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观察生物1.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能新陈代谢、具有细胞结构(病毒除外)、需要营养、能生长发育生殖、有遗传和变异、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生物与非生物共同构成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生物最终将转化为非生物。2.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身合成养料(自养),动物只能从现成的食物中获取养料(异养)。放大镜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使用时需要调节放大镜与被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同时移动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用放大镜可清楚观察蜗牛的壳、口、触角、带眼睛、足,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蜗牛具有
2、触觉(触角对触碰的反应最敏感)、嗅觉、味觉和视觉,没有听觉。3.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表了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0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完善了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学说的建立,阐明了植物和动物在生命本质上是统一的。4.细胞的形状千姿百态、多种多样。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进行交换)、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
3、质,在传宗接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和大的液泡(含有细胞液)。动物细胞只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5. 显微镜的结构:(1)机械部分有镜座(稳定镜身)、镜臂(提握镜身)、压片夹(固定玻片)、载物台(放玻片)、遮光器(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通光量)、物镜转换器(调换物镜)、粗准焦螺旋(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小幅度升降镜筒)、通光孔(光通过的孔)(2)光学部分有目镜(靠近眼睛,放大物像)、物镜(靠近玻片,放大物镜)(3)调光部分是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反射光线)6.显微镜的使用:(1)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接近光源、靠
4、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调节反光镜,直至观察到明亮的圆形视野。(3)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 上,用压片夹压住,装片正对通光孔中心。(4)调焦和观察: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装片(但不能碰到)。然后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可画图),再向后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清物像,最后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7.要改变视野的亮度,可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想让视野明亮,可使较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调暗些则使用较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由于显
5、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如果发现目镜中的物像偏在视野的左侧,则应向左移动载玻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偏哪儿往哪儿移)。在高倍镜下视野的亮度比低倍镜暗,这样能看清液泡、细胞核等细胞的结构。8.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净片(即将载玻片擦干净)滴水(滴一滴清水)取材(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薄片放在清水中)盖片(先让盖玻片一边接触清水,然后慢慢放平,防止产生气泡)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绘图。9.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净片滴水(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除掉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取材(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涂抹(涂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防止细胞重叠)盖片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1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稀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观察绘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