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 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年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女性稍多。(2)病史:多有外伤史。(3)症状:髋部疼痛,肿胀明显,大粗隆处压痛,典型外旋、短缩畸形,可触及骨擦音,功能障碍。(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西医诊断: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徐银坎、葛宝丰、胥少汀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1)多见于老年患者。患髋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2)外伤后引起髋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3)患髋肿胀,局部皮下淤血,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明显,大粗隆
2、部压痛明显。(4)拍摄x光片可明确骨折及分型。(二)骨折分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症候分类标准。1顺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2反粗隆间型:伤肢有短缩,外展,外旋略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达小粗隆的上方。3粗隆下型:骨折线经过大小粗隆的下方。此外,尚有Evans分型,参照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实用骨科学第三版中介绍的Evans分型系统进行分型。I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型骨折。II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内翻畸形。IIIA
3、型:粗隆间骨折+小粗隆骨折,内翻畸形。IIIB型:粗隆间骨折+大粗隆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IV型:粗隆间骨折+大小粗隆骨折,亦可粉碎骨折。V型:反粗隆骨折,即骨折线自小粗隆至大粗隆下.(三)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内。2.中期:伤后2周4周。3.晚期:伤后4周以上。(四)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血瘀气滞证;中期:瘀血凝滞证;后期:肝肾亏虚证;二、治疗方案(一)整复和固定1整复1.1 对于无移位的骨折无须整复。1.2 对于有移位骨折可先行牵引,待34天肿胀消减、缩短畸形矫正后,再运用手法进行整复。1.
4、2.1 牵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皮肤牵引、踝套牵引、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一般高龄患者皮肤条件较差,应以骨牵引为主。骨折近端受髂腰肌牵引而出现近端向前,远端向后移位者,应在维持屈髋、屈膝的体位下给予足够大的牵引重量。对于髋内翻同时合并有明显向前成角,股骨颈前倾角消失或变为负角者,可将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行骨牵引予以纠正。1.2.2 手法整复整复方法(以左侧为例)选择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近端助手双手按住患者骨盆两侧髂嵴固定,远端助手的右手扶住患者左侧腘窝及膝外侧,左手握住左内踝及后踝(擒拿扶正法)。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左手由内侧握住骨折远端小粗隆部,右手由外侧扶住骨折近端大粗隆部
5、。远端助手使患者左下肢屈髋屈膝并外展外旋,然后内收内旋顺势牵引左下肢向下(拔伸牵引、对抗旋转法),与此同时,术者左手卡靠小粗隆,右手向下推挤大粗隆并内旋患肢(内外推端法、升降提按法),远端助手将患肢拉直放平,左下肢置于外展中立位,矫正内翻、外旋及短缩畸形,通常可获得满意复位,测量双侧髂前上棘至内踝尖等长,左下肢不外旋,则复位成功。对于股骨粗隆间陈旧性骨折尚未愈合仍然需要整复者宜先行手法折骨,具体操作如下:选择硬膜外麻醉,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抓住小腿顺势牵引并外展下肢,术者施以正骨十四法的“摇摆转动法”、“对抗旋转法”、“顶压折断法”,上述操作完毕,将股骨向上冲顶,检查股骨大粗隆若显著上移表
6、明手法折骨成功。术后按新鲜骨折处理。进行手法折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对合并骨质疏松的年老患者尤应慎重,应用手法时应严格按照步骤完成并避免使用暴力,否则有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危险。2固定2.1 无移位的稳定型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法整复、手术的高龄体弱患者,嘱患者卧床,患肢丁字鞋或牵引固定812周。伤后一周可逐步开展功能锻炼。2.2手法、牵引整复后的骨折,可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等方式固定2.2.1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常规选择硬膜外麻醉,必要时亦可作局部浸润麻醉,要求在C臂机引导下完成。操作方法:患者仰卧,牵引床维持下肢于外展中立位,以确保骨折保持良好复位,复位欠佳时应用正骨手法加以矫正。用两支直径为4.0mm
7、或4.5mm的斯氏针,经过大粗隆外侧,并沿颈干角方向进入股骨颈内,直达股骨头软骨下,二针要求在同一冠状切面并尽量靠近股骨颈上下两侧皮质,再于骨折远端打入两支直径为4.5mm的斯氏针。上述操作完毕,将四针以骨折端为中心加压并以外固定棒将其连结固定,检查针口是否有皮肤牵拉压迫并作相应减压处理后撤去牵引。2.3.内固定135度解剖锁定钢板固定。二.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手术前可外敷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功效如双柏散。1骨折手术前: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伤科一号组成:桃仁10g 红花10g 川芎8g 当归10g 赤芍12g 生地15g 乳香1
8、0g 没药10g 党参30g 木通10g 木香10g(后下) 甘草3g中成药:愈伤灵。2.手术后第三天始可开始静脉注射中药活血药如红花预防深静脉血栓3.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实际,选择局部外用中药制剂、单纯牵引治疗方法、超髋夹板外固定结合防外旋鞋固定法、骨折愈合治疗仪治疗等治疗方法。(三)康复锻炼1功能锻炼无论患者是否手术,都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局部功能康复及预防全身并发症。练功治疗是中医一大特色,有利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增强骨折部生理应力,促进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关节粘连和强直;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出现。早期练功活动应在不负重状态下开展,后期练功可借
9、助康复器械锻炼。(1)牵引治疗患者应早期进行床上功能锻炼,牵引后即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足趾的屈伸活动;12周开始直坐床上抬臀运动。34周后,两手拉吊环,健足踏在床上,作抬臀活动,臀部可完全离开床,使身体与大腿、小腿成一平线,以加大髋、膝关节活动范围。(2)手术患者于术后6小时即可平卧位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伸屈锻炼,第2天可半卧位进行患肢CPM锻炼。3天后根据病人情况可坐起,便于拍背,擦洗等护理,防止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情况,1周左右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不负重行走或坐轮椅户外活动。随着时间推移,负重逐渐增加,68周后可完全负重。外固定支架固定者一般10周后可拔除
10、。2注意事项:(1)扶拐行走要领:先挪拐,后走路,患肢走一步,健肢跟半步。(2)循序渐进,负重练习。一般不宜负重太早,应据X照片显示愈合情况,再考虑患肢逐步负重锻炼。(四)其他疗法可以辅助微波治疗仪、中药热奄包(熥络宝)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骨伤治疗仪、中频治疗仪、气压泵治疗仪等理疗,以促进炎症消散、提高药效、改善血液物质循环、增加骨痂生长、止痛、镇静、改善周围血管功能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五)并发症及防治1患侧膝关节僵硬:多由于固定针对阔筋膜张肌运动具有阻碍作用,且老年人对疼痛较为敏感,因而影响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进行,容易出现膝关节的僵硬。防治方法:术中按膝关节活动时固定针于阔筋膜张肌上的活
11、动轨迹充分松解,术毕麻醉失效之前,充分活动患侧膝关节;术后鼓励患者早期开展自主的膝关节功能锻炼。2支架针道感染:支架针长期暴露于体外,对皮肤,皮下组织及其它软组织均产生较大压迫,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且老年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差,外固定针的长时间存在,作为异物对周围组织刺激,使周围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防治方法:术中充分松解支架针口周围的皮肤,防止压迫产生;加强护理,及时换药。3髋内翻、肢体短缩畸形:由肢体剪力大、固定或牵引治疗不当以及肌力牵拉等因素导致。采用牵引术或支架外固定术,尽快恢复肢体的长度和力线,保持患肢于外展35的中立位。其中,顺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选用股骨髁上骨牵引术,反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可选
12、用皮肤牵引术。4并发多种内科疾病:本病多见于老年人,由于患者年老体弱,伤后容易出现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防治方法: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特长与优势,以扶正祛邪,辨证施治为用药指导原则,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在允许的情况下,按照机体的抗病能力,尽早对骨折进行复位和有效的支架外固定,恢复肢体的长度与力线,尽快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因卧床而出现的合并症。(六)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并发症是老年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护理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预后起重要作用。1骨折早期护理(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顾虑多,对预后缺乏信心,对治疗反应消极,护理应重点从心理上解除
13、顾虑,与患者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生活护理: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其充足的睡眠,给予易消化食物,并注意预防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如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3)牵引护理:注意牵引针孔的护理,牵引的体位应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重量一般为810kg。(4)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甚为重要,应详细了解入院者的病情,听其主诉时应向家属询问清楚。患者反应迟钝对病伤不敏感易掩盖临床症状,检查时应详细全面了解其是否存在合并症或内科疾病,针对其合并症,术前及早给予对应处理。2骨折中期护理(1)搬运及卧位:术后病人麻醉作用未完全消失,肢体仍处于无自主状
14、态,搬运时注意患肢体位切勿过度伸、屈及外展活动,一般采取三人平托搬运,必要时给予牵引。(2)支架针口的护理:注意观察针口的渗出、感染情况,渗出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针口感染多在术后37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是早期感染表现,怀疑针口感染时,应及时对症处理。(3)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具体锻炼方法应根据患者全身健康情况、伤情及手术固定稳定性而区别制定。(4)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心脑血管意外及针口感染等,针对这些并发症精心护理非常重要。3骨折晚期护理(1)下床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2)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各种并发症。(3
15、)定期门诊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牢固后,可弃拐负重行走。(4)因在家活动量减少,故平时应多饮水,防泌尿系感染。 (5)平时注意营养,多晒太阳,逐渐日常生活自理。三 疗效评价(一)疗效评价标准1疗效评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局部无压痛、叩痛,伤肢无明显缩短,骨折成角小于5,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在15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5以内。好转:对线对位尚可,骨折线模糊,伤肢短缩小于2cm以内,成角小于15,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1015以内。未愈:骨折对位对线差,髋内翻25以上,患肢缩短2cm以上,膝关节活动受限在45以上,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15以上,伤肢不能负重者。2.参照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二)疗效评价方法一般根据治疗前后X线表现,及骨折愈合后与健侧髋关节进行疼痛、功能、活动范围、畸形、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