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液检验尿液检验一一、填空题填空题1、正常人尿蛋白定量小于/24h,成人上限是/24h。2、酮体是由,组成。3、尿白细胞管型常提示。二二、是非题是非题1、尿 NAG 升高主要反映肾小球损伤,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2、肾衰竭管型可大量出现在急性肾衰竭病人多尿的早期,在慢性肾衰竭,出现此管型,提示预后不良。()3、正常人尿沉渣镜检白细胞不超过 3 个/HP。()三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选择性蛋白尿2、混合性蛋白尿3、多尿四四、选择题选择题A 型题:1、评估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不可取代的首选检查是:()A、尿常规B、血尿素氮、肌酐、尿酸C、血尿素氮D、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E、尿沉渣镜
2、检2、作尿常规检查、化学检验以清晨首次尿为好,新鲜尿液最好在多长时间内送检:()A、2 小时B、1 小时C、30 分钟D、40 分钟E、1.5 小时3、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多少即可呈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A、1mlB、2mlC、3mlD、4mlE、5ml4、尿细菌定量培养法,凡菌落计数达多少个为尿路感染:()A、105/mlB、104/mlC、103/mlD、104105/mlE、03104/ml5、血红蛋白尿见于:()A、地中海贫血B、肾结核C、蚕豆病D、血友病E、膀胱炎6、新排出的尿液混浊,放置后有白色云絮状沉淀,加热或加酸后沉淀不消失,应考虑:()A、尿酸盐结晶B、脓尿C、菌尿D、乳糜
3、尿E、碳酸盐结晶7、尿液酸度增高见于:()A、膀胱炎B、痛风C、代谢性硷中毒D、呼吸性硷中毒E、肾小管性酸中毒8、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混合性蛋白尿D、溢出性蛋白尿E、组织性蛋白尿9、正常人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A、2:1B、3:1C、(34):1D、1:1E、1:(34)10、下列哪项支持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的诊断:()A、畏寒、发热、腰痛B、尿频、尿急、尿痛C、肾区叩痛D、脓尿、菌尿E、夜尿增多11、妊娠时可出现糖尿,属于:()A、血糖增高性糖尿B、血糖正常性糖尿C、暂时性糖尿D、应激性糖尿E、假性糖尿12、正常人尿中可出现:()A、细胞
4、管型B、颗粒管型C、透明管型D、蜡样管型E、脂肪管型1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可出现:()A、粗颗粒管型B、红细胞管型C、肾衰竭管型D、脂肪管型E、蜡样管型14、肾病综合症患者尿中常见的管型是:()A、细颗粒管型B、粗颗粒管型C、脂肪管型D、蜡样管型E.透明管型15、Addis 尿沉渣计数的判断标准参考值是:()A、RBC10 万/12hWBC50 万/12hB、RBC100 万/12hWBC50 万/12hC、RBC50 万/12hWBC100 万/12hD、RBC3 万/12hWBC7 万/12hE、RBC4 万/12hWBC14 万/12h16、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可靠指标是:()A、红
5、细胞B、白细胞C、脓细胞D、2-微球蛋白E、尿蛋白定量17、引起乳糜尿最常见的原因是:()A、慢性丝虫病B、肾病综合症C、肾小管变性疾病D、腹膜结核E、先天性淋巴管畸形1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功能性蛋白尿:()A、凝溶蛋白尿B、发热时C、血红蛋白尿D、糖尿病肾病综合症E、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B 型题A、尿量 1000-2000ml/24hB、尿量400ml/24hC、尿量100ml/24hD、尿量2500ml/24h比重1.020E、尿量400ml/24h比重1.01019、正常人尿量()20、少尿()21、无尿()22、糖尿病()23、慢性肾衰竭()五五、问答题问答题1、简述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形成
6、及临床意义2、试述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参考答案及题解参考答案及题解】一一、填空题填空题1、40mg/24h,150-200mg/24h2、-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3、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二二、是非题是非题1、,2、,3、。三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选择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后,使血浆蛋白滤过,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称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小儿肾病综合症。2、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产生蛋白尿,尿中既有中、小分子蛋白,也可见大分子蛋白,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疾病的后期,以及全身性疾病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3、多尿:尿量多
7、于 2500ml/24h,称多尿。可见于肾脏疾病和某些内分泌疾病。四四、选择题选择题A 型题1.A,2.C,3.A,4.A,5.C,6.B,7.B,8.D,9.C,10.E,11.B,12.C,13.B,14.C,15.C,16.D,17.A,18.B,19.A,20.B,21.C,22.D,23.E。五五、问答题问答题1、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等因素损伤后静电屏障作用减弱和(或)滤过膜孔径增大,使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过,可见于各类原发和继发的肾小球疾病。2、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主要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肾小球源性血尿时,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 pH 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大小、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指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关,不存在通过肾小球基膜裂孔,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