wi t h HRB5 0 0 c a n me e t t o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c r a c k wi d t h l i mi t s o f” De s i g n S p e c i fi c a t

7、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s ”f GB 5 0 0 1 0 2 0 1 0 )d u ri n g t h e u s i n g p h a s e A n d t h e n o n l i n e a r fi n i t e e l e m e n t n u m e r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a g r e e s w e l l w i t h t h e e x p e ri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wh i c h i n d i c a t e s t

8、h a t t h i s me t h o d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s i mu l a t e t h e f o r c e p r o c e s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fi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b e a ms Ke y wo r d s : Hi g h s t r e n g t h s t e e l b a r ; C o n c r e t e b e a m;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fi b e r ;

9、C r a c k wi d t h ; Nu me ri c a l a n a l y s i s 中图分类号 : T U 5 2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4 6 3 7 ( 2 0 1 3 ) 0 2 - 5 3 0 4 0前 言 HR B 5 0 0级钢筋作为 G B 5 0 0 1 0 -2 0 1 0 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 推荐采用 的受力主筋 ,具有强度 高 , 延性好 、 降低材料消耗等优点 , 但对于提高构件 的变形能力的作用并不明显 , 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过 大的裂缝从而不能满足结构 的适用性要求圆 。而聚 丙烯纤维作为一种增强材料 , 可以有

10、效增强混凝土 抗 冲击性及柔 韧性 , 提高普 通混凝 土力学性能l3 。 可见 , 在高强钢筋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成 为一 种提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抗裂性能 的科 研思 路 。同时 , 现有文献 中虽然也有一些聚丙烯纤维混 凝土数值模拟 的分析 5 - 7 , 但是对配置 HR B 5 0 0级钢 筋 的聚丙烯 纤维混凝土构件 的受力性能 的数值模 拟分析尚未发现。因此 , 本文通过配置 高强钢筋的 聚丙烯纤维混凝 土梁的受弯试验来分析聚丙烯纤 维对混凝土抗裂性能 的影响 , 并在试验分析基础上 利用有限元软件 A N S YS模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 基金项 目: 河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11、 目( E 2 0 0 9 0 0 0 0 7 3 ) 。 的工作性能。 1 试验 概 况 对 6根不同聚丙烯纤维掺入量 的配置 HR B 5 0 0 级钢筋的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性能试验 , 构件分为 L 、 L X A及 L X B三组 , 每组两根混凝土梁。其中, L 系列的混凝 土梁未掺人 聚丙烯纤 维 , L X A、 L X B 系列为掺人定量聚丙烯纤维 的混凝土梁 , 其掺入量 分别为 0 9 k g m 和 1 2 k g m 。本试验皆为破坏性试 验 , 采用两点对称集 中加载方式 。试验梁的截面形 式如图 1所示 , 配筋情况如表 1所示。聚丙烯纤维 的参数如表 2所示 ,

12、混凝土及 H R B 5 0 0级钢筋的相 关力学性能如表 3 、 表 4所示 。 图 I 加 载装 置及 截面形式 L_ J A A 一 5 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3年第 2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第 2 0 2期 表 1 试件配筋情况 构件 , , 注 : 0 0 一混 凝 土 立 方 体 1 0 0 mmx 1 0 0 mmx 1 0 0 mm抗 压 强 度 ; 一 混凝土标准 立方体 1 5 0 m mx 1 5 0 m mx 1 5 0 ram抗压 强 度 , 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 一 混凝 土抗拉强度。 表 4 HR B

13、 5 0 0级钢筋实测材料性能 2试验 结果 分析 2 1 试验现象 在试 验施加荷载作用下 , L系列在梁 的跨 中纯 弯段范围内首先出现竖直裂缝 , 随着试验荷载的不 断增加 , 裂缝数量逐渐增多 , 裂缝宽度也在增大 , 但 是裂缝 间距却不断减小 , 当试验加载逐渐接近试验 梁的极限荷载时,试验梁的裂缝数量趋于稳定 , 裂 缝 间距不再变化 ,但是裂缝 的宽度却增长较快 , 尤 其是纯弯段 内的主裂缝宽度增加最快 , 直到试验结 束。掺入定量聚丙烯纤维的 L X A、 L X B系列的试 件裂缝发展规律与 L系列试件基本一致 ,但是同 L 系列试件相 比, L ) ( A、 L X B

14、系列试件 的裂缝数量更 多 , 平均间距也明显减小 , 如图 2所示 。由此可知 , 掺人聚丙烯纤维的试验梁裂缝数量更多 , 通过更多 的裂缝来承担试验梁开裂的能量 , 从而提高 了试件 的抗裂能力 。 2 2 裂缝宽度及限值分析 G B 5 0 0 1 0 -2 0 1 0在正常使用状态验算时规定 : “ 三级裂缝控制等级时 ,钢筋混凝土构件 的最大裂 缝宽度可按荷 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 响 的效应计算 , 三级裂缝控制等级是允许 出现裂缝的 构件” 11 ,即文中试验梁均属于三级裂缝控制构件 , 其 最 大 裂 缝 宽 度 不 应 超 过 最 大 裂 缝 宽 度 限值 0 3 mm

15、。依据试验实测的短期裂缝宽度乘以长期荷 载作用下 的裂缝增大系数 1 5 ,得到推算 的使用阶 段裂缝宽度 , 并与 O 3 ram的限值 进行 比较 , 结果如 表 5所 示 。 从试验计算结果表 5可 以得 出 , L x1 一 A裂缝 宽度 为 L 1 裂缝宽度的 8 7 1 2 , L X1 - B裂缝宽度为 L 1 裂缝宽度的 8 7 4 3 , L ) ( 2 一 A裂缝宽度为 L 2裂缝 5 4 图 2 裂缝分布示意 图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李艳艳 , 李 强, 涂金龙 , 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数值分析 表 5 使 用阶

16、段试验梁裂缝宽度 注 : I ) 。 短期 最大裂缝 宽度的实测值 ; 一 推算的长期 最大裂缝宽度 。 宽度的 8 1 5 9 , L X2 一 B裂缝宽度为 L 2裂缝宽度 的 8 1 7 8 。即掺入 O 9 k g m。 及 1 2 k g m 。 的聚丙烯纤维 可使试验梁的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减小 , 且减小 数值相差不多。由此可见 , 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 有效 的减小高强钢筋混凝土梁 的裂缝宽度 , 从而提 高混凝土梁 的抗裂性能 。同时 , 试验梁在使用阶段 裂缝宽度值 都小于 0 3 mm, 按 G B 5 0 0 1 0 -2 0 1 0 ( 混 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 规定

17、, 配置 HR B 5 0 0级钢筋 的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受弯梁在使用 阶段能够满足裂 缝宽度限值的要求。 3 数值模拟分析 3 1 模型建立 结合 A N S Y S中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和分离式 的 两种建模 思路罔, 把聚丙烯纤维作为一种类似钢筋 的加强材料和混凝 土整体式建模 , 钢筋和混凝土还 是 以分离式建模 。混凝土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单 元 S o l i d 6 5 , 钢 筋采用 L i n k 8单元 , 聚丙烯纤维按掺 量在混凝土实常数设置中输入三个方 向的体积率。 依据试验情况 , 为避免应力集 中现象 , 在两个支座 处设置刚性垫块 , 采用 S o l i d 4 5单

18、元 , 混凝土破坏准 则采用 Wi l l i a n o p w a n k e 5参数强度准则 ,其参数 设置参照相关文献【8 J 叫 , 裂缝处理方式为弥散 固定裂 缝模型。混凝土及钢筋的计算模型如图 3所示 。 ( a )混凝土 ( b ) 钢筋 图 3 混凝土 和钢筋 的计算模 型 3 2 本构关系 ( 1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 G B 5 0 0 1 0 -2 0 1 0给 定 的曲线 ,采用 A N S YS中的多线性各 向同性强化 ( MI S O) 模型。 ( 2 ) 钢筋 的本构关 系按 理想弹塑性考虑 , 采用 A N S Y S中的双线性各 向同性强化( B I S

19、 O) 模型【 “ 】 。 ( 3 ) 聚丙烯纤维采用理想 线性模型 , 采用 厂家 提供 的弹性模量和泊松 比。 3 3 计算结果对比 ( 1 ) 试验梁极限荷载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 和试 验结果对 比如表 6所示。 由表 6可 以看出 , 6根试验梁 的极限荷载 的模 拟结果与试验值相差很小 ,最大差值仅为 5 3 , 模 拟效果较好。 ( 2 ) 试验梁有 限元数值模 拟裂缝 开展 图如 图 4 表 6 极 限荷载对 比表 所 不 。 由图 4可 以看出 , 其裂缝分布规律与分布范围 与试验现象( 图 2 ) 相符 , 裂缝首先出现于纯弯段 , 加 载 中后期 , 混凝土梁弯剪区段陆续出现

20、裂缝 , 可见 裂缝分布模拟结果较好。 ( 3 ) 试验测得跨 中纯弯段纵筋应变发展情况 , 一 5 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3年第 2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第 2 0 2期 一 : : 。 ; T n1 4 7 1 5 4 LL 一 L 一 图 4 L XI - B裂 缝 开 展 作荷载一 钢筋应力 曲线对比, 如图 5所示。 由试验梁 L XI B的纵筋荷载一应力曲线可 以 看出, 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 当荷载大于 6 0 k N m时, 模拟值与试验值之间差值逐渐增大 , 这主要是 钢筋建模时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的结果 。 昌

21、 Z 铺 挺 1 4 O 1 2 0 1 o 0 8 0 6 0 4 0 2 0 O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7 0 0 应力 MP a 图 5 L X1 一 B荷 载 一 钢 筋 应 力 曲线 ( 4 ) 试验梁荷载一 挠度曲线对 比 试 验梁 L X1 一 B荷 载一 挠 度 曲线 如 图 6所 示 , A N S Y S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 曲线发展规律一致 , 差 值在 1 0 以内 ,最大差值 出现 在荷 载加载 2 O 4 0 k N m的范 围内。主要原 因是在这个荷载范围内 混凝 土开裂 , 而在建立有限元模 型时 , 没有考

22、虑各 种材料之间的粘结力 , 导致在刚开裂 的这段区域计 算值与实测值产生相对较大的差值。 昌 Z 铺 挺 1 4 0 1 2 0 1 0 0 8 O 6 0 4 0 2 O O O 5 1 O 1 5 2 0 2 5 挠度 mm 图 6 L X1 - B荷载一 挠度曲线 通过对试件 的极限荷 载 、 裂缝开展 图、 跨 中纯 弯段纵筋 的荷载一 应力曲线 以及荷载一 挠度 曲线 的 数值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发现模拟值与实测值 吻合较好 , 说明采用本文 的有 限元模型和建模方法 一 5 6一 是正确的, 能够有效模拟高强钢筋聚丙烯纤维混凝 土梁 的受 力过程 。 4结论 ( 1 ) 聚丙

23、烯纤维混凝土受弯梁和未掺入聚丙烯 纤维 的混凝土受弯梁裂缝发展规律相 同, 但掺人聚 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梁裂缝细而密 , 裂缝宽度较同条 件下未掺入 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梁小 , 掺入聚丙烯 纤维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 ( 2 ) 配置 H R B 5 0 0级钢筋的聚丙烯纤维混凝 土 梁在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能 够满 足 G B 5 0 0 1 0 -2 0 1 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裂缝宽度限值的要求 。 ( 3 ) 采用 A N S Y S有 限元 软件对聚丙烯纤 维混 凝土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 , 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 接近 , 差值在 1 0 以内 , 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模拟聚 丙

24、烯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 参考文献 : 1 G B 5 0 0 1 0 2 0 1 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S 】 北京 : 中国建 筑 工业 出版社 , 2 0 1 0 2 】 李艳 艳 配置 5 0 0 M P a钢筋 的混 凝土 梁受力性 能 的试 验 研究【 D 天津 : 天津大学 , 2 0 0 8 3 孙家瑛 聚丙烯纤维对 高性能混凝 土抗折强度 、 抗 冲击 性 能影响研究 J 混凝土, 1 9 9 9 ( 6 ) : 1 9 2 1 【 4 朱江, 苏健 波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的力 学性 能研究 J 广西 工学院学报 , 2 0 0 0 , 1 1 ( 2 ) : 6 0 6

25、 4 【 5 王金 晶, 刘志奇 透 水性 聚丙 烯纤维混 凝土 的耐久性研 究 J 1 混凝土, 2 0 0 9 ( 1 1 ) : 3 1 3 3 6 6 隋红军 , 贾宝新 聚丙烯纤维 混凝土 锚喷结构 内力有 限元 分析【 J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 0 0 7 , 7 ( 1 5 ) : 1 6 0 1 6 5 7 】 吴永详 马洪 旺 聚丙烯纤 维混凝土 抗拉增韧 性能 的初探 及其在 地铁 各工程 中的试 用【 J 四川 I 建筑 科学研 究 , 2 0 0 9 , 3 5 ( 5 ) : 1 6 7 - 1 7 0 8 】 江见鲸 , 陆新征 钢筋混凝 土结 果有限元分析 M

26、 北京 : 清 华大学出版社 , 1 9 9 8 9 】 胡 飞玲 , 聚丙烯纤 维混凝 土梁 的试 验分 析【 D 浙江 : 浙江 大学, 2 0 0 4 1 0 】A F A s h o u r ,C T M o r l e y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 l n o n l i n e a r fi n i t e e l e m e n t mo d e l i n g o f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s【 J F i n i t e E l e m e n t s i

27、n A n a l y s i s a n d D e s i g n , 1 9 9 3 , 1 5 ( 1 ) :4 3 - 5 5 【 1 1 C h a b o c h e儿 , C o n s t i t u t i v e e q u a t i o n s f o r c y c l i c p l a s t i c i t y a n d c y c l i c v i s c o p l a s t i c i t y 【 J 1 I n t e rna t i o n a l J o u rna l of P l a s t i c i t y , 1 9 8 9 , 5 ( 3 ) : 2 4 7 3 0 2 收稿 日期: 2 0 1 2 1 2 2 8 作者简 介: 李艳艳( 1 9 7 9 一 )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通讯地址 : 天津市北 辰区辰达路 听景园 联 系电话 : 1 3 9 2 0 1 7 7 9 0 4 E ma i l : n ic o l e _8 2 01 6 3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