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一、爱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因此对于一些童趣1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外,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2、。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因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二、细心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教育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
3、主任操心。班主任还应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细心。为此,我认真做好“六个勤”,即“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 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有教育心得多记录、多总结,积累经验这样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 如我们班里的小旭同学,刚从别的小学转过来时,学习一点也不积极,写字慢吞吞的,说话声音特别小,做作业在全班是最慢的一个。私下里我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种种不足之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场之后批评,他接
4、受就诚恳多了,最后我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有进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现在他转变了许多。 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时时抓,细细抓,是班主任工作不可欠缺的。 三、耐心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转化后进生成了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我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施以细心,更应施以耐心。 班里的亚楠同学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女学生,她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老师不在身边,她能交空白卷,平时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实在是无计可施了,但又不忍放弃-放弃不等于宣判“不可救药”
5、了吗?在一次偶然听到“成功教育”法之后,我想,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在提高她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她获得成功,细心注意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哲人说:“使人前进是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 教师的工作,可说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了。我总想,只要每个教师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师德育经验材小学教料交流 教师,是学生走向社会、通向科学宝库的引路人。传播文明,塑造人
6、格,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有人说,教师好比是海上的灯塔,百花园中的园丁,人生道路上引人向上的人梯。崇高的职业、神圣的称号、光荣的使命,要求教师必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学识渊博的人,真正成为一个为人师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我在教育工作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寻求适应新形势下塑造人类灵魂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用爱作桥梁,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教育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写出一篇好作文得到老师的褒奖,解开一道数学难
7、题受到老师的赞扬,碰到困难和挫折老师伸出援助之手,犯了错误老师及时给予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鼓励,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在学生心灵中经久不息地泛起清纯的美丽的涟漪。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建立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努力发扬学生的闪光点,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任何情况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偏爱差生。例如,三年级的学生,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上畏难,心理上自卑的弱点,针对此情况,我经常利用休息及课余时间,采取个别谈心和征询意见的办法,鼓励他们进步,还发动三人小组的同学热情关心他们,为他们的进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但我还是
8、把它看成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在课堂上公开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课后再找他们个别谈话,严肃指出他们练习存在的问题,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并不厌其烦地辅导他们改正错误。我首先问的是他们对操作练习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什么帮助,对于接受能力弱、基础差的学生,教师的着眼点首先是在课堂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对后进生堂上的巡视辅导,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同时发现他们的进步时,及时给几句鼓励性的表扬,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如果你再认真些,一定会更好”;“你进步这么快,老师感到很高兴”;“继续发扬”,等等。由于教师处处为后进生的转化创设了有利条件与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偏爱”,换取了后进生对自己的信任,逐步形成了一个“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良好气氛。