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教案--肖琳.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30307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教案--肖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教案--肖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 《马》 第( 2 )课时 总(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一类生字9个,二类生字12个,并在准确书写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写好、写快、写规范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义。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难点 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 教 学 过 程(师生双边活动) 时间分配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请大家齐读课题。让我们跟着作者,深入到文中去读、去想、去感受,看看作者眼中的马究竟是怎样? 二、反复朗读,深入体会  1、指读第一段,并提问: (1)“六畜”分别指什么? (“六畜”分别指马、牛羊、鸡、狗、猪) (2)马为什么会成为“六畜”之首? (学生结合“它朴素、勤劳、扎实、耐苦。”“中华民族以马为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这两句话谈,也可以将自己对马的印象与其他几畜的印象对比谈。) 2、从同学们的发言我们不难看出“马”的确堪称“六畜”之首,那么生活中马与人到底有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从哪里看出“在生活中,马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 (学生结合文中语句“‘牛马年,好种田’的躬耕劳作,赛马场上的啸啸搏击,千里草原上的纵马驰骋,马戏台上精湛的表演”以及生活实际具体展开谈自己的理解。) (3)为什么说“这些都激荡着人们对马的深深的敬与爱”?“敬”马什么,“爱"马什么? (“敬”“爱”马的躬耕劳作,啸啸搏击,自由驰骋,精湛表演。) 4、生活中的马的确与人关系密不可分,那么艺术殿堂中的马又是怎样的呢? (1)指读第三自然段 (2)艺术殿堂中都有哪些马的形象? (结合“马的诗,马的画,马的歌,马的传说”联系课外查的资料展开谈有哪些马的诗,马的画,马的歌,马的传说,结合“力大无比的项羽......那是一个充满中华神韵的马的世界”,具体谈艺术作品中马的形象。) 5、生活中马与人们密不可分,艺术殿堂又处处可见马的形象,作者对吗又怎样的评价呢? (1)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作者怎样评价马的?   三、回读课文,生活主题    马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象征,它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勤劳,朴素,还有吉祥、幸福和成功,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这大自然中自由的生灵所在的充满神韵的世界。 四、作业 收集关于马的资料,可以包括马的诗、马的画、马的歌、马的传说、马的故事,以及关于马的成语,看谁收集的最多。 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积累成语。 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认真分析课文。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试着说出关于马的成语。 课外古诗理解与背诵。 学生积累词语古诗。 导入3分钟 理解文意10分钟 品读诗意27分钟 教学反思 后记 掌握对字词的理解,阅读能力还需要加强练习,掌握做阅读题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 马 中华民族的渊源 生活中的马 艺术中的马 对马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