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1 9卷第 2期 2 0 1 6年 4月 建筑材料学报 J OURNAL OF BUI L DI NG MATE RI ALS Vo1 1 9, No 2 Ap r , 2 O1 6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6 2 9 ( 2 0 1 6 ) 0 2 0 3 0 4 0 6 再 生混凝 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 传热性能 张会 芝 , 郑建岚。 ( 1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2 三明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 福建 三明 3 6 5 0 0 4 ; 3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4 福建省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 ,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要 :测试 了不 同砌 块墙体 的 热工性 能 , 推 导 了多层 墙体 不稳 定传 热的传 热 系数 , 并 编制相 应 的 计 算程序对不同材料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行 了理论计算 结果表 明: 当在墙体 内外侧 面粉刷 2 O mm厚 普通 砂 浆或保 温砂 浆 时 , 1 9 0 mm 再 生混凝 土 自保 温 砌 块墙 体 的传 热 系数 为 1 9 4 0 W ( m K) 或 0 9 6 1 w ( m。 K) , 分别比相 同条件下 2 4 0 mm黏土砖墙体和 1 9 O mm普通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传 热 系数 降低 2 9 5 , 3 6 0 2 或 1 4 4 , 1 7 7 9 ; 再 生混凝 土 自保 温砌 块墙 体 的传热 系数 受砌 块 中 再 生 细骨料 和 玻化 微珠 掺 量 影响 , 当玻化 微珠 掺 量 ( 体 积 分数 ) 大 于 6 0 时 , 各种 墙体 传 热 系数 相 差 不 大 ; 不 同墙体 传热 系数 的 实测值和 理论 计算值 的差值 小 于 5 再 生 混凝 土 自保 温砌 块墙 体 具 有 良好 的 节能效 果 , 具 有 工程应 用价值 关 键词 : 再 生混凝 土 ;自保 温砌块 ; 墙 体传 热性 能 中图分 类号 : T U5 0 2 4 文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7 9 6 2 9 2 0 1 6 0 2 0 1 6 He a t Tr a ns f e r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Re c y c l e d Co n c r e t e S e l f I n s u l a t i o n Bl o c k W a l l ZHANG H u i z h i 。 ZHENG Ji a n l a n 。 ( 1 C o l l e g e o f C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F u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Fu z h o u 3 5 0 1 0 8,Ch i n a ;2 Co l l e g e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C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S a n m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S a mmi n g 3 6 5 0 0 4,C h i n a ;3 Fu j i a n J i a n g x i a Un i v e r i s i t y , F u z h o u 3 5 0 1 0 8 ,Ch i n a ;4 F u j J a n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Ce n t e r o f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Pr o t e c t i o n a n d En e r g y S a v i n g i n H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Co n c r e t e ,Fu z h o u 3 5 0 1 0 8,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h e r ma l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mu l t i l e v e l wa l l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u n s t e a d y h e a t c o n d u c t i on r e a c t i on c oe f f i c i e nt o f mul t i l e ve l wa l 1 wa s d e r i v e d a nd c or r e s po nd i n g c o m p ut e r pr o gr a m wa s p r e s e n t e dt he he a t t r a ns f e r c o e f f i c i e nt s of t he d i f f e r e n t k i nds o f m ul t i l e ve l wa l l we r e c a l c ul a t e d by pr o g r a m The r e s ul t s s h o w t ha t whe n p a s t i n g 2 O mm t hi c kne s s m i x e d m o r t a r o r i ns ul a t i on m o r t a r o n o ut e r a nd i nn e r s ur f a c e o f mul t i l e v e 1 wa l 1 。 t he h e a t t r a ns f e r c o e f f i c i e nt o f 1 9 0 mm t hi c kne s s r e c yc l e d c o nc r e t e s e l f i n s u l a t i o n b l o c k wa l l i s 1 9 4 0 W ( m K)o r 0 9 6 1 W ( m K) ,2 9 5 , 3 6 0 2 a n d 1 4 4 , 1 7 7 9 l o we r t ha n t h a t o f 2 4 0 mm t h i c k c l a y b r i c k wa l l a nd 1 9 0 mm t h i c k n or ma 1 c o nc r e t e b l oc k wa l 1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h e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r e c y c l e d c o n c r e t e s e l f i n s u l a t i o n b l o c k wa l 1 i s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p r op e r t i e s of r a w ma t e r i a l s,i e r e c yc l e d f i ne a gg r e g a t e r e pl a c e me n t r a t i o a nd g l a z e d ho l l o w be a d v ol u m e f r a c t i o nThe he a t t r a ns f e r c oe f f i c i e nt o f d i f f e r e n t m i x pr op o r t i o n o f r e c y c l e d c o nc r e t e s e l f i ns ul a t i o n bl o c k wa l l s a r e l i t t l e d i f f e r e n t whe n g l a z e d h ol l o w be a d v o l ume f r a c t i on i s h i ghe r t ha n 60 Th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 c a l c u l a t e d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l y me a s u r e d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c o e f f i c i e n t i s wi t h i n 5 Th e wa l l o f d e v e l o p e d r e c y c l e d c o n c r e t e s e l f i n s u l a t i o n b l o c k h a s a g o o d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e f f e c t Ke y wo r ds :r e c y c l e d c o nc r e t e;s e l f i ns ul a t i on b l oc k;h e a t t r a n s f e r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wa l 1 收稿 日期 : 2 0 1 4 1 1 0 8 ;修改 日期 : 2 0 1 4 1 2 2 3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1 2 7 8 1 2 4 ) ; 福建省科技厅产学 合作重 大专项 ( 2 0 1 2 H6 0 1 1 ) ; 福建省发改委重点项 目( TM2 0 1 2 - 1 4 ) 第 一作 者: 张会芝 ( 1 9 8 1 一) , 女 , 河南太康人 , 三明学院副教授 , 福州 大学博士生 E ma i l : z h z 8 8 8 j9 8 1 1 6 3 c o m 通 信作 者: 郑建岚 ( 1 9 6 2 一) , 男 , 福建平潭人 , 福建江夏学院教授 , 博 士 E ma i l : j i a n l a n f z u e d u c n 第 2期 张会芝 , 等 : 再生混凝 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传热性能 据统计 , 中国建筑行业能耗约 占社会总能耗的 3 O , 且随着全国建筑面积的逐年增长而增加 , 其 中 9 5 以上的房屋属于高能耗建筑 , 潜伏着 巨大的能 源危机l_ 1 建筑节能已成为节约能源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潜力巨大 目前常用 的建筑外墙保温方法包括外 墙外保温 、 外墙内保温和外墙 自保温 3种方法 , 其 中 外墙 自保温方法因具有与建筑同寿命 、 造价低 、 施工 方便 、 安全可靠等突出优点而得到重视 降低外墙 自 保温体系的传热系数是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的关键 , 寻求一种节能 、 环保型的建筑墙体材料 , 研发高效能 的外墙 自保温体系 , 对提升墙体节 能技术水平具有 重要意义 另外 , 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研发满足热工 性能要求的建筑外墙材料, 可同时实 现建筑节能和 变废为宝的双重 目的_ 2 一些专家学者对 固体废弃 物轻集料混凝土多孔砌块及其墙体 的力学、 热工等 性能进行 了卓有成效 的研究l_ 4 , 在此基础上 , 本文 利用再生混凝土粗、 细骨料制作 3排孔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 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试 验研究和理论 分 析 1 再 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的研 制 1 1 再 生混 凝土 配合 比及 性能 再生混凝土粗细骨料 、 水泥、 粉煤灰、 砂及其相关 性能详见文献 1 3 玻化微珠粒径 0 5 1 5 mm, 密 度 I 1 0 k g m 3 , 导热 系数 0 0 4 7 0 0 5 4 w ( m K) 再生混凝土的水灰质量 比为 0 2 5 , 其配合 比为 : 再 生混 凝土 粗 骨 料 1 2 0 5 k g m。 , 水 泥 3 8 4 k g m。 , 粉 煤灰 9 6 k g m。 , 中砂 3 0 1 k g m。 , 水 2 8 5 k g m。 采 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试 验, 再生混凝 土粗骨料取代 天然粗骨料的取代率( 质量 分数) 为 1 0 0 , 再生 混 凝土细骨料取代天然细骨料( 中砂) 的取代率分别为 0 , 5 0 , 7 0 , 1 0 0 , 玻化微珠掺量( 体积分数) 为 6 0 , 9 O , 1 2 0 综合再 生混凝土抗压强 度和导热 系数测试 结 果 , 确定再生混凝土 细骨料 取代率为 5 0 , 玻化 微 珠掺量为 1 2 0 经测试 , 再生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 0 6 1 W ( m K) , 密度 为 i 8 8 3 k g m。 , 2 8 d立方 体 抗 压强 度为 2 5 3 7 MP a , 满 足 制作 MU5 MU1 5强 度等级混凝土空心砌块要求 1 2墙体 砌筑 砂浆 、 保 温砂 浆配 合 比 墙体砌筑砂浆采用 M7 5水泥砂浆 , 其配合 比 为: m( 水 泥): m( 砂 ):m( 水 ) 一 1 0 0:6 6 2: 1 2 4 , 墙 体 内 外 侧 保 温 砂 浆 配 合 比 为 : 水 泥 1 5 0 0 k g m。 , 硅 粉 2 0 0 k g m。 , 聚 丙 烯 短 纤 维 0 3 k g m。 , 共聚物缩合胶 粉 2 5 k g m。 , 玻化微珠 1 1 0 0 k g m。 , 羟 丙 基 甲基 纤 维 素 2 0 k g m。 , 水 2 4 0 0 k g m。 墙 体 砌 筑砂 浆 和 保 温砂 浆 随拌 随 用 , 并 在砌 筑墙 体 的 同时 , 将 这 2种砂 浆 分 别 制成 3个 标准试样静置( 条件与墙体相同) 2 8 d 经测试 , 墙体 砌筑砂浆导热系数为 0 8 7 1 w ( m K) , 保温砂浆 导热 系数 为 0 0 7 0 W ( m K) 1 3 再生 混凝 土 自保温砌 块及 其墙体 的热 工性 能 再 生混 凝土 自保 温砌 块 为 3排孔 空 心 砌 块 ( 见 图 1 ) , 其孔洞率为 2 9 4 , 满足不小于 2 5 的规范 要求 表 1为不 同再生混凝土 自保 温砌块的导热系 数和密度 由表 1可见 , 在不同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取 代率下 ,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的导热系数均 随玻 化 微珠 掺量 的增 加 而 减 小 , 当再生 混 凝 土 细骨 料 取 代率为 5 O , 玻化 微珠掺 量从 9 0 增 加到 1 2 0 时, 其导热系数减幅比玻化微珠掺量从 6 0 增加到 9 O 时小 ; 当再生 混凝 土 细骨 料 取代 率 为 0 时 , 玻 化微珠掺量为 O , 6 0 , 9 O 的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 块 其导热 系数 分 别 为 0 9 8 , 0 6 5 , 0 6 3 w ( m K) , 前 者 与后 者 之 间的减 幅 分别 为 3 3 7 , 3 1 这说 明掺加玻化微珠可有效降低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的导热 系数 图 1 再生混凝 土 自保温砌块 F i g 1 Re c y c l e d c o n c r e t e s e l f i n s u l a t i o n b l o c k 对 于再 生混凝 土 细骨 料 取代 率 为 5 0 , 玻 化 微 珠掺量为 1 2 0 的再 生混凝 土 自保 温砌块墙体 , 当 空气间层热阻取 0 1 2 m K W , 再生混凝土导热 系数 取 0 6 1 w ( m K) , 保 温砂 浆导 热 系数 取 0 0 7 W ( m K) , 且 在再 生混 凝 土 自保 温砌 块 墙体 内外侧面均粉刷 2 O mm 厚的保温砂浆 时, 经计算 ( 计 算 方 法 参 见 文 献 1 4 ) , 该 墙 体 的 热 阻 为 0 9 4 m K W , 基本 达 到节能 6 5 的规 范要 求 2 再 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传热性 能研究 2 1 热 工性 能试验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热工性能测试系统 选用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 司的 C D - WT1 2 1 2智 3 0 6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9 卷 能型稳态 热 传 递 性质 测 定 系 统 , 该 系统 采 用 8 6 个美 国 DAL L AS S一体化数字温度传感 器分别测 试计量箱 、 试 件 和冷 箱 温 度 , 通 过计 算 机智 能 化 采集数 据 试 件 尺 寸 为 1 4 6 0 1T i m4 0 0 mm 1 460 m m 2所示的 4种方案进行测试 试验时直接在测试箱 中砌筑再生混凝 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 ( 见图 2 ) , 其砌 筑灰缝为 8 1 0 mm, 砌筑完成后 , 静置 2 8 d , 再将相 应 的温度 传 感 器 用 锡 箔 贴 纸 粘 贴 于 相 应 的 测 试 表 面 , 测试结果见表 2 , 其中 , K分别为该墙体导热系 考虑到原材料 、 试验周期等多方面因素 , 采用表 数( w ( m K) ) 和传热系数( w ( m K) ) 表 2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测试方案和结果 T a b l e 2 Ex p e r i me n t a l me t h o d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图 2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筑墙体 F i g 2 Ex p e r i me n t a l i n s t r u me n t s a n d mu l t i l e v e l wa l l c o ns t r uc t i on 由表 2可见 : ( 1 ) 1 9 0 mm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 块墙体 的热工性能略好于 2 4 0 mm黏土砖墙体 ; 当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 内外侧面粉刷 2 O mm 厚普通砂浆时, 其导热 系数和传热系数均 比相 同条 件下普通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低 3 4 8 , 总热阻提高 5 3 1 , 节能效果 明显 ; ( 2 ) 在 内外侧面粉刷 2 O mm 厚保 温砂浆 时, 1 9 0 mm 再生 昆 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均比 其粉刷相同厚度普通砂浆时降低 5 0 9 , 总热阻提 高 1 0 3 7 2 2 传 热 系数 的 理论计 算 本文根据文献 1 5 , 将式( 1 ) 对时间变量 r和空 间变量 进行 L a p l a c e 变换 , 得 到 式 ( 2 ) 所 示 的 考虑 内外侧空气边界条件的单层均质墙体非稳态传热代 数 方程组 矩 阵表达 式 f 一a ( U一 z 0 ) I _一 u l d r d j q ( z , r ) 一 一 ( 0 z o )( 1 ) I d Z l t ( z, 0 )一 0 式 中: z 为墙体厚度 , m; a为热扩散率 , m s ; t ( 0 , r ) , q ( 0 , z - ) 分别为 r时刻墙体外侧 面的温度和热流密 度, K, W m ; t ( 1 , r ) , q ( 1 , r ) 分别为 r时刻墙体 内侧 面的温度和热流密度 , K, w m ; t ( x , 0 ) 为 。时刻墙 体长度方向上的温度, K 第 2 期 张会芝 , 等 : 再生混凝土 自保 温砌块墙体传热性能 r TL t, o 、l r 1一 U L0 j h ( z 一 s h ( )c h ( ) 式中 : T( 0 , s ) , T( z , s ) 分别 为墙体 内外侧 面温度对 时间的拉氏变换 ; Q( o , 5 ) , Q( 1 , S ) 分别为墙体 内外侧 面热流密度对时间的拉氏变换 , 。 为墙体内、 外 表 面 的换热 系数 , W ( m。 K) 式 ( 2 ) 右边第 1 , 3个矩 阵分别为外侧面空气边 界层和 内侧面空气边界层的传递矩 阵, 可视为纯热 阻 , 热容 为 0 州 h ( f ) ,B ( , 一 搬 LO (0 ,s) J (2) c c 一 s h ( z ) ,D c , 一 c h ( z ) , 则 式( 2 ) 右 边 的 第2个 矩 阵 可 表 示 为 G一 ) ,称 之 为 墙 体 热 力 系 统 的 传 递 矩阵 , 表征系统本身 的热特性 , 与墙壁 内外 侧面的 温度和热流密度无 关 因此 , 可将墙体视 为多层单 一 体系 分 别 求 出 第 i 层 墙 体 的 G 并 进 行 叠 加 , 得 : : ;一 一 G G 。 G 一 (out : : ; cs 关于墙体的传热反应系数 y( ) , 可按以下步骤 ( 1 ) 构造墙体 L a p l a c e 变换后的传递矩阵, 并简 求解 : 化为单一矩阵( 见式( 4 ) ) - B( s 一 一 一 c (s) D (s) l_0 1 J 1 J ( 2 ) 令 B( S ) 一0 , 求式 ( 4 ) 的第 i 个实数根 由式( 7 ) 可得到墙体 K 的表达式为: ( 3 ) 采 用式 ( 5 ) 求解 L a p l a c e反 变换 的系数 ( 见 式 ( 5 ) ) 一一 ( 5 ) ( 4 ) 将式( 4 ) , ( 5 ) 结果代人式( 6 ) , 可得 Y( j ) ( 见 式 ( 6 ) ) , 其 中 J 一0 , 1 , 2 , j y (O ) _ K + ( 1 lr) , J _ 0 。 。 ( 6 )=一 ( 1 。 l ) 2 e - ” I r , 1 式中: y( O ) 为 J 一0时通过单位壁 面传人 室 内的热 量 , W m。 当室 内空 气温 度 t i 恒定 时 , 在 室 外 空 气 温 度 t ( r ) 作用下 , r时刻 墙体的传热量 Q( r ) 可以表 示 为 : Q ( r ) 一Y ( j ) t i ( r 一 ) 一 K i ( 7 ) J= 0 式 ( 7 ) 的计算精度与 y( ) 的展开项数有关 , 展 开项数越多, 计算结果越精确 ,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展 开 4 O项就能满 足精 度要求啪 , 而且 当计算周期 为 1 d 时 , 只需 将 Y( j ) 展 开 2 4项 即可 Y ( j ) t ( r - j ) 一Q ( r ) K 一上旦一 t a ir i n ( 8 ) 基于以上分析 、 推导 , 本文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 来 自动求解 K, 该程 序功能 如下 : ( 1 ) 求 解精度 0 0 0 1 ; ( 2 ) 考虑 了墙体内外侧面空气边界层的影响, 并将内外 侧面空气 边界层视 为纯热 阻, 热容 为 o ; ( 3 ) 墙体层数可设置 ; ( 4 ) 空气热阻、 各层墙体参数的 输入和修改可通过下方的“ 添加” 、 “ 插入” 、 “ 删除” 实 现; ( 5 ) 可同时求解墙体传热系数 、 墙体 内外侧面导 热系数和传热反应系数 墙体传热系数 的计算程序 界面见 图 3 2 3传 热系数 的影 响 因素分 析 采用上述 墙 体传 热 系 数计 算 程 序来 计 算 不 同墙体 的传 热 系数 , 计 算 时 墙 体 外 侧 面 热 阻 取 0 0 4 3 m。 K W, 内侧面热阻取 0 1 1 5 m K W, 内外侧面空气热容取 0 , 其他材料 的相关参数见表 3 不同墙体的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见表 4 由表 1 , 4可见 : ( 1 ) 不同墙体传热系数 的理论计算值 和实测值 3 O 8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9 卷 图 3 墙体传热系数计算程序界面 Fi g 3 Pr o g r a m i n t e r f a c e f o r mu l t i l e v e l wa l l he a t t r a ns f e r c oe f f i c i e nt c al c u l a t i on 的差值小于 5 , 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 2 )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节能效果显著 , 当墙体 内外 侧面分别 粉刷 2 0 m m 厚普 通砂 浆或保 温 砂浆时, 1 9 0 mm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 1的传 热系数 为 1 9 4 0 w ( mz K) 或 0 9 6 1 w ( m2 K) , 比相同条件下 2 4 0 i n m黏土砖墙体 和 1 9 0 mm 普通 混凝 土 砌 块 墙 体 的传 热 系数 分 别 降 低 2 9 5 , 3 6 0 2 或 1 4 4 , 1 7 7 9 ( 3 )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同其 原材料性质相关 当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取代率相同时, 表 3 各种材料的相关参数 T a b l e 3 M a t e r i a l s a nd i t s p h y s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表 4 不 同墙体的传热系数计算结果 T a b l e 4 C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随玻化微珠掺 量的增加而降低, 如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取代率为 5 0 , 玻化微珠掺量为 9 O , 1 2 0 的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墙体传热系数分别为 0 9 6 5 , 0 9 6 1 w ( m2 K) , 比玻 化微珠掺量 6 O 时的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 传热 系数 ( 0 9 7 9 w ( m K) ) 分 别 降低 1 4 , 1 8 当玻化微珠掺量相同时, 再生混凝土细骨料 取代率为 5 0 时的墙体传热系数最小, 如玻化微珠 掺量为 9 0 , 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取代率为 5 O 的墙 体传热系数为 0 9 6 5 w ( m。 K) , 是再生混凝土细 骨料取 代 率 0 , 1 0 0 的墙 体传 热 系 数 ( 0 9 7 0 , 0 9 8 7 W ( m。 K) ) 的 9 9 5 , 9 7 8 第 2 期 张会芝 , 等 :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传 热性能 3 O 9 ( 4 ) 当 内外侧 面粉刷 2 O r n m 保温砂浆 时, 不同 6 配合 比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相差 不大 , 波动范围为 0 9 6 1 0 9 9 1 W ( m K) 3 结 论 ( 1 )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节能效果显著, 与 1 9 0 mm普通混凝土砌块墙体和 2 4 0 mm黏土砖墙 体相比, 其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分别降低了 3 4 8 , 2 0 1 , 总热阻分别提高 了 3 4 9 和 0 3 9 6 ; 当在墙 体 内外侧面粉刷 2 0 mm普通砂浆或保温砂浆时 , 再 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墙体 的传热系数分别 比相 同条 件下 2 4 0 mm黏土砖墙体和 1 9 0 mm普通混凝土砌块 墙体的传热系数降低 了 2 9 5 , 3 6 O 2 或 1 4 4 , 1 7 7 9 ( 2 ) 当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相 同时, 再生混凝土 自 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随玻化微珠体积掺量的增 加而降低 , 而当玻化微珠掺量相 同、 再生混凝土细骨 料取代率为 5 O 时, 其传热系数最小 ; 玻化微珠掺 量大于 6 0 时, 不同配合 比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墙体的传热系数相差不大 ( 3 ) 不同墙体 的传热 系数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 的差值小于 5 , 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参 考文 献 1 孟丹 空 心 砌 块 结 构 优 化 与 节 能研 究 D 衡 阳 : 南 华 大 学 , 2 0 1 1 M ENG Da n St r u c t u r a l o p t i m iz a t i o n a n d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r e s e a r c h 0 n h o l l o w b l o c k D He n g y a n g :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o u t h Ch i n a, 2 0 1 1 ( i n Ch i n e s e ) 2 张泽平 , 李珠 , 董彦莉 建 筑保温 节能墙体 的发展现 状与展望 口 工程力学 , 2 0 0 7 , 2 4 ( S l I ) : 1 2 1 - 1 2 8 ZHANG Ze p i n g,L1 Zhu,DONG Ya n l i De v e l o p me nt a n d p r o s pe c t s o f h e a t p r e s e r v i n g a n d e n e r g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wa l l s y s t e m i n b u i l d i n g s J E n g i n e e r i n g Me c h a n i c s , 2 0 0 7, 2 4 ( s l I ) : 1 2 1 - 1 2 8 ( i n Ch i ne s e ) 3 孙军贤 国 内外 墙 保 温系 统 发 展 方 向 浅析 J 建筑 节能 , 2 O1 0, 3 8 ( 4 ): 1 6 - 1 8 S UN J u nx i a nBr i e f a n a l y s i s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a b o u t E I F S i n C h in a J B u i l d i n g E n e r g y E f f i c i e n c y , 2 0 1 0 , 3 8( 4 ) : 1 6 1 8 ( i n Ch i n e s e ) 4 吴锋, 周智 民, 宋 志斌 , 等 一种新型 自保温轻集料混凝土多孔 砖 的研究 J 混凝土 与水泥制 品, 2 0 1 2 ( 5 ) : 5 8 6 0 W U Fe n g, ZH0U Z h i mi n, S0NG Z h i b i n, e t a 1 S t u d y o f a n e w s e l t h e r m a l i n s u l a t i o n l i g h t c o n c r e t e m u l t i h o l e b l o c k s J C h i n a Co n c r e t e& Ce me n t Pr o d u c t s , 2 0 1 2( 5 ): 5 8 6 0 ( i n Ch i n e s e ) 5 J CHE N G, ME NG D, F ANG Y L Th e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wi t h c o mp o un d b l o c k u s e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a s t e J A d v a n c e d Ma t e r i a l s Re s e a r c h , 2 0 1 1 , 1 6 3 1 6 4 1 6 5 1 6 6 1 6 7: 2 4 4 5 2 4 4 8 7 8 9 1 o 1 1 1 2 1 3 1 4 1 5 3 1 6 宋岩丽 混凝 土 自保温砌 块墙体热工 性能检测研 究E J 混凝 土与水泥制 品, 2 0 1 2 ( 2 ) : 5 2 5 6 S ONG Ya nl i S t u d y o f c o n c r e t e s e l f t h e r ma l i n s ula t i o n b l o c ks ma s o n r y t h e r ma l p e r f o r ma n c e d e t e r min a t i o n E J 2 C h i n a C o n c r e t e Ce me n t P r o d u c t s , 2 0 1 2 ( 2 ) : 5 2 5 6 ( i n C h i n e s e ) 郭卉 , 彭梦珑 , 刘广海 墙体 不稳定传热计算 中反应 系数项数 的分析 与确定E 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 科学 版) , 2 0 0 5 , 1 8 ( 4): 6 9 - 7 2 GU O H u i , P ENG M e n g l o n g, LI U Gua n g h a i An a l y s i s a n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i t e ms a mo u nt o f r e a c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f o r u n s t e a d y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wa l l J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I n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y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2 0 0 5, 1 8( 4 ): 6 9 - 7 2 ( i n Ch i n e s e ) 谈莹莹 , 任 秀宏 建 筑 围护 结构 墙体非 稳定传 热计 算新模 型 J 制冷与空 调 , 2 0 0 9 , 2 3 ( 1 ) : 1 6 1 9 TAN Yi ng y i n g, REN Xi u h o n g A no v e l c a l c u l a t i o n mo d e l o f b u i l d i n g e n v e l o p e t r a n s i e n t h e a t c o n d u c t i o n J R e f r i g e n r a t i o n a n d Ai r Co nd i t i o n i n g, 2 0 09, 23 ( 1 ): 1 6 - 1 9 ( i n Ch i ne s e ) d e l COZ DI AZ J J , GARCI A NI ETO P J No n - l i n e a r t h e r ma l a n a l y s i s o f t h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l i g h t c o n c r e t e mu l t i- ho l e d b r i c k s wi t h l a r g e r e c e s s e s b y F E M J Ap p l i e d Ma t h e ma t i c s a n d Co mpu t a t i o n, 2 0 I 2 ( 2 1 8 ): 1 0 0 4 0 1 0 0 4 9 ALHAZM Y M M Nu m e r i c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us i n g i n c l i n e d p a r t i t i o n s t o r e du c e n a t u r a l c o n v e c t i o n i ns i d e t h e c a v i t i e s o f h o l l o w b r ic k s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r ma l S c i e n c e s , 2 O1 O, 4 9( 1 1 ): 2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