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课堂幸福指数,煅造高效数学思维康 勇合肥市庐阳区 合肥市第十九中学 22023049摘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高级思维来进行高水平的知识建构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训练,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关键字:高效 课堂提升 思维 幸福指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数学课堂教学该如何向前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堂的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学生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我想,教师只要“肯付出”又能“讲方法”就会有回报。凡是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既“肯付出”又“讲方法”。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
2、行为从一点一滴开始,要紧紧贴近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方法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我们应该问自己的是,究竟什么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什么是幸福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应该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较好的表述,但我们做到了多少?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教师在解题教学时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与习题练习为主要授课方式,课堂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效率极差。其实,解题教学应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点,不断“变题”、“变疑”,做到“旧知新用”、“解法类比”、“巧设陷阱”,以促进学
3、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体味不同题型、不同解法的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体系,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自然生成,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幸福感。一、我对“幸福数学课堂“的认识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课程改革是主旋律下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位教学者都要思考“课程改革”的根基在哪里?主渠道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课程改革”的根基: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幸福感数学课堂”的“幸福”体现的就是“个性化学习”,主要特点是:1学生由“被动劝学”变为“主动选学”,教师由“以我为主教”变为“以生需求教”。2 我们最终将花费
4、更多的精力把数学课堂成为富有“个性化”的特色课程。形成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的数学课堂体系,最终会达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3在教师层面需要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程的实施能力。“课堂管理创新”就是为了达成“幸福数学课堂”的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管理改进。 主要是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和“高效课堂管理技术”改进教学管理。(二)将“数学课堂”开发为“具有幸福指数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改变是关键:国家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不能改变,教学目标不能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环境。创建“有幸福感的数学课堂”就是要求教
5、师从我做起,在我们自己能改变的方面入手,我们发现,当教师改变了之后学生才会发生改变,提升学生课堂幸福指数的目标才会达成。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A上课时,提问的方式简单:“大家还有问题吗”。B上课时,当学生答不出或答错时,赶紧告诉学生正确答案。C上课时,很少安排学生展示,怕耽误时间。D“学习目标”和实际教学内容不对号。E“学习目标”、“分层作业”仅仅体现在教学设计上。F“合作小组”成为摆设。不能充分、科学、合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我认为,在一节数学课中要能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不一定面面俱到,但要求不走形式,有效有用。一.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书写学习目标并讲解,在
6、教案中要有体现。 二.安排课前预习:教师留预习作业,学生通过自学质疑、提问并且尝试解决问题。 三:安排学生质疑。运用多种质疑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四:尊重并鼓励在参与中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积极评价,能够容忍学生的过错和失误。 五:安排“师友”和“小组”互助学习。课上多安排师友交流。适当安排分组研讨。 六:安排学生展示讲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一个学生给全班讲解说明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并提出质疑。七:安排个人自主学习。学生审题、思考、练习、质疑、提问并且尝试解决问题。八:学法指导与交流。教师讲解、同学分享自己高效的学习方法,强化训练。九:教师精讲、启发、质疑、追问、积极评价。教师要给学
7、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解不急于纠偏。十:留分层作业。留“必做”和“选作”作业。留分层“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可以提升学生幸福生活指数。但是我们要有针对性,不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分“必做”和“选作”两类作业。作业量要少而精,限制作业完成时间。作业评判要求不打“”错题统一用问号(?)评判, 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提升学生幸福生活指数。那么具体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为学生搭建理解数学知识平台,为学生营造一种思维创新的氛围呢?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运用交互式软件,提高学生猜想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猜想不同于胡思
8、乱想,它往往是知识飞跃性的链接,是摆脱了表象干扰由知识与经验中得到的一种直觉和想法。对于猜想,相信数学教师都会同意这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数学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猜想,是一种精致化的直觉。正如波利亚提倡那样,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猜想”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去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有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开启创新的道路。互动教学屏可以直接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停止,点击触控,随时可以用手指或者触摸笔在屏幕上书写,标记,特有的半数面板可以无限延伸,极大方便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种需求。在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节省了大
9、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连贯性,让老师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检测反馈中去,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运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创建一个“问题情境”跳脱传统的框架,通过大胆新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问题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习题,也包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跨学科知识的问题。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如网站,班级博客等形式,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中大范围的交流,讨论,共同研究,协作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
10、,与学生一起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总结。引导学生用改变问题的维度,改变问题的条件等方法来发散式的提出新问题。而面对网络和计算机,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情况下提出问题。这种可以参与性的环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在这种探索精神的支持下,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新方法,也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主动提问的能力。作为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课件放在网络上与学生共享,通过网络与学生及时交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索,比如在学习概率时候,可以把概率知识和天气预报,彩票中奖等问题相对结合,并引导学生从网络上寻找概率知识的相关运用。让学生通过网络,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影
11、响,同时也利于他们发现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三.利用多媒体体现交互性,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利用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沿着不同方向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多渠道,全方位的探寻新的多样性方法。例如,在教学“已知三角形的底边和高,求三角形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时候”因为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所以学生独立解决此题感到很困难。如果利用几何画板,以矩形的长为X轴,矩形的面积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
12、坐标系,并将矩形的长和面积的对应点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拖动鼠标,使矩形的长发生变化,此时矩形的面积随着矩形长的变化而变化,观察图像变化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自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利用多媒体,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逐步逼近教学目标,从而揭示定理的教学,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能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能够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连贯性,让老师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检测反馈中去,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
13、倍的效果。过去的数学教学,着重解决于问题的解决,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就要求既要关注问题解决又要关注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思维训练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产生思维。教学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新各种思维的过程。我们只有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才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思维创新的潜能。校园网的坚持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我们教师调用网上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成为可能,学生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学信息呈现多元化,教学过程体现交互性,营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任何思维,不管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
14、经验材料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深刻观察,去伪存真,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而且,也可能有创见性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高级思维来进行高水平的知识建构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训练,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但是,这并不代表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引导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运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工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做出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观察,猜想等多方面能力,更好的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时,要不断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即学生亲自或间
15、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关注分层教学,关注学生已有的基本活动经验,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步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循序渐进地提升认知水平,切实做到“分层教”、“分层学”、“分层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小问题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考虑到优等生的思维发展,也顾及到学困生的知识水平的发展,让学困生“海阔凭鱼跃”,让优等生“天高任鸟飞”.新技术枚不胜举,恰到好处的应用是关键。在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建构新的师生关系,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开阔,知识与能力,品质与人格,尤其是态度与观点都不再是空洞的描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感受和体悟,认识和
16、理解,并且通过合作,互动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基本结论。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呈现个别学生的多维,多视角扩展,在巩固已经形成的认识与活化已有理解的同时,形成后续性问题,为下个整体性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方向性问题与目标。新的教育观念要求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式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真正进行“头脑体操”,即使学生的基础程度不同,仍能在学习中开拓思维,得到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幸福指数,让学生享受到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是一件幸福指数极高的事情。总之一句话:课堂教学是我们自己的事,教会了学生是高兴的事,老师会教了是幸福的人!只要肯努力,学习数学就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