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成学校集体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2015年 9 月 9 日课 题2.1 空气课 型新授课主备人林青青拟授课时间第 3 周 星期 二 第 1、2、4 节授课人林青青教材分析教 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1.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氧气的含量。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3.养成关
2、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难点实验中的误差分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教学资源准备与选择PPT课件,实验器材,备用实验视频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预习作业小组收集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教学过程个人再探索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了。(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二、追踪历史,结果重现空气如此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是怎样发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二百
3、多年前,一起看看科学家们当年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空气的历程,重点展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现在我们能否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呢?【演示实验】(若失败则以视频代替)提出要求:认真听取、观察教师实验过程、细节观察现象并记录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倒吸回瓶中,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点燃实验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
4、气压减小,水倒流,水的体积代替了氧气的体积。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小组合作讨论若红磷量不足,实验结果将会如何?为什么?若装置漏气,实验结果将会如何?为什么?若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结果将会如何?为什么?实验后剩余气体能否燃烧?是否支持燃烧?三、归纳总结,形成概念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21%,氮气78%等等。提问: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它们在组成上有何不同?小结:空气、河水、矿泉水等都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5、。而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都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练习四、收集资料,小组分享课前布置任务:收集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你能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图片说说各成分的用途吗?小组分享小结: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展示有关空气被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等)讨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来源及应采取的措施。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五、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板书设计2.1 空 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
6、然资源1.拉瓦锡与空气成分的发现 1.氧气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氮气实验原理 3.稀有气体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三.空气的保护 误差分析 1.污染物质3.空气成分 2.保护空气的措施4.混合物与纯净物 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四十分钟的时间,由于内容较多,全部讲完是不够时间的。因此不涉及到理解的部分,让学生自学,提前搜集资料,可以节省时间。较难理解的部分,一是“气压差”较抽象,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二是误差分析中实验结果偏小。天成学校集体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2015年 9 月 10 日课 题2.2氧气课 型新授课主备人林青青拟授课时间第 3 周 星期 四 第 1、2、4 节授课人林青青教材
7、分析教 学目 标知识技能: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5.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过程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1.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8、。教学重点1.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教学资源准备与选择PPT课件,实验器材,备用实验视频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预习作业无教学过程个人再探索设置问题、导入新课: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但是健康的人在正常情况下却不需要吸入纯氧,为什么?(讲解)因为人吸入氧气后在人体内进行的是缓慢氧化,能不断地放出热量,供给体内各个器官的需要,保持体温恒定在36.5。如果长时间吸入纯氧,体内氧化速度过快,放热过多,正常生理机制发生紊乱,使体温升高会出现
9、病态。所以健康的人不要长时间吸入纯氧。看来我们还得多了解氧气的知识。(板书)课题2氧气引导探究物理性质:【过渡】我们先来看看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设疑】氧气能否溶解在水中?【追问】容易溶解吗?在室温下,1L 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 氧气【指导阅读】P34第一自然段【总结】一、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2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g/L,比空气(1.293 g/L)略大、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30mLO2/1LH2O(室温)氧气O2气体液体固体无色淡蓝色雪花状淡蓝色-183-2184三态变化101kPa时,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天蓝色,黑字)实验探究化学性质:【展
10、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演示】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讨论】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儿,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补做实验】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实验2-3】 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强调】在演示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设问】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在氧气中呢?【实验2-4】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是,插入充满氧气的集
11、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引导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对比木炭、硫、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讨论】教材P35“讨论” 比较三个反应的共同点【讲解】化合反应:我们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讨论】蜡烛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讲解)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注意】1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指的是氧化剂,而不是专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是氧化反应中的一种。氧气是初中阶段最常见的氧化剂。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
12、,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举出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的例子【讨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小结】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举例说明。【提问】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合反应呢?【小结】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练习反馈】判断下列反应哪些为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1)硫 + 氧气 二氧化硫(2)锌 + 盐酸 氯化锌氢气(3)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4)镁 + 氧气 氧化镁联系运用、总结归纳:【讨论】你知道气割为什么要让可燃气体在氧气
13、中燃烧,而不是在空气中燃烧?【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何收获?板书设计2.2 氧气一、物理性质 三、化合反应二、化学性质 四、氧化反应 1.供给呼吸 2.助燃性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所以实验重点演示三种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但可惜现象只有前中排的学生可见,后排学生难见。要多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设法让投影效果更好,同时结合分组实验,务必掌握重点。天成学校集体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2015年 9 月 17 日课 题2.3 制取氧气(1)课 型新授课主备人林青青拟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14、 授课人教材分析教 学目 标知识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掌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2.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3.建立分解反应的概念。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法。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资源准备与选择PPT课件,实验器材,备用实验视频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预习作业无教学过程个人再探索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展示)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金属切割、燃烧等图片。1.你知
15、道自然界是如何获得氧气的吗?学生回答完补充光合作用的原理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2.工业上需要大量氧气,你认为用什么原料制取即经济又可行?简单介绍工业制氧气具体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问: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那实验室中又是如何获得氧气的? 实验室中需要用时即制取,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制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通电提问:有以下方法可以得到氧气,哪一种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1)水 氢气+氧气 加热 (2)氧化汞 汞 + 氧气二氧化锰(3)过氧化氢 水+氧气 师生共同分析小结:选择制取方法,要考虑到安全环保,产
16、物纯净,简单易得。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二氧化锰(1)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二氧化锰(2)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分析以上三种制取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即一变多)通式 M A + B +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过渡: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其原理都是分解反应,我们首先来学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1)催化剂:过渡:代表生成的“”上方表示反应条件,但是当这个条件是某一种物质的时候,又是什么意思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
17、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催化作用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2)实验原理:文字表达式(3)实验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实验室常用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和排空气法选择依据:所制气体的水溶性、密度;干燥气体还是较洁净气体。(4)实验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反应收集(5)检验和验满:有时需要检验你收集到的是否是所需气体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验满:排水法:当大量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排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课堂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需要什么步骤呢?选择
18、实验原理选择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实验并收集检验和验满请同学们以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为例,根据以上步骤在小组内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设计2.3 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二氧化锰二、实验室制法 (1)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加热 (2)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三、分解反应: (一变多) 四、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所起作用:催化作用五、气体制备步骤作业布置知识与技能训练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本课题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讲述高锰酸钾分解,步骤清晰。但第二课时讲述双氧水分解,此反应一般需要二氧化锰催化,但是又无法
19、证明二氧化锰只起催化作用,部分学生会质疑双氧水是否会自动分解。能否借用手持技术证明双氧水瓶内氧气浓度确实高于空气中氧气浓度。天成学校集体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2015年 9 月 17 日课 题2.3 制取氧气(2)课 型新授课主备人林青青拟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授课人教材分析教 学目 标知识技能:1.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学重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细节教学资源准备与选择PPT课件,实验器
20、材,备用实验视频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预习作业无教学过程个人再探索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引导探索,操作步骤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那么接下来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使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又有哪些步骤。一、实验原理加热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实验装置的选择1. 认识仪器2. 了解注意事项 提问: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 为什么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三、实验步骤口诀: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讨论: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3、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四、检验和验满学生回顾,回答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板书设计2.3 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加热一、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实验装置 发生 收集三、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四、检验验满作业布置知识与技能训练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本课题注重细节,记忆内容较多,但如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则会事半功倍。关键是说明白若不如此操作会如何,应找实际视频或亲身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