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六篇【篇 1】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中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
2、习方法。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意制作了一张个人信息资料,为了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请看小黑板。向老师个人资料 性别:男身高:1.65 米体重:58.5 千克 兴趣爱好:上网、听歌、打羽毛球(每次至少 1.5 小时)师:看清楚了吗?在这些表示我身高、体重、时间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 1:都有小数点 生 2:都是小数 师:是的,像 1.65、58.5、1.5 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谁能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小数呢?生 1:超市里 生 2:商场里商品的标价?师:看来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对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生 1:我想知道小数是怎么
3、来的?生 2:我想知道小数的加减法该怎么算?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二、小数的产生 师:通过测量向老师的身高是 1.65 米,你测量过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吗?生 1:1.35 米 生 2:1.41 米 师:我和这两位同学的身高都是 1 米多,那你们能用整数表示我们的身高是多少米吗?注意单位是米。生:165 厘米 师:注意单位是米 师: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米吗?生:不能,因为它比 1 米多,又不足 2 米。师:是的,我们的身高都在 1 米和 2 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通过测量和计算往往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除了用我们以前学
4、过的分数表示外,又想到了用小数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接着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教师以和学生谈话交朋友为题,出示个人信息,学生从信息中发现表示教师身高、体重等,这些数都是小数。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后布置作业到生活中找 5-10 种小数并记下来。由此想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一数学基本理念除了老师明白,怎样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有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
5、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所以,老师在数学课上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生活与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活”化课程资源的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质疑。【篇 2】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
6、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蒙。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始上课了,一组同
7、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
8、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叙事 你能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虽然多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可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搞新课程,新课程中特别强调的有什么情景创设啊等等,而我觉得的,落实学生的基础也还是同样的重要。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师:82=4 表示什么意思?生 1:有 8 个苹果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9、 2 个。生 2:有 8 个苹果,每组分 4 个,可以分给 2 个组成。师:2 位同学都是分苹果,但是我们细细听来还是不一样的,一个告诉我们每份是多少,而另一个是要我们求每份是多少,那谁能来列一个竖式?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个都想板演。这个复习看着简单,其实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要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要会列除法竖式,而这一个环节正好可以了解一下。随后,我规定,8 表示 8 根小棒,用来搭正方形,怎么解释?学生争先恐后,个个都想回答。看学生来劲时我马上问: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师:这个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吗?学生动手写
10、。我老师收集学生信息,大致有这样几种:24+1=9(1)9-14=2(2)94=2+1(3)94=21(4)当学生列出这么多式子时,我真得十分佩服孩子们的能干!师:这 4 个算式你们最想说一说哪一个?生 1:老师,我觉得(3)号不对的。师:噢,哪不对了,你能说仔细一下吗?生 1:等号后面 1+2=3 而前面 94 不是等于 3 的。众生开始点头表示同意了。师:看来大都数学生都同意这一位同学的说法了,那我们来听一听原来的小主人他是怎么想的。生:后面的 1 是多出来的 1 根小棒,我就在后面+1 了。现在我觉得不对了。师:噢,那你觉得要怎么改正啊?生:把+号改成多。师:同意哇?众生一起回答:同意
11、教师把加号擦了,改成一个“多”师:那现在和(4)我们来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啊?生 1:(4)号的把多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了。师:那你们喜欢哪一种?众生:第 4 种。师:那这个符号后面的 1 表示什么啊?生 1:就是多出来的 1 根小棒。生 2:后面的 1 是余下的,所以可以写成 2 个多 1 个。生 3:因为 1 根不能再搭正方形了,是多出来的数,所以写在后面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 1 表示什么了,那你能解释一下(1)和(2)两个式子吗?,由于有了对 1 的认识,对于上面两个式子学生理解就快多了。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好多式子来表示了我们搭小棒的过程,上面 4 个式子你最喜欢哪一个?众生说:第 4 个。
12、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 4 种。那刚才我们说了式子里的 1,现在你能给剩下的 1 起一个名字吗?生 1:叫“剩数”写在商的后面。生 2:叫“多出来的数”也是写在商的后面。生 3:叫“余数”,写在商的后面,和商用横线分开。生 4:叫“多余数”。众生:叫“余数”最好。生 5:我看书知道总商和余数之间要加“”师:生 5 的写法是我们约定的方法,我们以后就要这样写,也就是和我们上面第 4 种方法一样,读作:9 除以 4 等于 2 余 1,“1”我们就叫做余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数的除法”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读两次。余数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而这节课上学生在自己动手搭小棒的基础上,主动
13、得自己去建立“余数”的概念,我想通过这样的理解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孩子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数学的探研精神,让我也为之惊讶和感动。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或问题,老师不应该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的少说一些,将时间将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发言多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篇 3】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
14、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 3000 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 2/3.有科技书多少册?图书室有故事书 3000 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 2/3.有科技书多少册?题中 3000 册为共有数,题中 3000 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篇 4】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记得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
15、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题)1252476 728 741043808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张晓丹:“张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张晓丹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她
16、,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她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在这里进位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臵,并补上“1”,接着就在积的十位上将“7”改成“8”,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张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张医生。”张晓丹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个都称呼她为“张医生”,弄得张晓丹同学一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到了第二
17、题时,由于刚才那题营造的氛围还笼罩着学生们,学生们举手更积极了。这一次我叫了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现在有请郭凯凯医生上来为第二个病人瞧瞧。”郭凯凯同学显然很意外我会请他上来,但马上就配合我,十分开心地上台“看病”了。他十分认真地再看了看题目,肯定地告诉我:“这个病人其实没有生病。”于是,我故作惊讶地问台下学生:“郭医生诊断得对吗?”台下的方正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他诊断得没错,这道题确实没错。”其他学生也纷纷点头称是。我高兴地说道:“有了方医生和郭医生以及这么多的医生一块诊断,确定这个病人确实没问题,我想他应该放心了。谢谢郭医生。”第三题也和第一题一样,请了一个学生“看病、治病”。
18、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 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免费体检一次吧!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做好别人的数学医生,更能做好自己的医生,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声音响亮,但其中那种坚定而又自信的语气更令我感动。其实,我只是将该错的题目设臵“数学医院”的纠错情境,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如此高的积极性,如此跳跃的思维能力,让我深深为之惊讶和感动。是的,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练习枯
19、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们常常有淹没在题海里的感觉,十分被动。即使做对了,也没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注意练习设计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样了,有趣了,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将大大地提高。【篇 5】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时间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告以段落。这一学期我有幸成为联光小学的一份子,我主要承担六年级二班的数学课教学任务。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不同的群体,性格迥异的新学生,我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教育手段,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思绪万千、感慨多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注意激发兴趣,引导
20、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尤为重要。本学期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钟面实物教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物体所需的小正方体模型,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观察物体的实践中来。为学生提供超市购物等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以形成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精髓。二、注重课前教材的认真研读,做到了
21、解全面、分析透彻。学期前我对整册数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结合我所教的六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搞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师就教学难点问题做详细的分析,做到充分驾驭课堂。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注意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力求一节课比另一节课精彩,力求将我所知所想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我的课堂中来,力求让我的学生能在寓教寓乐中轻松学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三、注重反馈,加强课后的练习与巩固。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联系与
22、巩固才能检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同学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注意布置分层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注重调动多方资源,开展轰轰烈烈的家长助学生、好学生帮助差学生的活动,使得课后的练习与巩固得以有效的实施。四、注重个别辅导,及时转化学困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对于学困生做到多关心、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以及班级体的关爱。认真研究造成其学习的困难的根本原因,坚持对症下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
23、导,开展学生间、小组间的互助互学活动,逐步让一部分学困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逐渐进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成为学生时时刻刻不变迁的小老师,竭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争取更大进步。总之,本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教学经验还很不足,需要不断向同行们请教学习。对于自己,我还需不断丰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将我所学渗透课堂教学,为学生造福,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篇 6】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资料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虽然多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但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
24、。虽然此刻全国都在搞新课程,新课程中个性强调的有什么情景创设啊等等,而我觉得的,落实学生的基础也还是同样的重要。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一下上一节课的资料:师:82=4 表示什么意思 生 1:有 8 个苹果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2 个。生 2:有 8 个苹果,每组分 4 个,能够分给 2 个组成。师:2 位同学都是分苹果,但是我们细细听来还是不一样的,一个告诉我们每份是多少,而另一个是要我们求每份是多少,那谁能来列一个竖式 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个都想板演。这个复习看着简单,其实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要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要会列除法
25、竖式,而这一个环节正好能够了解一下。随后,我规定,8 表示 8 根小棒,用来搭正方形,怎样解释学生争先恐后,个个都想回答。看学生来劲时我立刻问: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师:这个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吗 学生动手写。我老师收集学生信息,大致有这样几种:24+1=9(1)9-14=2(2)94=2+1(3)94=21(4)当学生列出这么多式子时,我真得十分佩服孩子们的能干!师:这 4 个算式你们最想说一说哪一个 生 1:老师,我觉得(3)号不对的。师:噢,哪不对了,你能说仔细一下吗 生 1:等号后面 1+2=3 而前面 94 不是等于 3 的。众生开始点头表示同意了。师:看来大都数学
26、生都同意这一位同学的说法了,那我们来听一听原先的小主人他是怎样想的。生:后面的 1 是多出来的 1 根小棒,我就在后面+1 了。此刻我觉得不对了。师:噢,那你觉得要怎样改正啊 生:把+号改成多。师:同意哇 众生一齐回答:同意 教师把加号擦了,改成一个“多”师:那此刻和(4)我们来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 1:(4)号的把多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了。师:那你们喜欢哪一种 众生:第 4 种。师:那这个符号后面的 1 表示什么啊 生 1:就是多出来的 1 根小棒。生 2:后面的 1 是余下的,所以能够写成 2 个多 1 个。生 3:因为 1 根不能再搭正方形了,是多出来的数,所以写在后面 师:此刻我们都
27、明白 1 表示什么了,那你能解释一下(1)和(2)两个式子吗,由于有了对 1 的认识,对于上面两个式子学生理解就快多了。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好多式子来表示了我们搭小棒的过程,上面 4 个式子你最喜欢哪一个众生说:第 4 个。师:那我们这天就来学习第 4 种。那刚才我们说了式子里的 1.此刻你能给剩下的 1 起一个名字吗 生 1:叫“剩数”写在商的后面。生 2:叫“多出来的数”也是写在商的后面。生 3:叫“余数”,写在商的后面,和商用横线分开。生 4:叫“剩余数”。众生:叫“余数”最好。生 5:我看书明白总商和余数之间要加“”师:生 5 的写法是我们约定的方法,我们以后就要这样写,也就是和我们上面
28、第 4 种方法一样,读作:9 除以 4 等于 2 余1.“1”我们就叫做余数,这就是这天我们要学习的“余数的除法”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读两次。余数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而这节课上学生在自己动手搭小棒的基础上,主动得自己去建立“余数”的概念,我想透过这样的理解学生的印象就应是深刻的。孩子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数学的探研精神,让我也为之惊讶和感动。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或问题,老师不就应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就应多为孩子带给机会,创造条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的少说一些,将时间将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发言多思考,让他们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叙事小学数学教育叙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