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发挥教师在导学中的功能与作用?我们都知道,一堂好课取决于教师的精心备课以及在导学中的巧妙引导。那究竟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学中该如何发挥教师的功能与作用呢?我觉得应在以下几方面多关注: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不是常说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吸引他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积极地去创造性学习。所以我觉得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在导学中要应用好“创设情境”这把钥匙。优美的图片,直观的录像可创设情境;或激昂或悲怆的音乐可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可创设情境;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可创设情境;反复递进式的朗读可创设情境;依据言行,展开想象可创设情境;融入其中,角色表演可创设情境;联
2、系生活,拓展练笔同样也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无处不在,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使他们进入探究新知识的领域。二、启发引导,鼓励自学 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后,我们做教师的,应善于引导学生去自学,鼓励他们自己去读书,从中体会感情,明白道理。 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学习,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课文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季节展开解读与感悟;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课文,比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我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体会,有的学生想通过多方式、多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有的学生想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现,有的学生则想通
3、过对XXX说话来表达感悟 自学让我们看到了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三、充分讨论,倡导合作现在的“合作交流”是个非常时髦的词语,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合作交流的实施前提,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这样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难度,是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先由学生感受周恩来的疑问,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合作交流,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讨论“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参与讨论有兴趣,再加上其答案
4、不止一个,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谈出一点来,学困生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我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因势利导,对他们的闪光点予以鼓励性评价,因此,孩子们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很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显露无疑。四、鼓励总结,促进内化 为了促进知识内化,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我们应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如每一课课尾都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怎么描写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全文运用了那些写作方法?我们在学生小结、总结的同时恰当地予以引导,凸显我们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寻找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便是我点滴不成熟的看法,还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