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木化学保护林木化学保护复习题1农药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重要进展?农药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天然药物时代、无极农药时代和有机合成时代3个阶段。(1)天然药物阶段: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天然杀虫药物发现、使用和加工制剂等过程。天然药物的发现和应用使人们认识到病、虫、鼠害是可以通过药物加以控制或灭杀的,有害生物治理的规模逐步扩大,开始出现农药产业的雏形。其中除虫菊粉剂和鱼藤根粉剂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农药的产生。(2)无机农药时代:农药基本上利用天然矿物、植物材料、并以矿物源无机农药为主,农药工业初具规模。1901年巴黎绿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获得立法的农药,是进入无机农药时代的标志。(3)有
2、机合成时代分为前期和现代2个阶段。前期有机农药家族迅速壮大,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3类神经毒剂成为杀虫剂的三大支柱。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动物驱避剂得到极大发展。2. 天然农药、无机农药、有机农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天然药物受自然资源的限制,来源不足;成本高、防治效果不理想;有的对人、畜毒性大。(2)无机农药多为非脂溶性,对昆虫体壁和人、畜机鱼类的表皮没有显著的渗透性,一般不表现接触毒性,也不是神经毒剂,主要通过胃毒产生作用,在生物圈中不易发生药剂的生物富集现象,因此对人类、其他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影响不大。无极农药的主要缺陷是药效差,对人类等哺乳动物毒性大;除草剂无选
3、择性;杀鼠剂也属剧毒药物。(3)有机农药类型多、药效高。对植物安全、应用范围广,多表现为触杀作用,具有较强的脂溶性,易于渗透昆虫和其他动物体壁,作用靶标多为神经系统,可加工成粉剂、乳剂、油剂、气雾剂、油雾剂、烟剂等多种剂型。3. 现代有机农药时期,在开发新农药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现代有机农药时期在开发高活性、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的农药品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2)三唑类杀菌剂;(3)阿维菌素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4)磺酰脲类除草剂;(5)昆虫生长调节剂;(6)昆虫信息素;4. 简述林木化学保护的定义、发展史?林木化学保护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林
4、木有害生物,保护森林健康、促进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新中国成立以后,化学防治药剂、器械等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化学防治为重要手段、多种措施协调应用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念以及航空防治、烟剂、树干注射施药、虫道施药等技术特色。二1.农药的定义与涵盖的范围是什么?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通常也包括改善农药有效成分理化性状的各种助剂。涵盖的范围:(1)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以及提高其活性的助剂;(2)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影响害虫等靶标动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的化学物质;(3)动植物
5、及微生物中可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有效成分提取物;(4)用于有害生物治理的转基因生物材料。2.杀虫剂的主要类型与代表品种有哪些?用于防治农、林、牧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剂称为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为:(1)胃毒剂,如敌百虫(2)触杀剂,如拟除虫菊酯、矿物油乳剂(3)熏蒸剂,如溴甲烷(4)内吸剂,如氧化乐果;按毒理机制分为:(1)神经毒剂,如对磷硫、拟除虫菊酯(2)呼吸毒剂,如氢氰酸(3)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乳剂、惰性粉(4)昆虫生长调节剂,如保幼激素类物质、几丁质合成抑制剂(5)昆虫行为调节剂,如忌避剂、拒食剂、性引诱剂;按化学成分分为(1)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铅、氟硅酸钠(2)有机杀虫剂(天然有机
6、杀虫剂有植物源杀虫剂、矿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沙蚕毒素类和苯甲酰脲类)3杀菌剂的主要类型与代表品种有哪些? 在一定剂量或浓度下,对危害作物生长发育的病原菌具有毒害、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发育活性的农药称为杀菌剂。按防治对象可分为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杀病毒剂;按作用方式可分为种子处理剂、土壤处理剂、熏蒸剂、熏烟剂、保鲜剂等;4除草剂的主要类型与代表品种有哪些?按作用方式分为(1)选择性除草剂,如盖草能、果尔;(2)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移动情况分为(1)触杀型除草剂,如百草枯(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如草甘
7、膦、扑草净;(3)内吸传导、触杀兼有型除草剂,如杀草胺;按使用方法分为(1)茎叶除草剂,如盖草能、草甘膦;(2)土壤处理剂,如西玛津、氟乐灵;(3)茎叶、土壤处理剂,如 阿特拉津;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除草剂和人工合成有机除草剂。5杀螨剂、杀鼠剂的主要类型与代表品种有哪些?杀螨剂:用于防治植食性螨类的化学药剂称为杀螨剂,包括专杀性药剂和螨。虫兼杀型药剂。根据化学结构分为(1)有机氯类,(2)有机锡类;(3)有机硫类(4)拟除虫菊酯类;(5)吡唑类(6)其他杀螨剂,如哒螨酮、嘧螨醚、阿维菌素、乙螨唑、季酮螨酯等;杀鼠剂:包括熏蒸剂、驱鼠剂、不育剂、增效剂等。按作用速度可分为速效性和缓效性2类按成分和
8、来源分为无机杀鼠剂、植物性杀鼠剂、有机合成杀鼠剂。目前使用的主要为有机合成杀鼠剂,如杀鼠灵、敌鼠钠、大隆等。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类型与代表品种有哪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性外源化学物质;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分为(1)植物生长促进剂,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吲熟酯;(2)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青鲜素、三碘苯甲酸、整形素、增甘膦;(3)植物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氯化胆碱、皮克斯等;。7.原药、制剂、剂型的概念是什么?剂型的加工意义是什么?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为原药;加工后的农药称为制剂;制剂的型态称为剂型;剂型加工的意义:(1)赋形(2)稀释作用(
9、3)优化生物活性(4)增强稳定性(5)扩大适用范围 (6)高毒农药低毒化(7)延长有效期(8)混配增效;8.农药助剂的定义是什么?其类型有哪些在农药制剂加工和应用中使用的除有效成分以外的各种辅助物质称为农药助剂。类型有(1)改善有效成分的分散性,包括分散剂,乳化剂,溶剂、稀释剂、填料和载体等(2)增强处理对象对农药的接触和吸收,如润湿剂、渗透剂、展着剂(3)延长或增强药效,如稳定剂、控制释放助剂和增效剂(4)提高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如防漂移剂、防尘剂、药害减轻剂、消泡剂、起泡剂、警戒色素等;9.简述农药剂型的命名和常见种类。根据剂型形态命名:如粉剂、水剂等剂型根据剂型形态、使用形态以及分散系体系
10、命名。如粒剂分成细粒剂、微粒剂、颗粒剂、大粒剂;常见种类:粉剂、粒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可溶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缓释剂、油剂烟雾剂、油烟剂、熏蒸剂和种衣剂;10.简述烟雾剂的组成与使用方法。烟雾剂一般由主剂和供热剂两部分组成,主剂是具有杀虫、杀菌等生物活性的1种或几种农药的原药。供热剂由氧化剂、燃料和助剂组成,为主剂挥发成烟提供热量;11.简述液体雾化的方法、雾滴大小的表示方法。液体雾化的方法有(1)压力雾化法:对药液施加压力,迫使其通过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喷头而分散成雾滴。(2)气力雾化法:利用高速气流把药液击碎而实现雾化的方法,气流和药液在喷头的一定部位相会,利用高速气流对药液的切削作用
11、使药液分散雾化;(3)旋转离心式雾化法:电动手持超低容量喷雾器、弥雾机等是利用喷头圆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药液以一定细度的液球离开圆盘边缘而形成雾滴;雾滴大小的表示方法:(1)算术平均直径(2)沙脱平均直径(3)数量中值直径(4)体积中值直径12.简述喷雾的类型、特点与影响因子。按喷雾机具划分(1)航空喷雾(2)地面喷雾按喷雾容量划分(1)高容量喷雾(2)中容量喷雾(3)低容量喷雾(4)很低容量喷雾(5)超低容量喷雾按喷雾方式划分(1)针对性喷雾(2)漂移性喷雾(3)泡沫喷雾(4)循环喷雾(5)滞留喷洒13.简述实施航空化学防治的主要技术环节。航空施药是指用飞机将农药液剂、粉剂、颗粒剂、毒
12、饵等均匀地撒施在目标区域的施药方法。主要技术环节:防治前的准备(1)作业区情况调查(2)飞防作业设计(技术参数设计、作业区设计)。相关参数检查(1)飞行参数测定(2)喷洒质量检查(3)防治效果检查;14.简述树干注射施药的优点与不足。树干注射施药是依靠树体内液流的蒸腾拉力或外力向树体内输入农药、生长调节剂或其他物质的一种局部施药方法。优点:(1)不受树干高度、有害生物危害部位等的限制;(2)突破了常施药的环境限制;(3)可以减少常规方法施药造成的药液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4)不造成直接环境污染,对非靶标生物和施药人员安全,使高毒农药低毒化;(5)可以精确地控制用药量,有利于实现生长调节剂、微
13、肥的精确使用;(6)避免雨水、光照等对农药的分解,药效期得到一定延长。缺点是施药过程对树木造成一定机械损伤;15.农药的常用使用方法。喷雾法、喷粉法、种子处理、熏蒸法、烟雾法、树干注射施药、航空施药等三1.什么是杀虫剂?杀虫剂是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药剂。1.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有哪些?分别简述它们是如何进入的;可以从昆虫口腔、体壁、气门进入(1) 从口腔进入: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或拌和在害虫的饵料中,随害虫取食过程进入虫体(2) 从体壁进入:触杀型杀虫剂施用后,可以直接接触到害虫体壁,也可以通过害虫的 活动从其他受药植物表面接触到药剂,药剂透过体壁进入害虫体内而发挥作用;(3)从气门进入:
14、气态药剂可在昆虫呼吸时随空气进入气门,沿昆虫气管系统经过微气管最后到达作用部位而产生毒效;气门气管微气管血淋巴靶标2. 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可分成哪几类;(1) 胃毒剂(2)触杀剂(3)熏蒸剂(4)内吸剂(5)不育剂(6)拒食剂(忌避剂)(7)引诱剂3. 举例说明杀虫剂中神经毒剂的作用机制;所有的有机磷杀虫剂,都对乙酰胆碱酯酶产生抑制作用,扰乱正常的神经功能,昆虫中毒后高度兴奋。痉挛,直至瘫痪、死亡。(1) 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有机磷化合物在结构上与底物乙酰胆碱相似,所以能与乙酰胆碱酯酶作用,发生一系列与乙酰胆碱类似的变化生成磷酰化酶。(2) 乙酰胆碱酯酶的复活人畜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15、磷酰化乙酰胆碱酯酶不易复活,使磷酰基与酶不易解离。(3) 酶的老化和对酶活性恢复的影响所谓老化是指有机磷中毒后,形成的磷酰化酶能发生结构改变,作用的时间越长则解毒剂的效果越差,甚至无效,这种现象即称为磷酰化酶的老化4.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举5种常用的品种;它是仿照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新型杀虫剂。它是一类仿生农药,具有杀虫活性高、毒性低、使用安全、易分解、无污染、原料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代表性品种: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醚菊酯等。5. 灭幼脲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有哪些?使用这类药剂要注意些什么?灭幼脲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阻碍幼虫蜕皮。以胃毒作用
16、为主,也有触杀作用。药效速度较慢,但持效期较长。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在卵孵化期至幼虫期使用。对高等动物低毒。对兔眼睛和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在动物体内无积累作用。对鱼类、鸟类、天敌、蜜蜂安全。该药药效缓慢,应在初龄幼虫期使用。6. 哒螨灵的防治对象是什么,对那些生长阶段有效?哒螨灵是速效广谱杀螨剂,药剂触杀性强,无内吸、传导、熏蒸作用,对叶螨的各个生育期均有较好效果;对全爪螨、小爪螨、瘿螨和锈螨的防治效果较好,速效性好,持效期长。7. 阿维菌素的作用特点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阿维菌素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不能杀卵。阿维菌素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持效期长。阿维菌素
17、属高毒杀虫剂。注意事项:该药剂无内吸性,在喷药时应注意喷洒均匀。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夏季中午不要喷药,以避免强光、高温对药剂的不利影响。8. 什么是熏蒸剂?影响熏蒸效果的因子有哪些?在适宜气温下,应用有毒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挥发出来的蒸气毒杀害虫或病菌的方式称为熏蒸。用于熏蒸的药剂称为熏蒸剂。影响熏蒸效果的因子有:(1) 药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熏蒸剂本身的挥发性是直接影响熏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空间内,药剂的挥发性决定能杀死害虫的有效浓度;(2) 被熏蒸物质的性质任何一种固体表面均对气体有吸附能力。表面积越大,对气体的吸附量也越大;(3)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对熏蒸效果的影响是通过影响药剂和有害生
18、物以及药剂和有害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的。随温度的升高,熏蒸效果也明显提高;(4) 有害生物种类及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种类的害虫,因形态结构和生理的不同,对熏蒸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同一种害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对熏蒸剂的敏感程度差异也很明显;(5) 熏蒸剂的作用时间熏蒸剂的作用时间与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当熏蒸剂浓度相同时,效果与作用时间成正相关;9. 列出8种杀虫剂的生物活性、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 敌敌畏敌敌畏具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击倒性强,持效期短、无残留。杀虫范围很广,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防治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多种危害农林作物的害虫及
19、螨类。常用80%乳油800-1500倍喷雾;(2) 毒死蜱毒死蜱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作用。是广谱的杀虫、杀螨剂。适用于防治柑橘、棉花。玉米、苹果。梨、水稻、花生、大豆、小麦和茶树等多种作物上的害虫及螨类,也可用于防治蚁、蝇等卫生害虫和家畜的体外寄生虫。用乳油稀释喷雾使用;(3) 氯氰菊酯对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具有广谱、高效、快速的作用特点,主要用于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的防治,对螨类防治效果较差。对蚕、蜜蜂高毒。用乳油稀释喷施;(4) 溴氰菊酯它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趋避和拒食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具有杀虫谱广、药效迅速、对作物安全等特点。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对同翅目、半
20、翅目等害虫也有防治效果,对螨,蚧效果差。对高等动物中等毒性。用乳油稀释喷雾使用;(5) 吡虫啉具有内吸、胃毒、拒食、趋避作用。主要用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此外也可用于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防治。用可湿性粉剂稀释喷雾使用;(6) 灭幼脲灭幼脲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阻碍幼虫蜕皮。以胃毒作用为主,也有触杀作用。药效速度较慢,但持效期较长。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在卵孵化期至幼虫期使用。对高等动物低毒。对兔眼睛和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在动物体内无积累作用。对鱼类、鸟类、天敌、蜜蜂安全。该药药效缓慢,应在初龄幼虫期使用。用胶悬液稀释喷雾使用;(7) 磷化氢广谱性熏蒸杀虫剂,通
21、过昆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抑制昆虫的正常呼吸。除粉螨外,对大多数仓储害虫都有效,还可以用来灭鼠。可用于树木的蛀干害虫防治。熏蒸使用;(8)哒螨灵哒螨灵是速效广谱杀螨剂,药剂触杀性强,无内吸、传导、熏蒸作用,对叶螨的各个生育期均有较好效果;对全爪螨、小爪螨、瘿螨和锈螨的防治效果较好,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用可湿性粉剂稀释喷雾使用;(9)阿维菌素阿维菌素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不能杀卵。阿维菌素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持效期长。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小菜蛾、菜青虫、粘虫、跳甲、螨类、线虫等多种有害生物,也可用于治疗牲畜体内的寄生虫。阿维菌素属高毒杀虫剂。乳油稀释喷雾使用;四 简
22、述杀菌剂的定义;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化学农药通称为杀菌剂。1. 简述对菌无毒化合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有些杀菌剂在离体条件下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或作用很小,施用于植物后却对植物病害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称为无杀菌毒性药剂。这类药剂可以直接作用于病菌,影响病菌的致病能力,使其不能侵入植物或不能再植物组织内定殖,不能发展形成病害;或通过干扰病菌致病的关键因素(如真菌毒素和酶的活性或者产物)达到削弱病菌的致病能力;也可以影响病菌和植物间的反应,使植物提高抗病能力。2. 简述杀菌剂的使用原理;林木病害的化学防治原理包括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3个方面;(1) 化学保护:是指病原菌侵
23、入寄主植物之前使用杀菌剂将病菌杀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林木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一般有两个途径,即在接种体来源施药和在可能被侵染的林木表面施药。(2) 化学治疗:林木感病后施药,利用药剂的内吸传导性到达传染部位,使病害得到治疗。有局部化学治疗、表面化学治疗和内部化学治疗3种类型;(3) 化学免疫:免疫是一种生物固有的抗病能力,这种抗病是可以遗传的化学免疫是利用化学物质使植物产生这种抗病性;3. 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与现代选择性杀菌剂的区别有哪些;传统保护剂容易导致植物病害,只能施于植物表面,对植物起保护作用,不能进入植物体内,否则容易引起药害。必须在病原菌入侵之前使用才能有效,要求全面覆盖整个叶片,
24、并有较长的残留持效期。使用时需要全面喷布,多次重复喷药,用药量大。而现代选择性杀菌剂能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输导,因此在植物与真菌之间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不会造成药害。选择性强,对人畜基本无毒;能被植物吸收,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种子处理、根施等施药方法;杀菌活性高,单位面积的施药量极低,但极易产生抗药性;4. 三环唑有哪些特点?怎样使用?第一个黑色素合成抑制剂产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三环唑有内吸性并能迅速在稻株内转移,在植株体内和土壤中分解缓慢,持效期长。在离体条件下,对稻瘟病菌没有毒性,并不能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菌丝生长,但却能完全阻碍附着胞和色素的生成。使用方法:拌种使用。
25、稻种用有效成分1000g/t拌种;用制剂3-5g/ml悬浮液浸秧根10-20min;5. 列出10种常用杀菌剂生物活性、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 波尔多液是一种良好的保护剂,喷于植物表面后形成一层薄膜,黏着力很强,不易被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可防治林木及果树的霜霉病、绵腐病、炭疽病、黑星病、落叶病、叶锈病,苗木猝倒病、立枯病,细菌引起的柑橘溃疡病,花卉的黑斑病、灰霉病、褐斑病、叶霉病等。(2) 石硫合剂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喷洒在植物表面,接触空气,经水、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极微细的元素硫沉积,其杀菌作用比其他硫磺制剂强。同时它呈碱性,有侵蚀昆虫表皮蜡质层的作用,故对介壳虫及其卵
26、有较强的杀伤力。可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疮痂病、黑星病、芽枯病、毛毡病、桃缩叶病、胴枯病等。也可防治介壳虫、叶螨、叶蚧、红蜘蛛等,还能防治家畜寄生螨和虱。(3) 代森锰锌是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真菌性叶部药害。对小麦锈病、玉米大斑病及蔬菜霜霉病、炭疽病、疫病和果树黑星病、赤星病、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喷雾、拌种(4) 甲基托布津广谱性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主要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内吸、铲除和治疗作用。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黑穗病和根腐病、蔬菜菌核病、炭疽病、叶霉病等。低毒杀菌剂。(5) 敌克松具有弱的内吸渗透性,能被植物根
27、,、茎吸收,吸收后再从植物筛管、木质部输导至其他部位。防治烟草黑胫病、防绵疫病、枯萎病、猝倒病等(6) 三唑酮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的内吸性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白粉病有预防、铲除和熏蒸作用。拌种使用;(7) 多菌灵广谱内吸性杀菌剂,有明显的向顶输导性能。对葡萄孢菌、镰刀菌、小尾孢菌、青霉菌、壳针孢菌、核盘菌、黑星菌、轮枝孢菌、丝核菌等效果较好,但对鞭毛菌无效;低毒杀菌剂。(8) 嘧菌酯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真菌病害如白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9)三环唑第一个黑色素合成抑
28、制剂产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三环唑有内吸性并能迅速在稻株内转移,在植株体内和土壤中分解缓慢,持效期长。在离体条件下,对稻瘟病菌没有毒性,并不能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菌丝生长,但却能完全阻碍附着胞和色素的生成。使用方法:拌种使用。稻种用有效成分1000g/t拌种;用制剂3-5g/ml悬浮液浸秧根10-20min五 除草剂是如何分类的?它有哪些主要类别?按作用方式分为(1)选择性除草剂,如盖草能、果尔、2-4滴;(2)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百草枯;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移动情况分为(1)触杀型除草剂,如百草枯(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如草甘膦、扑草净;(3)内吸传导、触杀兼有型除草剂,如
29、杀草胺;按使用方法分为(1)茎叶除草剂,如盖草能、草甘膦、百草枯;(2)土壤处理剂,如西玛津、氟乐灵;(3)茎叶、土壤处理剂,如 阿特拉津、2-4滴、莠去津;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除草剂和人工合成有机除草剂。主要类别:(1)酰胺类;(2) 二硝基苯胺类(3) 苯氧羧酸类(4) 氨基甲酸酯类(5) 脲类(6) 酚类(7) 二苯醚类(8) 三氮苯类(9) 有机磷类(10) 磺酰脲类(11) 苯甲酸类1. 除草剂的选择性有哪些?那类选择性对植物相对安全?(1) 位差选择性(2) 时差选择性(3) 形态差异选择性(4) 生理差异选择性(5) 生化差异选择性(活化差异选择性、钝化差异选择性、植物体内靶标酶差
30、异选择性)(6) 利用解毒物质而获得选择性生化差异选择性对植物来讲,相对较为安全;2. 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哪类最容易出现药害?哪类对植物相对最安全?为什么?3. 如何合理使用除草剂?(1) 选择合适的药剂品种(2) 选择合适的药剂剂型(3) 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浓度(4) 选择合适的施药时机(5) 选择合适的施药次数(6) 选择最简便的施药方法(7) 施药机具应专用(8) 注意后茬作物安全(9) 轮换使用不同的品种4. 草甘膦和百草枯各有哪些异同点?如何合理使用?区别: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灭生性广谱除草剂,草甘膦以内吸传导性强而著称,它不仅能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
31、进行传导,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基本能杀死所有杂草,且不但能杀死杂草地面以上的部分还能灭根;但见效时间较长。低毒高效,无污染性,新型环保。百草枯为速效触杀型灭生型除草剂,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分受害。见效快,但不能灭根,只能灭到地表以上的茎叶部分,宿根性杂草易重新生长。 有一定的污染性六简述害虫抗药性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主要类型:(1) 自然抗性(2) 健壮抗性(3) 交互抗性(4) 负交互抗性(5) 多种抗性1.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有哪些学说?(1) 选
32、择学说(2) 诱导变异学说(3) 基因复增学说(4) 染色体重组学说2. 简述害虫抗药性的主要机理。可分为行为抗性、生理抗性和生化抗性。(1)昆虫的行为抗性行为抗性是指昆虫在杀虫剂的影响和选择下,那些具有有利于生存的行为个性的个体适者生存,使整个昆虫群体改变了原有的行为习性。当杀虫剂被施用于昆虫时,会导致昆虫选择有力的行为,以减少或避免与杀虫剂的接触。(2)穿透速率的降低杀虫剂穿透昆虫表皮速率的降低是昆虫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穿透时间的延长会使昆虫有更多的机会降解这些毒素,从而增强对杀虫剂的抗性。(3)靶标敏感度降低靶标敏感度降低是昆虫产生靶标抗性的主要机理。(4)代谢抗性害虫的代谢抗性主要是通
33、过其体内解毒代谢酶基因扩增或过量表达,导致解毒代谢酶的活性显著增高,加速代谢进入昆虫体内的杀虫剂,使其变为无毒或低毒物质,从而使杀虫剂无法到达作用部位,由此产生对杀虫剂的抗性。3. 简述害虫抗性治理的主要措施。防止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 降低选择压 使用不同剂量或浓度的药剂 减少药剂的使用次数或延长施药间隔期 局部而不广泛地施药 根据经济阈值施药 使用选择性农药 在害虫的不同龄期施药 使用持效性长的农药(2)农药混用(3)药剂的轮用(4)农药的限制使用(5)增效剂的使用七1. 简述各种农药类型的残留特点。农药残留指使用农药后,在农产品及环境中农药活性成分及其在性质上
34、和数量上有毒理学意义的代谢产物。农药残留毒性是指在环境和食品、饲料中残留的农药对人和动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农药残留毒性有下述特点:(1)潜伏期长,是一种慢性毒性引起的毒害,潜伏期往往很长,因而不易察觉,而一旦发现则难以治疗。(2)危害面广,农药急性中毒受害者往往是少数人,而残留中毒往往是一个广泛地区的大多数人2. 简述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主要包括对害虫天敌的影响,对鱼类的影响,对蚯蚓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蜜蜂、家蚕、鸟类的影响等。(1) 由于农作物品种对农药敏感性的差异,农药使用过程中因使用不当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对农作物的药害;(2) 农药使用不当会对害虫天敌造成药害;(3) 农药使用不当会对传粉昆虫和家蚕造成死亡;(4) 农药使用不当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药害;(5) 不同类型的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有不同的影响;3. 残留农药的来源(1) 田间施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2) 农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农药(3) 食物链转移与生物富集;食物链转移指动物取食含有残留农药的作物或生物后,残留农药在生物体内转移的现象。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生活环境中不断吸收低剂量农药,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10 11/1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