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信息技术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时,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比如在解决将相和中“负荆请罪”这个重点时,可以制作幻灯片,根据文章内容,把这个情节整体分解成“廉颇跪地请罪”、“背负荆条”、“双手捧荆条给蔺相如”等几个局部画面,教学时再逐渐整合起来,最后构成一个完整画面,使学生更易于体会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才处处避让廉颇的这种宽宏大量,进而明白将相顾全大局,注重团结,使赵国这个区区小国得以发展、强盛的主要原因。小小几张幻灯片,使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文章主题步步深化,无须教师多费口舌,重点明显突出,难点轻松解决。再如琥珀一课中,苍蝇、蜘蛛及松脂油三者之间在那一瞬间的运动关系,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利用动画给学生演示之后,一切便都一目了然了。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的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的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