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11-01-11窦必成,男,1970 年生,本科,畜牧师。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窦必成1 赵玉香21.云南省南华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 675200;2.云南省南华县雨露乡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 675200 哺乳仔猪腹泻一直困扰着养猪生产,不论在农村散养户,还是规模化、集约化的猪场都普遍存在。轻者引起哺乳仔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低、体质下降、抵抗力弱,重者则形成僵猪,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笔者认真总结分析了引发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流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养殖户经济损失,促进
2、了养猪生产良好发展。1 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因素1.1 非传染性因素1)营养因素。妊娠母猪饲喂营养不全饲料或霉变过期饲料,影响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使仔猪先天性消化不良产生腹泻;产前妊娠母猪饲喂含蛋白质较高的饲料时,会使母猪乳内含蛋白质过高,乳汁过浓,由于初生仔猪对消化脂肪和蛋白质的能力较差,而出现腹泻;产前妊娠母猪饲料配制不当,初乳中缺乏维生素 A、B 和 C,影响仔猪胃肠机能活动,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而发生腹泻。哺乳母猪营养不良时,泌乳量少使乳汁供应不足,导致初生仔猪摄入过少,使免疫球蛋白和乳糖供给不足,仔猪抗病力下降,使仔猪腹泻机会增加。哺乳仔猪开食过渡料配比不合理,如植物性原料过多,特别
3、是豆粕会导致抗原致敏肠道而引起腹泻;生豆粕(饼)中抗胰蛋白酶的存在,生理上无法消化植物性饲料而引起发酵,造成哺乳仔猪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2)管理因素。新生仔猪不能及时吃上初乳,不利于乳酸菌的繁殖,使腐生菌大量繁殖引起腹泻;补饲不合理或不及时补饲,也会导致消化道适应性差而造成腹泻。日粮变化频繁和应激反应过强,导致哺乳仔猪腹泻。3)环境因素。环境污染、饲料、饲槽、饮水等消毒不严,仔猪乱啃脏物引起腹泻。外界温度刺激引起腹泻。新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差,对寒冷和潮湿的适应能力弱,对外界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哺乳仔猪适宜温度为 32 33 e,此阶段温度变化大,易引起应激反应,出现阵发性的腹泻 1。1.2 传染
4、性因素1)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主要是感染幼龄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在新生仔猪的最初几周内几乎所有的仔猪都可能被感染,对成年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病毒主要感染 2 5 周龄的仔猪,腹泻症状为排出黄色或灰白色的稀粪,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 2。病理剖检大小肠粘膜呈弥漫性出血,胃内有凝乳块,小肠内充满大量的液体。传染性胃肠炎(TGEV)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发病快,发热,呕吐,粪便为黄色、绿色或白色,常有未消化的凝乳块,以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3。各种年龄都可发病,仔猪 1 周龄初乳抗体水平降到一定程度时最容易发病,10 日龄的仔猪感染后症状更严重,病死
5、率高,首次感染发病率 100%,死亡率接近 100%,老疫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决于猪群的免疫力水平和环境因素 4。此病呈季节性,以冬春 2 季多发。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48#动物疾病防治养殖与饲料 2011 年第 3 期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 10 日龄的仔猪,主要以呕吐、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病理剖检小肠内充满大量黄色液体,胃内空虚,肠壁变薄。死亡率为 30%80%。2)细菌性腹泻。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为仔猪红痢,是由 C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 1 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仔猪排出血性下痢,多散发,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理剖检以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
6、变化为特征。大肠杆菌是仔猪腹泻最主要病原之一,它引起仔猪腹泻按发病日龄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 3种。仔猪黄痢多发生于 1 3 日龄的仔猪,病猪粪便初呈黄色糊状到黄色水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剖检在十二指肠有卡他性炎症;仔猪白痢多发生于 10 30 日龄的仔猪,病猪粪便表现为乳白或灰白色,常混有黏液呈糊状,有特殊腥臭味。剖检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脱水、胃肠黏膜充血,死亡率低;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 1 2 周的仔猪,病猪表现为水肿、共济失调、同时出现腹泻,剖检胃壁肠系膜水肿,死亡率高。霉菌性肠炎。由于哺乳仔猪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其代谢产物)霉菌毒素致使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炎症
7、的过程。临床发病突然,可视黏膜潮红,发绀,呕吐、腹泻、肠炎、心跳加快甚至死亡。2 预防措施2.1 加强母猪的管理1)做好疫苗接种。妊娠母猪在产前 14 40 d,根据当地猪场疫情进行疫苗注射,以使母猪在临产前增加体内抗体浓度,使仔猪吮乳后得到较强的抗体保护。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产前 20 30 d,从母猪后海穴按 1.5 mL/头接种1 次;产下的仔猪在断乳后 7 10 d 按 0.5 mL/头接种 1 次 5。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活疫苗:产前 5 6周和产前 1 周内各接种 1 次。新生仔猪在未喂乳前,按 1 mL/头接种(至少隔 30 min 后喂乳),免疫期为
8、1 年,仔猪在断乳前 7 10 d,按2 mL/头进行接种,免疫期半年 5。大肠杆菌三价苗:母猪产前 4 周和 2 周各按 5 mL/头接种 1 次(经产母猪产前 2周接种)5。2)做好产房和母猪的消毒工作。母猪产前 1周,产房要清扫干净并严格消毒,接产用具准备好并消毒。待产母猪产前 1周进入产房时应做好体表全面清洗消毒。3)做好接产。在母猪分娩的当天,给母猪注射抗菌素药物 2 次/日,连用 3 d,以防产后感染,保证乳汁质量。4)科学饲喂母猪。体况适中的妊娠母猪产前3 d,喂量减半或 1/3,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哺乳母猪,要供给营养全面优质的配合饲料,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产后乳汁分泌过多
9、,而产生乳房炎或乳汁过浓引起初生仔猪消化不良导致腹泻。2.2 加强哺乳仔猪管理1)做好初生仔猪的保温工作。初生仔猪保育舍的温度为 32 e 左右,可根据地区特点采用相应的保温设备,防止初生仔猪产后腹泻。2)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由于初乳含有大量的Mg 盐和较多的免疫抗体,有利于排出胎粪和增加仔猪的抵抗力,仔猪在产后 2 h 内应吃到初乳。3)及早补料。母猪产后 5 d 泌乳量逐渐上升,到 21 d 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1 日龄的仔猪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单靠吃母乳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及早补料可以促进仔猪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发育,避免仔猪乱啃脏物,减少下痢患病。仔猪5 7日龄用仔猪全价料进行
10、诱食,15 日龄能进行正常开食,满足仔猪生长快的营养需要。4)给初生仔猪补水。仔猪生后应及时补给温开水。由于初乳的乳脂含量过高,初生仔猪易口渴,若不及时补水,直接影响到养分在体内运输和废物的排泄,还会因口渴时饮脏水或母猪的尿液造成严重的下痢。5)给仔猪补铁。仔猪生后缺铁会引起营养性贫血,仔猪喜欢到处舔食,引起腹泻。仔猪生后 2 3 d注射牲血素0.5 1 mL/头,10 d 再注射1 次剂量为1 1.5 mL/头。3 治疗措施3.1 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一般无特效药物,但可以使用抗生素和口服补液盐等进行对症治疗来减轻失水、酸中毒和防止细菌并发感染,促进恢复。用 2.5%恩诺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
11、 0.1 mL/kg 体重肌肉注射,每日 1次,连用 3 d,同时肌肉注射猪用干扰素,每日1 次连#49#养殖与饲料 2011 年第 3 期动物疾病防治牛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组织学诊断马永军1 陈生明21.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宁夏吴忠 750011;2.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孙家滩开发区畜牧兽医中心站,宁夏吴忠 750011 鳞状细胞癌是畜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生在皮肤和被覆鳞状上皮的口腔、唇、生殖道、眼部等处的黏膜。鳞状细胞癌生长较快,呈乳头状生长,有时会破溃,形成溃疡面。由于本病往往通过淋巴通路转移,引起其他部位的癌变,因此危害严重。1 病畜情况2010 年本中心接诊 1例
12、黄牛腿部鳞状细胞癌。主诉病牛数月前后肢小腿部刮伤,创伤小,故未做处理。后来伤口很长时间未愈合,虽经兽医用碘酒处理,但创面仍有增大的趋势。近 1 个月发现患肢开始肿胀、伤口腐烂,伤口附近有鸡蛋大小、外形不规则的肿块增生。门诊时,初步检查怀疑为皮肤鳞状细胞癌。为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并确定增生肿物的类型,切除肿瘤,用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2 诊断方法送检病料经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1 周后,经水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等过程制成收稿日期:2011-01-15马永军,男,1974 年生,本科,兽医师。用3 d。如果仔猪能饮水,可给予电解质多维或口服补液盐,配合
13、上述疗法效果更明显。3.2 细菌性腹泻的治疗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使用前最好用经过药敏实验选出最佳药物。一般在母猪产前或产后每头分别注射长效抗菌剂 10 mL,控制产后综合症。3.3 霉菌性肠炎的治疗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清理胃肠、阻止霉菌毒素进一步吸收,防止继发感染。可用 0.1%0.5%过氧化氢溶液适量内服或硫酸钠、鱼石脂、乙醇适量,加水内服,也可用鞣酸蛋白 15 g/头,加入淀粉或牛奶适量内服 6。3.4 对症治疗不论是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引起的哺乳仔猪腹泻,如果腹泻时间较长或已出现脱水症状的仔猪,若不能自行饮水的,可直接用 0.9%氯化钠水溶液
14、10mL、地塞米松 2 mL、10%维生素 C 2 mL,加入适量的抗生素进行腹腔注射。能自饮的仔猪可用鞣酸蛋白加 淀粉或 NaCl 3.5 g、NaH CO32.5 g、KCl1.5 g、葡萄糖 20 g、加温水 1 000 mL 自饮 4。参 考 文 献 1 杨景培,徐仲人,刘伯宗.现代养猪技术问答 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105.2 孙继良.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J.规模养猪,2006(10):30.3 陈薄言.兽医传染病学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25.4 李艳彩,王俊河.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制 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2):46-48.5 孙建宏,曹殿军.常用畜禽疫苗使用指南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231-244.6 赵兴绪,魏彦明.畜禽疾病处方指南 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640.(责任编辑:郭会田)#50#动物疾病防治养殖与饲料 2011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