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角色 学生能力 教法 模式新的世纪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更加快了信息时代的前进步伐,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于2000年10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上,纵论信息化发展
2、的大趋势,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并宣布中国将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目前我们中小学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灌输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上。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改革教育模式已提到我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许多学校都在做改革教学模式的尝试,教师也都在探索如何改
3、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式学习的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实现这些目标,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角色转换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
4、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利用信息系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及信息的处理、运用的能力。 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这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学习、提高计算机专业技能,培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目前,计算机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有些学生可能对计算机的某一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会超过老师,对此,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把自己当“学术权威”,对自己应有一准确的定位。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把自己看作教练或许更为恰当:教师的一切教学行
5、为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和展开,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教学中更多的时候是向学生提出可能的选择方案,提出建议而不是发布标准信息。为解决课本内容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问题,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并将新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以更好地肩负起辅导的重任。 二、改革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存储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强调学生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动
6、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式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改革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当今世界已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社会,“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已使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离开信息技术,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公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更高,在新的世纪这将是对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当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便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
7、生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介绍所学知识的功能和应用场合。比如:学习画图软件时,可演示老师制作的、或学生自己绘制的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图画;学习WORD软件时,可展示图文并茂的小板报;通过经典作品的演示,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注意不可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上机练习时,常会有意无意地对计算机进行设置的修改、软件的删除,对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造成破坏,严重时造成系统崩溃。出现这些现象时,不要一味地责备学生,其实这都是些正常现象,学生在学习、摸索的进程中出现的失误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就像学生
8、在其他学科做错课堂作业一样自然,只要让他知道错在何处、为什么出错就行了。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让课堂始终处于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状态。教师及机房管理人员有责任将系统恢复,以确保教学的正常秩序。 3安排练习、确定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信息技术课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要求学生在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有些内容,如常用软件的使用,以前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讲授内容,分析重、难点,然后学生进行上机练习。结果发
9、现,学生在上机时,对所学内容不甚了解,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教师讲述时,学生对所学软件不甚了解,缺乏感性认识,不知它能做什么,上机时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做。如果教师通过选取制定练习题目,确定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定学习方向,引导学生通过上机练习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 如,学习制作小板报一课时,通过演示一个范例,布置“显示一篇文章-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位置”这样一个练习题,引导学生先将一篇文章调入,选择合适的图片插入,调整图片的大小、根据需要摆放它们的位置这几个学习目标。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收集、制作、加工并处理信息,最后完成任务,
10、从而培养、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4用行为导向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科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优秀的软件天天都在出现,教材年年更新都来不及,因此,我们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又称为实践导向教学,是目前世界各国所推崇的新型教学法。在这种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主体,学生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一个咨询者和指导者。教师变信息教学为方法教学,教师
11、在方向、进程、方法上起主导作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到有关的知识技能,更能使学生掌握到学习有关问题的学习方法。 如,在学生学习、掌握了上网浏览的方法后,可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网站,供学生上网查阅,学习、探究新的知识。教师可提出某一题目,如有的同学想了解国际象棋的规则,请你帮忙;暑假到了,有的同学准备到某一城市旅游,请你从网上帮助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学生根据需要查找并获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处理,教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互动互助,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
12、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形式。协作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在以老师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的坏习惯,一些学生竞争观念薄弱,更缺乏团体意识,不善于协作。为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阶段性的作业,例如:在完成了制作小板报的练习后,可将任务的难度相应增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共同完 成一个小板报的设计任务。分组的目的便是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交往与协作。这种交往与协作,不只是学习信息的交流与探讨,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性格“磨合”,进而导致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个性的发展,乃至集体主义观念的培育。此外,对于有些学习内容,还可以采取同学们在网络上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协同学习,培养学习者之间合作共事的能力。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作、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作,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的良好品德。 总之,我们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和要求要准确,要符合学生实际,不可贪多求全,力争一课一得。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