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图形的测量”课堂教学主题教研活动认识厘米课例展示及研讨教研组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撰稿人李婷婷教研主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图形的测量”课堂教学主题教研活动认识厘米课例展示及研讨教研时间2018.11.15教研形式听课、议课参与人员马自娟、姚学芹、王晓燕、杨晓瑛、戈荣、贺文锦、杨淼、王秀艳活动目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坚守,也是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低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概念,并在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方法,数学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生动而有趣味的,且充满了探究性。通过操作活动,形成
2、表象,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切身感受长度单位,体会量的意义。活动内容: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与教学交流,提升我校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开展了一次“基于核心素养的图形的测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使数学老师研究图形与测量类型的课如何上并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我校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效率。首先,孙老师为了给大家呈现一堂较成功的课堂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在二年级(9)班和(6)班分别进行了磨课,课后听取了其他老师的意见并进行了多次的改进。教研课在二(3)班进行,课程伊始,孙老师通过情景图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串,抛给学生,让孩子们自己来思
3、考并做出解答。最终引出,要想准确测量就要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通过观察尺子,一步步认识尺子。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正确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较准确的估测出较短物体的长度。本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测量上,并适时的进行了小组间的合作。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测量活动,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准确的描述出1厘米有多长,而且能够找到生活中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杨正东校长,马晓燕校长及数学组的全体老师进行了听课。课程结束后,孙老师就本次活动提出了5点研讨内容:1、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你认为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在哪里?2、怎样帮助孩子理解长度单位?3、我们的课堂到底如何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4、的地位。4、推变课堂中提到的知识内化,就这节课你认为用怎样的方式达到知识内化!5、数学课堂中提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感,数学模型对孩子数学学习有多大的帮助!老师们在教研活动开始前做了充分的发言准备。教研活动开始,首先,孙老师进行了课程的讲解,其次,对1-3年级,4-6年级关于图形的测量的相关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重点提到估测和探索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三,提到了本课的作用与地位。第四,是课堂环节中的亮点,摆一摆,比划一下是此环节的重要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了上完本课引发的几点思考:1,小组合作的必要性;2,怎样帮助孩子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引发其他孩子的探讨。老师们在教研中各抒己见,毫无
5、保留的说出自己的看法:1、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要长期培养。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一开始老师要示范,给学生给出一定的模式,让学生仿照着说。2、提高课堂时效性的方法,上好一堂操作课,一定要让孩子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这样才能加深理解。3、要培养学生估计猜测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增强他们测量的灵活性。4、联系实际生活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将数学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杨校长做了发言,主要提到:1、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说,让学生来做学习的主人。2、怎样落实就是内化:(1)
6、联系生活实际。(2)建立数学模型,达到培养孩子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3)把课堂上扎实形成自己有效的方法。另外,杨校长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想法:1)在教学中重在让孩子理解数与计算、统计与整理的推理过程。2)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3)数学教研如何有效进行,今后教研活动要设计主题,围绕主题来研讨。4)如何上好数学课?我们要学会自我反思,多改革多创新。马校长针对本次教研给出以下意见:1,建立模型,建立空间观念。怎样建立呢?最好能够实物化,让孩子产生印象。2,教师要读懂教材,看懂教参的编排意图,备课时要备学生,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去分析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把共性问题当成难点突破点。本次教研活动让我们收获颇多。总之,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小学数学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目标达成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针对“图形的测量”这一类的课,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