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论坛会心得 参加毕节德育高峰论坛会心得体会 柴德跃2010年5月9日,一行四人(匡忠贵校长,刘泽虎主任,王冲,柴德跃)从盘县出发,日行1200里,下午8:50分到达XX县区参加第二天的德育高峰论坛。一路劳累,加上晕车,实在难忍,心情坏透了。 走进待客厅,办好手续向导带领我们坐上电梯到8楼,电梯门开了,有四位估计是老师迎接我们,把我们引到餐桌上。经介绍,他们分别是校长,教导主任,党支部书记,政教主任。非常客气的给我们敬酒,并说:“你们不远千里来到毕节六中,我们非常激动。”语言的温和,表情之诚恳,顿时我的心里暖洋洋的,接着又有几个学校的校长来做陪,互相恭敬,几杯下肚,感觉就是一家人。真是: 一
2、日千里会毕节,毕阳酒楼畅心德。五湖四海皆以家,餐桌饮杯生情结。 第二天早上工作安排: 1开幕式上,XX县区领导发言,校长发言比较好外,其一领导皆无准备,显的平淡。 2十六分学校的参会人员合影纪念。 3观看各校德育光碟。乌当中学的做的比较好。 4听主题班会。分为7组,分别听起7个班的班会课。我分在高二(4)班,班主任是胡蓉芳。班会主题是“十八岁,我们扬帆起航”。这节 班会课主要是学生组织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高三做准备。老师补充,“还有一种理想是坚持”。听了这节课我有很大的收获。知道用学生自己来组织班会课。培养学生的能力。 5晚上是“感恩庆典活动”毕节六中
3、所有老师都买一粟康乃馨和一个孝顺子到感恩台上送给自己的父母并合影留念。旁边有乐队伴奏。场面非常感动。 这次论坛我认为毕节六中在德育方面搞得非常成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平等原则。老师与学生之间交往平等,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敢于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也就是弯下腰或蹲下来与孩子交谈;教育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公正、公平提供平等的机会,比如:展板活动,不展最优,但展出每一名学生作品;小干部、课间操领操员、升旗手等实行轮换制;把学校的每一个活动办成学生的节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乐在其中。 2、激励原则。传统教育是“揭短”教育,现在的教育应是“扬长”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教育过程中采用:要求每位教师每天坚持对5位学生写一句激励的话;制作表扬卡;对特需生或学困生,采用正向联系本,把同桌、教师写上一段意见,学生回家拿给父母看;淡化评“三好”,加重评“十佳”,让每一位孩子捧着“十佳”过春节。 3、差异原则。不能把所有的铁都炼成钢,现实也不需要这样;老师的责任是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达到最大效能。比如:“关键事件”帮助学生成长、转变;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和标准;允许孩子按自己的速度成长和发展。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