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 文 分 层 教 学 工 作 小 结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所谓“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目标分类即把目标分为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即是提高目标,它高于大纲、教材要求的目标。学生分层是指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培优扶差,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达到大纲、课本的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起点上前进一步,实现大面积提高语
2、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一、制订教学目标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初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训练,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我在执教寻找理想时,制定的目标是:(1)能在了解文本
3、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2)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3)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与繁荣”的崇高理想并从新时代的角度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关于理想的汇报信。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来看目标(1)、(2)是达纲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3)就是提高目标,是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二、承认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实行预习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
4、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我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要求学生预习。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在下放预习提纲时不分层次,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如在执教信息量大、条理性极强的综合阅读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一文时,全班要完成疏通字词并掌握几个重点词语的预习工作,大部分同学须了解什么是麦田怪圈,初知麦田怪圈的特点,少数
5、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需要找出关于麦田怪圈成因的几种观点。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课堂上就能节约不少时间,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迅速进入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达到分层推进的目的。三、在课时目标教学基本式的几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信息论告诉我们,只有老师讲,学生答的教学,最好的也只能获取15%左右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单一的全班教学,课内提问就会成为老师与少数优生的对话,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长此以往,大多数学学生就会越来越怯于或懒于思考与表达,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全体学生共鸣的全员教学形式,定属低效率的教
6、学了。因此,必须把分层教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质量才有希望提高。1、 前提测评要有层次性布卢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有三:认知前提基础、情感前提特性、教学质量。影响作用分别占50%、25%、25%。在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往往重视后两个变量而轻视前提认知基础。强调前提测评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它是目标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学新课之前,对本节课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查,其作用在于判断具体学情,查缺补漏,为建立新的知识作铺垫,打基础。所以,前提测评的题目要分层,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为新课作铺垫。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教材一般在第一
7、课时的教学,可出示前提测评的题目:A、读准生字的字音,能正确朗读全文 。 B、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A题可提问中下生,中下层面的学生过关就即是全体学生都过关了。如果不过关,就要做补救工作,否则给日后带来更多遗漏问题。B题则提问中等以上的同学。可以带动中下层的学生的思维,其实这也是一个补救和促进的做法。这样做,使各层面的学生同时得到发展,为学习新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2、 认定目标要有层次性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根据学生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这一规律,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因此在认定目标时可认定达纲目标和提高目标,让学生有方向,在他们的心里,除了完成达纲目标以外,争取完成提高目标。总之,要设法
8、让全班几个层次的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3、 导学达标要体现分层教学、因材导达的要求。导学达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目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中可以千方百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特点,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实施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落实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1)设问分层设问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在目标教学中实行设问分层,就能在群体教学中渗透个别化的教学因素,尽可能为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谓设问分层,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实
9、际,既要照顾差生的接受能力,注意学生起点,设计一些层次较低的问题;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层次较高的问题。这样,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就能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局面。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方块字时设计的思考提纲是:A、文心这本书还介绍了哪些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B、你可以研究一下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吗?C、你还可以研究一下语文学习有哪些小窍门?显而易见,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提高的,是针对各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2)提问分层 问题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在提问时就特别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触及,都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如上面设计A题就是提
10、问中下层面的学生。B题提问中等生。C题提问中上生。这样做,就可以解决差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3)有足够时间让中下生考虑问题布卢姆通过教育实验确认:“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应其特点的帮助,一个学生能学好的,其他学生也能够学好;学生学习的差异主要在速度,不在智力。”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当前,尤其要花力气提高中下生。在上课时,由于设问分层和提问分层,中下生就可以用别人思考两个题的时间去思考一个题,甚至三道题,就可以向高层面靠近。这样就可在达到低层面目标后做好“培优”的准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各个
11、层面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4、达标测评要有层次性(1)同一知识点,要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同一知识点的达标测评的题目,既要有达纲的基本题,即是95%以上学生应掌握也能掌握的问题;又要考虑尖子生的需求,设计一些他们有能力解决的更难一点的题目。如我在设计“读懂全文,回答课后问题”这类题目时,就分两步走:一般学生简单回答就可以了,尖子学生则要引用课文的句子回答。这样做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又能满足尖子生需求。但这过程中各层次之间又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层次的达标测评题,中下生也可以争取完成,要鼓励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另外,还可在达纲目标完成后,根据差异理论要求设计弱性
12、作业。同一知识点,各个层面都出一道题,让学生择题而做,这样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使学生学得更加灵活,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2)不同类型的知识面,也可以分不同的层面组织训练。一节课有的不单是要求掌握一个知识,而是要求掌握多个知识的。那么,在设计达标检测题时,可以参照上面同一个类型知识。多个层面展开训练的原则来设计,要体现知识的迁移性训练的要求。四、改革评价标准,评价也要体现分层的要求1、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终了环节,往往是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但布卢姆他不主张这样做,他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评价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评价观的根本
13、改革。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考试测评情况、参加语文活动情况及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进退情况进行认真而详细的记载并给出客观的分数,最后结合阶段性测试进行综合测评。2、评价进要注意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并可稍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中上的学生要求稍高
14、,如归纳段意,讲出大根的意思,中下生只要基本答出来就可以表扬,给予肯定。但中上生错漏一个字也要纠正,并指出归纳段意要准确,不能随便。这样,就可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不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只有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才能推动各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语文教学的丰收。五、几点体会阅读教学经过“分层推进,分类指导”教改实践,我的体会是:1、教师备课难度较大。每次备课都要考虑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和达标检测题,而且要掌握好坡度,困此工作量大。但以往课堂中只顾中上生的现象已消失了,中下生积极起来了,这样可促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质量。2、学生方面,不论上、中、下水平的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堂上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学习目标,属于自己的一份成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素质的是高。我校“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尚待我们去解决。但我相信,只要深化语文目标教学质量研究,落实语文教学“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要求,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就一定会大面积提高。 武汉市解放中学 王大军 200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