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2、 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3、不断增强权利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知识与能力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 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增强法律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3、 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打击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
2、”和“守护人”。4、 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增强法律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教学难点: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后记: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不仅数量庞杂,而且变化万千,搜集、选择、处理、应用信息资源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将课前收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行为规范
3、进行展示。师:大家展示了各种形式的行为规范。常言道,“没有规范,不成方圆。”行为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有了这些行为准则,人们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在众多的行为准则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的特殊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话题。师:下面我们给大家呈现一组视频资料,请大家借助视频资料一起深入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多媒体展示第一组视频资料: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可采用教学时最新通过的法律)师:请大家讨论,在上述视频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讨论略。师:(在归纳、点评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国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定的一般程序是:法律议案的提出
4、,审议和讨论法律草案,对法律草案进行表决和公布法律。视频展示: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名称。江苏省人大制定的法规名称。在学生观看上述视频资料后介绍“知识链接”部分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概念,并进一步说明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师:(归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所以我们又将法律称为国法。视频展示:人民法院审判内蒙古伊利集团原董事长郑俊怀等五名高管涉嫌挪用公款案,审判湖北省原省长张国光案,普通公民的违法犯罪案。师:观看以上视频资料后大家有什么感受?生:回答略。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没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这也是我国宪法的规定。无论普通公民还是国家干部,只要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列举社会团体的组织纲领、民族的习俗等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这说明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请学生展示教材第41页探究活动的结果。(教师应在课前将此探究活动布置学生完成)师:请大家想想,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我们的社会秩序、人生安全等将受到什么危害?生:回答略。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公民的民事活动日益增多。相应的,公民之间的民事纠纷也有所增加。我国的法律在调节民事纠纷,保证社会和谐方面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民事调解都具有强制力,公民如果无故不执行民事判决、民事调解也将受到强制执行。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2页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生:回答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其它的社会行为规范相比,其特殊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学习和掌握以上知识,我们将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