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说明(社会版)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怎样的教育与服务?怎样的幼儿园算高质量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幼儿园,只要让孩子吃好、睡好、不出安全事故就蛮好了”;“幼儿园嘛,应该为孩子打“读写算”的基础,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孩子的身体是第一位的”。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发展?幼儿园究竟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如何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这些令幼教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中逐渐明朗了,清晰了。2004年10月,市教委颁发了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以下简称指南),它将近年来幼教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经验等,
2、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政府意志”引领、指导、规范幼儿园课程实践。指南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将为上海幼教新世纪的发展构筑起坚实的基础。指南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七个部分组成,下面就指南以及新教材的几个话题作简要的说明。1幼儿园为什么要进行新的课程改革?1988年始,上海幼儿园进行了第一期课程改革,幼儿教育也和其它学段的教育一样,无论是课程指导思想和理念,还是课程实施,都有了崭新的变化和飞跃,为幼儿素质的提高以及课改目标的达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应该看到,第一期课程改革与十年以后的现代教育价值之间仍有距离。比如,第一期课程改革仅
3、着眼于36岁幼儿的教育,未能体现托幼(26岁)一体化教育,而幼儿园教育如何更好地配合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早期教育、脑科学和心理科学都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幼儿园教育如何吸纳和反映新理念、新成果和新的研究手段?如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如何发挥幼儿园在促进幼儿健康、营养、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如何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使每一个幼儿都拥有最好的人生开端?这些问题是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动因。2幼儿园新课程有何特点?指南阐述:学前教育课程的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主体建构课程。突出课程的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要求,构建具有启蒙性、整
4、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致力于为人终生持续地自我发展奠定基础,而这主要通过促进岁幼儿在社会适应中获得身心最初的和谐发展来实现。因此,学前教育阶段的课程概念比学校教育阶段在内涵上更广些,它是指对幼儿园中所有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做出的设计和安排。不仅包括让幼儿参加的活动,成人的帮助与指导等等的显性因素,还涉及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常规安排、与成人的关系等隐性因素。概括起来,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特色是:提供适切的教育内容以配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兴趣;所提供的学习经验基于幼儿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游戏进行学习;以主题活动等组织学习;幼儿有机会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同龄活
5、动,异龄活动;个别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体锻活动、游戏活动、区角活动、学习活动等;照顾幼儿的发展差异;强调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主张幼儿园、教师、家长与社区协力帮助和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3在培养幼儿的目标上有些什么新的变化?指南阐述: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6积极地尝试
6、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目标”主要表明了课程重点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哪里。指南中的目标在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接触”、“发现”、“感受”“尝试”、“兴趣”等词汇,突出了情感、态度、习惯、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从中可以看出目标导向上的变化。幼儿园不仅仅是让幼儿达成知识性的目标,还必须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生活经验的积累、情感的丰富以及思维发展等。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与动力,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好问、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是新课程改革要追求的目标。4幼儿园是如何划分课程内容的?课程内容主要
7、包括哪些方面?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划分相比,指南围绕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整体的体验,将教育内容整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领域,并整体地设计内容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主要指个人的健康生活,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如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教师交流,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理解、协作的快乐和重要,认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探索世界”主要指对客观自然现象和物质,以及人造物等的探索。如亲近大自然,表达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与现象的看法,认识和表述它们的作用及其与生活的关系。“表达与表现”主要指表达思想情感的符号和方式。如通过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色彩、符号、标志
8、以及学习儿童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等,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地、有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和表现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体验表达与表现的乐趣。课程内容是幼儿学习的范畴,这种以幼儿直接接触的经验领域为视角的分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小学各门学科一一对应,用小学分科的方式去进行教与学。尊重幼儿的学习大纲 让幼儿能像幼儿一样学习 创造以幼儿体验式学习的环境5为什么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如何才能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幼儿教育,比较多的是采用整班集体教学,常常是老师讲解、演示,幼儿在一旁聆听、观看。这种纯粹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方式、学习特点不相适应,因而也难以有效地促进幼
9、儿的发展,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同时,突破学科中心,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呈现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有发展价值的教育内容;突现个别化教育,增强个别性学习与活动在各种活动中的
10、比例,为顺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质、学习方式以及需要提供灵活而多样化的活动;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能力、情感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满足每一个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这些是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关键点。6对幼儿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幼儿发展性评价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程发展的全过程。 幼儿发展性评价,评什么?不应仅看幼儿学到了多少知识、技能,更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态度、情感、交往等,尤其要着眼于幼儿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高投入度”的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几乎不转移,专注力强;幼儿的情绪看上去很愉悦,而且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表现出兴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关注很多
11、细节,并且会持续探索一件事情,愿意接受有挑战的任务。这些非智力因素增长对幼儿一生的成长极具意义。怎么评?幼儿发展评价不是通过测查、考试来进行的,主要应采用观察法、调查与访谈、建立档案袋评价等。“观察法”:指收集、呈现丰富的反映幼儿发展状况的事实依据,观察记录可以采用文字描述、表格式,也可以运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方式。“调查与访谈”:根据需要设计问卷,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广泛收集幼儿发展的信息。问卷调查的对象可以是保教人员和家长,或小学教师,也可以直接询问幼儿,由成人填写;“建立档案袋”: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包括对幼儿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并分析幼儿的作
12、品,经过整理后进行评价,以反映幼儿在一段时期内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评价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有侧重地选用多种评价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全面地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对幼儿发展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与教育实践,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发展受到家庭教养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评价除了关注幼儿在班级中的表现外,还要注意收集来自家长及其他保教人员的信息。7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有哪些?在时间安排有何原则规定?幼儿园课程主要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生活活动”是指生活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方
13、面的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遵守共同生活必要的规则。“运动”是指体操、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等活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活动”是指讨论、阅读、听赏、制作、表演、实地参观、收集信息等活动。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游戏活动”是指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应该明白,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各具功能,幼儿不仅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而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
14、发展目标。因此,幼儿园一日安排要给四类活动提供适当的时间比例。每天保证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保证充裕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的时间;控制集体的学习活动时间,大班每天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年龄越小,集体的学习活动时间应相应减少。幼儿园一日安排,还要注意动静交替,规律性与灵活性结合,以及各活动的自然衔接等要求。某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配比 8幼儿园的新教材有何新的特点?教材是课程的载体,也是课改革的主要内容。课程改革要实现理念到行为的转化,一方面有赖于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与幼儿园选用的教材有密切关系。因此,第二期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制上也做出了努力。幼儿园教材与中小学的教材(课本
15、)有很大不同,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因此又称之“教师参考用书”。编幼儿园教材不是为了让教师“一课一课地去教”,而是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包括内容选择与组织、活动形式与方法等提供参考性依据。创造更多空间,让教师根据自己特定的教育对象,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是新教材编写的一个基本想法。内容:来源于“教师参考用书”来源于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兴趣点和问题 。来源于即时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源于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关键:从“本本”扩展为关注幼儿的生活,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本身的生活,游戏中,“提升”、“挖掘”、“设计”教育内容。新教材主要有如下特点:(1)体例独特,体现新的价值观。新教材设置了 “活动与指
16、导”、“案例与分析”、“资料库”等栏目。“活动与指导”提供了大量与幼儿原有经验贴近,又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而且活动以“低结构”方式呈现,给教师自主选择、组合以及安排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案例与分析”突出新教育理念下幼儿特点、学习方式以及师幼互动策略的分析,帮助教师从理性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教育活动过程的应对策略。“资料库”呈现了与主题(专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活动素材,使教师们进一步开阔思路,从更大的范围里选择、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活动。(2)内容新颖,注重直接体验。比如,运动增加了富有野趣的活动内容,如悬吊、平衡、泼水、玩沙、滑冰、远足等,“教材”还引导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多给予鼓励、暗示,以
17、激发他们进行富有挑战性的身体活动。学习活动第一次编入反映社会、反映时代、反映上海建设面貌的“网上购物”、“东方书报亭”、“温室里的蔬菜”、“无土栽培”等活动内容,同时,也充实了“和影子捉谜藏”、“会变的水”、“多彩的民间活动”、“千奇百怪”等富有探索意义的内容。新教材,强调关注幼儿的兴趣倾向,把幼儿置身于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之中;强调符合幼儿的学习与活动特点,使活动更具有“磁性”;强调幼儿的直接体验,把幼儿置于各种矛盾、各种关系中,使幼儿在与材料、人际的各种互动中,进行直接体验性学习与活动,把握事物多种关系。生活活动所有的教育主题既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内容,又是幼儿生活体验的载体。(3)多种样式,体现
18、活动的各自功能。教材在体例上保持相对一致外,还显示了各活动的“个性”特点。比如,游戏活动以行动原则与教育策略的形式呈现,使教师在“如何创设游戏环境”、“如何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如何在游戏中支持和引导幼儿”,“如何从游戏中生成教育活动”等方面得到启示。又如,生活活动立足于生活教育的,“随时随地、反反复复、渗透在各活动中”等特点,设置了“日常指导”与“活动建议”以及“家园共育”等栏目,幼儿园以及家园同步教育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方法和具体的案例。幼儿园的新教材有多少品种?幼儿园新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共9本一套。生活活动(24岁、46岁)各一本,运动(24岁、46岁)各一本,游戏活动(26岁)一本,学习活动(23岁、34岁、45岁、56岁)各一本。另外,为配合教与学,还编制了多功能挂图(23岁、34岁、45岁、56岁)四套,故事音带、歌曲音带各四盒,体操音带两盒、幼儿故事画丛(23岁、34岁、45岁、56岁)四套,学习操作包(23岁、34岁、45岁、56岁)四套等辅助材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